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云球第一部叫什么 > 十四穿越计划(第1页)

十四穿越计划(第1页)

大家都在讨论KHA的事情,这件事情确实耸人听闻。举起武器面对大批毫无反抗之力的卧床病人下手,是一件电影里都没有出现过的事情。地球所的同事中,任为是第一个把家中老人送到KillKiller的人,不少人都很关心地来问他贝加尔湖那边的情况。任为知道,有几个同事也正在考虑自己家老人的安排,他还是给出了很正面的回答。

柳杨又不见了。任为急着找他帮忙检测迈克,但他又推三阻四。估计,KHA的问题可能是他面临的一个新的重大事项,得忙着和各种高层领导开会。

有没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又有重大的发现?任为有一种感觉,他可能在将意识场迁移到云球方面有进展了。但如果真是这样,这种和云球有关的事情,柳杨居然不第一时间通知自己这个云球项目的总负责人?那也太过分了。不过,考虑到事情的主人公是柳杨,这种过分的事情也不算奇怪。

张琦那边,派遣队任务的规划研究也有了进展。

春节前几天,任为最终还是同意了他进行派遣队预研的要求。他的动作很快,迅速组建了一个由各种专家组成的研究组。任为情绪一直有点低落,虽然自己也在研究,但并没有亲自参加研究组。张琦和任为不同,兴致很高涨。孙斐对此很不爽,她逐渐觉得张琦比卢小雷还可恶,反而因此坚决要求加入研究组。在获得了任为的支持后,张琦也只好接纳了她。至于卢小雷,一段时间以来,不知为什么很反常,情绪很低落,话变得很少。对孙斐而言,不显得那么讨厌了,甚至看着有点可怜。孙斐觉得可能和苏彰有关,因为苏彰忽然不像以前那么经常出现了。活该!她想。卢小雷对张琦的计划非常支持,主动要求参加他们的研究组。本来张琦并没有把他加入研究组,但在他自己的强烈要求下,最终还是参与进来了。

春节期间,研究组在加班。虽然不停地争吵,但他们的工作很有效率。刚过完春节,已经有了初步规划,还起了个名字叫“穿越计划”。大方向已经基本确定,下一步就要讨论细节了。

关于穿越计划,首先是一个假定,就是柳杨可以把人类的意识场迁移到云球中。这件事情有几种可能。

最初的想法是,把派遣队员的意识场,迁移到云球人中某个国王、将军、学者或者其他有影响力的人身上。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派遣队员就可以直接干活了,社会地位会对他的任务有很大帮助。但是,这样做也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据脑科学所的人讲,根据现有的研究,人类,据推测云球人也一样,记忆主要存储在意识场中,思维计算主要也在意识场中完成。实体大脑主要存储短时记忆和完成功能性计算。有时因为某种需要,实体大脑会暂时调取意识场的记忆。就像本地存储和网络云存储的关系,二者会频繁进行高速同步,这其中的详细机制尚不清楚。地球所之前发现云球人思维过程的跳跃性以及记忆的缺失,从侧面印证了这种推测。

这意味着,人类意识场和云球人大脑,或者说和量子计算机的脑单元绑定后,这个派遣队员将主要拥有他作为地球人的记忆和思维能力,而忘记绝大部分他作为云球人的记忆,并丧失其本能。

也就是说,彻头彻尾,派遣队员将不再是原先的云球宿主。虽然,派遣队员可以事先研究这个云球宿主,研究他所有的经历、个性、爱好、习惯等等,并且试图记住。但是,由于他一旦进入云球,将不能再使用SSI或者任何其他现代科技手段,他只能完全依靠意识场自身的记忆,他将不可能记得住这个云球宿主的所有一切,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修得这个云球宿主的习惯和本能。

所以那时候,这个云球人,他对自己不能说一无所知,但也是所知甚少。作为一个有社会地位的人,他的关系网络理论上应该很大,在各种层面和角度了解他的人一定很多。他周围的所有这些人,一定都会觉得,他忽然之间变了一个人。事实上,他们不知道,他确实是变了一个人。这种情况一旦发生,显然会对派遣队员完成自己的任务,造成很大的困难。

有人指出,派遣队可能不止一个队员。如果多个队员互相之间能够有所帮助,也许可以缓解这个问题。但是,大家很快意识到这并没有意义。因为实际上,在一个有既定网络结构的组织中,若干个派遣队员组成的一个子网络,反而会大大增加和其他网络节点的链接数量。这种链接数量的增加,实际上会带来暴露概率的增大,即使能够有什么帮助,也很难抵消其带来的坏处。

然后有人提议,把派遣队员的意识场,迁移到云球人中某个显赫家族的婴儿身上。

这样派遣队员仍然潜在地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除了长相以外,婴儿并没有太多可以让周围的人用来识别他的记忆。意识场的迁移不会造成长相的变化,所以他不会显得像是变了一个人。

但是,这样做同样也有问题。这种情况下,派遣队员需要经过至少二三十年的成长,才可以开展他的任务。理论上,在开始任务之前,他可以显得很聪明,不过最好要小心,不要让自己显得像个神一样的天才,那样的话,大概率会招来一些麻烦。在这漫长的二三十年里,虽然他要过的生活是云球人的钟鸣鼎食,对于现代地球人类却依然是无法想象的艰苦和危险。要知道,目前的云球人就像远古的地球人,没有抗生素和其他很多药物,一次感冒或者肠胃炎,都可能是致命的疾病。派遣队员要做到这一切,需要极大的耐心、决心和毅力,再加上不少运气。而且,经过二三十年的云球生活,派遣队员对于作为人类应该承担的使命,还会像当初一样看待吗?从情感上会不会有所变化?云球中的二三十年,从云球之外的人类视角看,只是两三天时间,但是,对于陷在云球中的派遣队员而言,那是货真价实的二三十年,一秒钟都不会少。显然这行不通,或者至少可以说,太残酷了一点。

在这种情况下,派遣队中只有一个派遣队员,或者有多个派遣队员,两者有区别吗?很可惜,大家认为没有区别,问题无法得到解决。

最后,自然而然,选择落到了看起来更合理的一个可能性:找一个不引人注目的成年云球人,作为派遣队员意识场的云球宿主。

他会是一个忽然从山野之间冒出来的天才。甚至根本没有人认识。这样的情况,在云球人看来,应该比性情大变的名人,或者智力超群的神童,显得更容易接受一点。

大家的基本原则,还是尽量不要在云球社会中,制造过于神奇或者惊悚的事情。借鉴地球人类的历史,忽然冒出来的天才似乎很多,这应该不算很奇怪的事情。毕竟,在通讯技术很落后的情况下,信息的传递速度受到了很大限制,这种“忽然”就显得很容易理解。

这样的一个人,在云球社会当前部落世袭为主的体制下,将会属于社会底层,没有地位,没有势力,没有影响力,也不能拥有超能力或者什么超级武器。那么,如何才能够发挥作用并完成任务呢?这成为考虑穿越计划任务的一个重要前提。

这种方式还有一个额外的优势。派遣队中如果有多个派遣队员,那么,他们互相之间的配合,就能够提供较大的帮助。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无权无势的可怜背景所带来的劣势。

其次,穿越计划能够使用的手段,也有多个不同的方向选择。

最自然的想法是科技。

很容易得出结论,现代科技随便弄点什么回去,毫无疑问会促使云球社会极大的发展。

任为记得,自己小时候,还会去读穿越小说的年纪,经常和父亲讨论,如果穿越回汉朝或者任何的某个特定历史阶段,带回去什么科技会最大的改变当时的社会。那时候的结论,通常首选是化肥。有时会觉得是蒸汽机。有时为了自己发财,觉得可能消炎药最好。有时为了乱世争霸,又觉得现代武器最好。但是实际上,无论是化肥、蒸汽机、消炎药、武器或者是什么别的东西,都无法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很容易的进行生产,因为这些东西都需要完整的产业链作为基础。化肥和消炎药需要化学工业,蒸汽机需要材料工业和铸造技术,现代武器更加是需要复杂漫长的产业链。带回去一袋化肥、一台发动机、一箱青霉素或者一把冲锋枪,除了可以在短时间内制造惊悚,其实完全没有意义。

把某种东西带回去的数量变得很多,这也不是不可能。云球系统只要改改程序,假装那些东西存在就可以了。比如,可以允许派遣队员从某个山洞里,源源不断地挖出消炎药。但这样做,和一个游戏还有什么区别?还谈什么自主演化呢?

大家能够想到,不需要“生产”的东西也有一些。比如,种子,经过转基因的农作物种子。看起来,种子不需要很多,它们只要发芽长出来,就可以产生新的种子。但是,研究组的生物学家不这么认为。地球人类的转基因种子,它们的基因并不像自然种子的基因那么稳定。通常,经过几代遗传,它们的特性就会发生变化。现实中,大多数转基因种子,其实需要“生产”。或者,它们的生长,需要某些特殊的培育条件。如果不突破云球中的科技藩篱,一劳永逸的转基因种子,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种子也不是合理的选择。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