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无边的游荡简介 > 毛锛岛(第1页)

毛锛岛(第1页)

1

毛锛岛过去几乎没有外来人等,一色的海中土著。岛外的人发现他们还是这个世纪的事,当时算是一个奇迹。本来这个海岛并非离陆地遥不可及,而是因为极特殊的海域地理环境:它每年里有一多半时间隐在浓雾之中,平时相隔十里即不见踪影。所以有时候人们将它视为一个仙岛,总说海里有一个闪闪烁烁的绿岛,它难得一见,是神仙居地。后来航海技术高明起来,机帆船出现之后,大马力高速度的航船可以冲破湍急的水流了,这才得以接近那个岛屿。

岛上的人当然全是打渔为生,他们从哪儿来、祖先是怎么回事,谁也说不清。岛子方圆不到二三十公里,东窄西宽,是一个大致的鸭蛋形。东一边是岩石,海拔最高处只有十几米;北西南三面都是沙滩,只散落着一些礁岩。岛上树木葱茏,鸟儿很多,有不少蛇。蛇与鸟可能构成了食物链,而其他什么动物可能又要吃蛇。这儿有相当高明的蛇医,他们还兼治某种剧毒海鱼的蜇伤——这种鱼有的叫它们土鱼,有的干脆说也是一种剧毒蛇,不过以海洋为生存环境罢了。直到三四十年代,这个岛上的居民还是一色的土著,这些人个子稍矮,眼大,凸额,厚唇,嗓子尖亮。他们叫唤起来,尖尖的声音可以穿破浓浓的海雾和浪涌,让远海里打渔的人听见。就依仗这个先天的特长,后来岛上出了不止三两位高音歌手,他们在大都市的剧院里发出震耳欲聋的高歌,声名远扬。

岛上土著除了这些明显的生理特征之外,还有稍稍隐蔽的一些不同,这要就近细细端量才能发现。比如说他们后背上都有人字形的浓密汗毛,沿椎骨两侧长出一撇一捺,在太阳下闪烁着金黄的色泽,煞是好看。脑瓜边缘有一些稍稍发红的绒毛,这使他们看上去就像布娃娃似的。岛上人世世代代只在内部通婚,这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持纯洁血缘的作用。他们最早极有可能是在水里生活的,因为一个个肺活量太大了,几乎用不着特别训练,每人都能在水底待上三两分钟。他们水性之好,可以和鱼类相比。多少年来,死于溺水的人几乎没有。死因除了一般的衰老或其他病因,主要是被蛇咬死和毒鱼蜇死。因为岛上最毒的蛇和最毒的鱼都是真正的美味,所以人们常常要冒死去捉。

至于土著们的一些其他异处,那需要进一步亲近才能知道。因为他们世代都是岛内婚配,对彼此体态以及特征早就习以为常,所以并不觉得有什么奇怪,也从不议论。但是随着后来交通便利,航船时而把岛外的人载进来,意外情形也就随之发生了。人们渐渐明白这些事情的性质相当严重,传开来就有些惊心动魄的效果。比如说有一个进岛勘测水文的大学生吧,他和他的一家人就在这里栽了一个大跟头。起因就是他和一个岛上姑娘恋爱了,尽管两边家长都不赞同,但由于二人坚定不移,最后也只得让他们走到了一起。婚后的男子在离岛最近的陆上水文站工作,以方便进出岛子。问题就出在两三个月之后:男子变得面黄肌瘦,以至于父母见面后大吃一惊,以为他害了大病。去医院检查一通未见其他异常,只是身体实在虚弱至极。医生百般询问才得到实情:原来岛女与他的身体大不相宜,两人相处实在有大问题。

一开始家里人还以为是新婚夫妇感情不和,后来才知道一切恰恰相反:两人是太过炽烈了。小伙子感叹:哪知道他们岛上女子这样啊,大白天工作起来神色专注,只用心于手头的事情,连说话都绷直溜快干脆利落;谁知一到夜间麻烦就大了——缠绵起来没头没尾,无始无终,热情烤人并且从不减少一丝一毫,还以为对方像她一样,都是铁打的呢……这样日复一日,他变得形销骨立,她却喜生生的,那双大眼越来越亮。

母亲心疼儿子,就和丈夫一起去了岛上。他们在机关上工作日久,本来就与岛民的共同语言不多,这会儿要表述那样复杂的、羞于启齿的问题也就更加困难了。他们只是反复强调:人的一生还有许多更重要的事业要做,所以一定要正确处理工作和情感方面的关系;再说时间还多着呢,总不能寅食卯粮。他们尤其指出:年轻人要趁着大好年华多多学习——学习业务和革命理论,总之要适当转移一下兴趣才好……两位岛上家长四目相顾,压根儿就听不明白。没有办法,最后四位家长特意将小两口叫在了一起,像开一个严肃的家庭会议。男方父母又细细地说了一会儿,两位亲家一直插不上话,他们忍了半天,终于再也忍不住了,站起来说:“人哪,总得说些人话,学问再大也不能不说家长里短是吧……”

就这样,如此重要的一次亲家聚会,不但没有达到起码的预期的效果,最后反而悻悻而散,以至于后来再也没有相会。这就是文化的冲突,还有生理的差异,尖锐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好在这对年轻夫妇懂得向现代医学求助,跑了许多医院,结果依靠服药维持,最终得以稍稍缓解。

这种矛盾无论缘起于男方还是女方,其剧烈程度都完全一样。岛上的一个男子和外面的一个女子结了婚,而后产生的问题一如前述,最后同样是不可调和——两人不得不经历离婚、复婚这样的复杂过程,一连折腾了好几年。他们最终不能分开的原因是两个人实在是太相爱了,只是有碍于生理或类似于物理方面的屏障罢了,他们有志于战胜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岛上人无论男女,只要爱上了一个人就再也难以改变,必定会从一而终。如果其中的一个提前离开了人世,那么另一个绝不会另觅新欢。通奸的事在这里更是闻所未闻。总之这是一个缠绵的岛、忠贞的岛,也是一个怪异的岛。

多少年来,无论是岛上的人还是外面的人,随着渐渐得知了各自的不同特质,在通婚方面也就慎重多了。但爱情有时候是不讲理智的,所以仍然有极少数胆大的男女愿意一试,他们的做法多少有点像冒死吃河豚的那种人,凭着一时热情不管不顾地走到了一起——结果可想而知,那就是产生出一些大大小小的悲剧。有人想依赖越来越发达的现代科技,即用药物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结果并不理想。再说长期服药的副作用也很大,会对肝脏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一定损害。

毛锛岛土著一些独有的特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认识的提高,人们渐渐将其当成可供开发的宝贵资源:先是许多演艺界的人来这儿淘金,寻找男女高音;其他方面的人也跃跃欲试——有些大城市娱乐场所专门来这里招服务员,他们认为这些人既有缠绵过人的个性,那正好适合大都市里繁忙的陪客工作,于是就愿意出极高的薪水雇用。但是后者几乎没有一个成功,原因就是岛上的人热情而专注,工作和情感总是分得很开,想让他们做出额外的服务连门都没有。他们个个贞洁过人,并且不可改变,如果不小心上当受骗失去了贞节,无论男女都会以死相抵。

当那个大公司花费吓人的重金租下这个岛子时,二十世纪也快要结束了。时代不可遏制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切都大大地往前发展了。公司的人以前瞻的眼光看待问题,坚信时代无坚不摧的力量,认为时间可以改变一切。他们期待自己的巨大投入会得到双倍的回报。“这里才是最好的旅游胜地啊,这里有取之不尽的资源!”前来考察的人听过了关于岛民土著的一些特征之后,一声连一声地感叹起来。他们在岛上建了各种建筑物,修了停机坪,架起卫星天线,并免费给一些人多的地方——如代销店和停船码头等场所赠送了大型彩屏电视。这些地方于是日夜都有人围拢观看,男女老少拥挤起来。电视上的花花绿绿先是吓了他们一跳,有的跑开又转回来——日子久了也就渐渐习惯一些,最后能够站在那儿从头至尾地看下来了。

“那是一台亲嘴机。”拄着拐往前挪蹭的老婆婆指着不远处的电视说。有人愤愤然摇头:“被窝里的事怎么能搬到大街上?这合适吗?”他们最后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看法:电视这东西原本是不错的,不过只可惜放错了地方,它最应该放的地方是被窝。于是岛上的头儿正式找到了公司,清晰而强烈地表达了这样的看法。公司回答他们:道理也许是对的,不过这有个机器性能问题,它需要散热通风,老裹在被窝里会爆炸的——那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这样一说,岛上人再也不敢提这档子险事了。

仅仅是半年过去,人们就看到了岛上的青年在大街上亲嘴了——在大街的拐角,在一棵大合欢树下。他们像那台电视一样,把被窝里的事情搬出来了。

2

岛上人供奉一个共同的老祖:毛锛。他们将这个人的形象画下来,还烧在了陶器上。无论是否逢年过节,家家都要给他上香、摆供品。这个人是个男子,大眼睛,窄额,有三绺胡须。宗谱上这样记载:有一个青年自小习武,艺精胆大,常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豪举。因此,他得罪了当地的一个官宦望族。这个豪门一心要剪除他,先是让豢养的家丁兵勇、后又雇用了专门杀手追诛。好青年不畏强暴,一路相搏,一拨拨强人都死在了他的剑下。有一次他宿在一个庙里,一位老和尚对他说:“你杀人太多了,身上命债太沉,这一生怎么了得。”年轻人带着哭腔说:“我也不愿这样,是那个望族逼我太甚,他们要赶尽杀绝。”老和尚又问:“报仇也需要恒力恒心,如果没有大恨,他们是不会这样一心追杀的。”他不再吭声,半晌才吐露真情:原来那个豪门里的小姐和他暗中欢会过,从此两人难分难离。谁知小姐早就许给了一个皇族,两人的事一旦败露给皇族,豪门也就完了。所以他们就要在暗中将人除掉,从根上阻绝。老和尚听了连连叹息,不再言语。天快亮的时候,年轻人向老和尚求一个保全之方,老人思忖说,方法是有的,可惜你做不到。他问什么方法?老人说:“四个字,‘断念遁世’。”年轻人说我日夜挂念的人就是她了,我终有一天还要回那个豪门把她抢出——我们俩随便走到哪里都是一辈子,不在一起不如死了好。老和尚说:“我说你做不到嘛。你扔不下手里的剑,就像你放不下小姐一样。”年轻人反问一句:“谁能放下小姐?”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