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云球第一部叫什么 > 十九卢小雷的计划(第1页)

十九卢小雷的计划(第1页)

实验证明,卢小雷说得很正确。并且,通过反复的实验可以确认,云球人的生长期比地球人略长。男性到三十二岁左右,女性到三十岁左右。只要云球宿主不到这个年龄,意识场的寿命就不会被消耗。

所有人都祝贺卢小雷,就像他在世界杯决赛中,踢进一个决定性的世界波。这些人中也包括孙斐,不过,她那时的表情相当不自然,倒是说出了一句“恭喜你”,听起来却好像是在嘲讽。没办法,她不得不承认这是个贡献,卢小雷的确做出了贡献。但这种贡献对她而言实在没什么意义,她甚至一度为了类似贡献的出现而发飙。最近她终于稍微平静了一些,可依旧无法为这种进展感到高兴。

在张琦的推动下,穿越计划的首次实验终于正式摆上了桌面。大家心照不宣,谁也不提人体实验的字眼,只提穿越计划。脑科学所是核心的技术力量,但是开始,他们拒绝参与任何正式会议,只愿意作为顾问的角色提供一些建议。可这样明显行不通,沟通效率无法保证。后来,他们和地球所签订了一个协议,写明了“应地球演化研究所的要求对‘穿越计划’提供相关的技术咨询和支持”“地球演化研究所应保证‘穿越计划’符合法律要求并履行了相关程序”以及“脑科学研究所对‘穿越计划’规划和实施过程中的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等等。然后,他们才派人参加了相关会议。

说起“履行了相关程序”,谁也不知道相关程序是什么。事实上,并没有什么相关程序存在。从以往看,如果是普通的云球实验,任为同意就可以了。如果任为觉得事关重大,或者牵扯到地球所无法控制的资源,那么需要报批前沿院同意,获得额外的支持。

这次,张琦决定,“相关程序”就到他这里结束。他决定,由他来承担一切责任。所以,他不邀请任为参加任何有关穿越计划的会议。而且,他在有关文件上签字之后,也不送去给任为签字。他经常向任为口头汇报,保证任为了解一切。但在网络中和纸面上,他没有让任为留下任何痕迹。

当然,任为立即发现了这个异常。他知道张琦在做什么,他也知道张琦为什么这么做。他很矛盾,但目前为止,没有表现出什么意见,似乎大家逐渐建立了一种默契。

出人意料,卢小雷率先拿出了一份进行首次实验的计划草案。

这是一份详细的计划草案,对穿越计划的首次实验进行了各方面的分析和建议。并没有人要求卢小雷拿出这样的计划草案,本来这些内容都是要在穿越计划研究组的会议上讨论的话题。不过,现在有了这样的草案,讨论变得更加容易和高效了。

计划草案内容很多,但最重要的是讨论六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首位派遣队员是谁?

在卢小雷的计划草案中,可以想象得到,首位派遣队员就是他自己。

这件事情并非一个单纯的技术性问题。从事情本身看,首次进入云球有一定技术风险,但是法律风险可能更大。张琦挺身而出,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在目前的运作模式下,如果首位派遣队员不是他,万一计划有什么差池,作为穿越计划的负责人,他也必须承担很大责任。既然有这样的风险,那么不如把所有风险都一起揽过来。他试图说服别人,特别是卢小雷。他说,即使因为各种原因对进入云球很有兴趣,可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并没有太大意义,等待将来各种条件成熟了再进入云球也不迟。他的话当然很有道理,也很有说服力。他的勇敢和坦诚,更是非常让人感动。

但是,卢小雷早有准备。他在计划草案中自我推荐的理由,更有道理,也更有说服力,那是一个非常技术性的理由,难以反驳。

从对当前云球社会的了解和熟悉程度看,卢小雷是无可争议的第一人。举个例子,在云球的五千万人当中,流行着大概三百种语言,其中大范围使用的语言大概有三十种。卢小雷熟悉其中最流行的四种语言,覆盖了大约两百万人和十五个王国或者部落。另外,他还略通其他六种语言,比负责开发翻译系统的语言组的同事懂得都多。语言组的同事依赖人工智能依赖得太多了。卢小雷不一样,他喜欢学习语言,也有语言方面的天赋。一年前,他被调入地球所担任监控室主任,就和他的语言天赋很有关系。来了以后,事实证明,他学语言的确很快,一两个月里,他就可以在不使用翻译系统的情况下,直接观察云球人。这极大地提高了他对云球人的感性认识,也奠定了他作为监控室主任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他同事,虽然也或多或少懂一些云球人的语言,包括张琦,但是水平跟卢小雷比起来,就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语言的优势使得卢小雷对云球社会其他方面的了解,也远远优于所有其他同事。这种对云球社会的了解和熟悉,除了有助于达成实验目标,对于派遣队员保证自身安全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在首次实验中,其实唯一的最重要的实验目标,就是保证派遣队员的安全。

穿越计划包括两次意识场的迁移过程,迁移进入云球的过程和从云球迁移回来的过程。两次迁移过程的风险,都依赖于脑科学所和地球所这段时间的研究和实验。目前来说,大家对此都很有信心。但是派遣队员在云球中的阶段,风险来自于云球,并非地球,这部分情况就很难预测了。

卢小雷在计划草案中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的结论是,当派遣队员在云球中遇到风险的时候,除了派遣队员自身,作为外部观察者的地球人,基本无法提供什么帮助。

很容易想到,当派遣队员在云球中遇到风险的时候,如果风险来自于某个云球生物,例如一只黑爪虎或者一个云球人暴徒,观察者们可以在瞬间将这只黑爪虎或者这个云球人暴徒杀死,那么就可以挽救派遣队员。但是,从影像系统中看到某个云球生物,到定位这个云球生物所对应的脑单元,需要一定的时间。地球所不可能全过程追踪所有云球生物,所以不可能在瞬间对某个云球生物采取行动。而且风险不一定来自于云球生物,更大的可能来自于环境系统,比如一次意外的悬崖失足。如果要对环境系统进行瞬间精确干扰,更是无法完成。

除非技术上能够保证,在派遣队员的云球躯体濒临死亡时,或者更好的选择,在风险刚一出现时,可以让派遣队员的意识场瞬间从云球中解绑。同时,在机房中准备好接收绑定的意识机,让派遣队员的意识场迁移回到意识机中。那么,就把派遣队员从云球险境中挽救回来了。

在机房中准备好意识机没有问题,意识追踪仪也会全程追踪派遣队员,所以,理论上可以在任何时候,对派遣队员的脑单元采取动作。但是,目前对云球脑单元绑定和解绑意识场的方法,都是基于量子炸弹。量子炸弹的实施过程,需要编码、生成、定位、束缚、引爆一系列动作,无法在一瞬间完成,至少需要八到十分钟的时间。

删除脑单元无法造成猝死,不会解绑意识场,当然也不是一个办法。

更粗暴的方案是,在风险出现时,把派遣队员脑单元对应的量子芯片从电路板上拔掉。这样也许可以,但这个“也许”软弱无力。这种粗暴行为等同于瞬间断电,的确可以解绑意识场,理论上没有问题,量子计算机的电路板也支持对量子芯片的热插拔。以前,删除云球物种和边缘部落的时候,有些情况下也的确这么干过,以便避免一个一个删除脑单元的麻烦。

可惜,这个粗暴的方案,并不是一个可行的办法。一方面,量子芯片中同时存在很多脑单元,而非派遣队员一个脑单元,这样做会带来很大的额外损失。另一方面,插拔芯片是个物理动作,速度有多么快实在值得怀疑,事实上,完全靠不住。

另外,意识场从云球脑单元解绑时,还必须要求云球时钟和地球时钟同步。如果,之前两者的时钟并不同步,那么也需要一点点操作时间来进行这个同步,并不能瞬间完成。好在这个阶段,在柳杨的建议下,两者一直都保持着时钟同步。这个问题目前不是个问题,但以后,当云球时钟调整后,也可能会是一个问题。在这一点上,柳杨的建议体现出了价值。

有一种情况,比如,因为某种原因,派遣队员已经被判刑,要砍头,但明天才砍,恰好云球时钟又和地球时钟同步,时间来得及。此时,地球方面自然不会坐视不管,将派遣队员的意识场从云球强行解绑就可以了,可这显然不是派遣队员在云球遇险的典型情况。

所以卢小雷的结论是,在云球中,派遣队员必须依靠自己,自求多福。而对云球的了解和熟悉,就成为卢小雷不可替代的优势。

即使这样,在开会讨论时,面对卢小雷草案中的缜密分析,张琦也没有轻易让步。他认为,可以给他一段时间进行准备,他保证自己可以达到卢小雷那样熟悉云球的程度,包括语言能力。其实没人相信他能做到,但如果他坚持他能做到,别人也很难反驳他。不过,卢小雷找到了彻底说服张琦的办法,这是个不能写在计划草案上的办法。

后来,任为听孙斐讲,在会议上争执不下的时候,卢小雷悄悄地对张琦说了一句话,马上让张琦陷入了沉默。然后过了一会儿,张琦就同意了卢小雷的意见。全体通过,卢小雷成为首位派遣队员。而孙斐听到了卢小雷对张琦讲的话。卢小雷坐在张琦身边,她就坐在张琦另一边。虽然卢小雷试图悄悄地说话,不过他的声音不够小,孙斐耳朵又很尖,所以,她听到卢小雷说:“张所长,你去的话,如果万一出什么事情,地球这边,就只能让任所长背锅了。”

在任为办公室,孙斐对任为复述这话的时候,看着他的反应,满脸嘲讽。任为想说什么,但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孙斐歪了一下头,说:“没事,我就是跟您说一下。我觉得,穿越计划根本就不应该存在。好,我走了。”在任为仍然犹豫着说什么的时候,她拉开门走了。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