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想做公关学什么专业 > 第5部分(第1页)

第5部分(第1页)

就更需要弄顶保命钢盔,护住自己的一颗脑袋了。

当然,要选钢盔就得选个合适的,否则比没有更糟。唐代名将郭子仪收复长安时,扮演钢盔角色的是唐肃宗的儿子广平王李俶。这位后来也当上皇帝的王子只管政治鼓动,军事问题一概放手,成就了郭子仪的大捷。可稍后的邺城之战,钢盔扮演者变成了太监鱼朝恩。这位仁兄能耐不行还特喜欢指手画脚,结果弄得郭子仪连指挥位置都找不着,最终几十万唐军在劣势敌人面前一败涂地,连两座都城都丢了。钢盔的作用是护着上头,兜着下头,是防御性的,如果这钢盔也跟刀枪剑戟一样到处扎人,那就比没有还糟了。

如果您胆子更大,还可以学战国田齐的司马穰苴,拿国王配发的标准型钢盔—宠臣庄贾—开刀立威。

不过这可是高难度动作,首先这钢盔自己得犯事儿;其次这皇帝脑筋得明白。倘这两件事有一件没把握,我劝您啊,还是好生戴上钢盔,自个儿悠着点儿吧。

。。

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

《三国演义》里有一出“公子刘琦三求计”,说刘琦害怕继母蔡氏加害,向诸葛亮求自保之计。折腾再三,诸葛亮才说出“君不见重耳在外而安,申生在内而亡”这句话,建议刘琦找个机会要求下放地方挂职锻炼,从而避免留在首府荆州,遭到蔡氏的谋害。

诸葛亮出这主意,是因为当时荆州的主子(姑且称之为土皇帝)、刘琦的亲爹刘表并无害刘琦之心,刘琦需防备的只不过是蔡氏的暗害。但就皇帝公关学而言,出外避祸未必安全,甚至可能是死路一条。

南朝刘宋的大臣蔡兴宗曾感慨皇帝脾气暴虐,在首都做官人人自危,十分郁闷,他的几个外甥就劝他找机会外派,他毫不犹豫一口回绝。结果几个外派的外甥在后来的内战中先后丧命,留在危机四伏首都的他不但逃过历次大清洗,还升了官,封了公爵。最危险的地方,结果反倒最安全,这是什么道理?

封建时代讲究的是人治不是法治,皇帝的意思就是法律,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您只要不跑出国境,下放到哪儿,不还是在人眼皮子底下吗?有好多祸事其实可大可小,皇帝可能为一时不开心要宰你,也可能忽然想通了要饶了你,关键是,你得有化解的机会。留在首都,留在皇帝身边,这化解的机会显然会更多,逢凶化吉的概率也更大些。

更重要的是,玩政治总难免有几个政敌,政敌总难免给皇帝进进谗言,打打小报告,您留在皇帝身边,就有解释的余地,否则很容易让那些恨不得踩着您往上爬的家伙拍得万劫不复。战国时秦国大臣甘茂即将出征,担心一旦不在首都,国王会听信谗言,后来果然差点因此误了大事,这就是个典型的反例。

您也许还会说,我在外地,万一皇帝真要宰我可以武装自卫嘛,再不行可以逃跑嘛。

您又傻了不是:皇上多大权威啊,这首都和外地有区别吗?他就能调动首都的兵?没准您当个市长,想武装自卫,那皇上一道檄文“谁杀了这反贼谁就是那新市长”,您还没等把檄文瞅明白,就得让正憋着提干的警卫人员给弄死。

刘宋时候大将萧道成(后来南齐的开国皇帝)也想外出避难,幕僚纪僧真就劝道,您离开首都,皇帝如果不高兴,一道诏书说您是叛徒,您不是就真完了吗?

瞧,就这么档子事。

回头说申生和重耳吧。申生并非因为留在首都才危险,恰恰相反,他多次被派去远征。大臣狐突、里克都曾评论说,他总不在国君晋献公身旁,才让谗言轻易得手,后来他被诬陷、被逼自杀,也并非没有机会逃跑,而是自己不愿身败名裂地苟活。再看重耳,他待在远离首都的蒲城,可是国君要寺人披*他,给3天限,人家两天就杀到了。后来他流亡19年,丢了俩老婆,有时候惨得连粥都喝不上。要不是那时候还有“外国”,他能不能活命都说不好,又哪里谈得上“在外而安”呢?

听皇帝公关学一句话吧,最危险的地方其实最安全,不论您想的是自保还是进取,待在皇帝身边,都是风险最小、利益概率最大的优选方案。

有些事不能太积极

曾经有人总结皇帝公关学要点,说出“功莫大于勤王”的话来,这话其实就对了一半:勤王固然是大功——皇上有麻烦才要人去“勤”,您不怕自己惹上麻烦,去给皇上解了麻烦,这功劳自然小不了。但在皇帝公关学里还有比勤王回报更大的投资项目:拥护一个新皇帝,把原来那皇帝给赶下去。

您想啊,本来人家就是个看着别人当皇帝眼馋、却也只能眼馋的主儿,今儿个给您不轻不重拉上这么一把,忽然自个儿变成皇帝,要什么有什么,想怎么着就怎么着,这心里够多美?皇帝心里要是美了,您这开国元勋的好处能少得了吗?

不过您可千万记住了,高回报必然伴随着高风险,弄不好是要出问题的。

话说北周皇帝宇文赟得了急病,临死前找亲信大臣刘昉托孤。这刘昉便是个想得高回报的主儿,见皇太子不过是个几岁的娃娃,就打起了抄近的点子,去游说皇后的父亲杨坚篡权。这杨坚心里一万个乐意,可这是掉脑袋的事儿啊,脸上不能不绷一下。刘昉急了,来了句“你快点儿干,你再不干俺自个儿干了”,连激励带帮衬,结果愣是把这杨坚给推到了隋朝开国皇帝的宝座上,您说这功劳大不大?可就这么一位大功臣,杨坚还没正式当皇帝就开始跟他拉开距离,当了皇帝不久又给他办了个谋反的罪名杀掉,前后不过6年富贵。

这刘昉造反是给杨坚逼的,因为失宠,气不过,才下了那么个狠心,问题是那么多开国功臣,怎么单就信不过你呢?有人说这老兄贪财好酒,还有人说他工作态度不积极,问题是比他更贪财好酒的、比他更消极的资深官员也多了去,没谁这样不受待见啊?其实说白了,这杨坚不是傻子,他记着你刘昉当年那句话呢——你不干我干。那还了得!你今儿个能推我当皇帝,明儿个想当更大官儿,不定又推谁,改天您再想当皇帝玩呢?得,您该去哪儿去哪儿吧!死刑宣判时杨坚亲自写了判决书,其中“心如溪壑,志等豺狼”八个字,把他肚子里那点儿猜忌说得再明白不过。

别说杨坚这样的能干皇帝,碰上刘昉这种一眼可以看穿的投机分子,就是昏皇帝碰上老实头,这种高回报投资同样风险不小。就在杨坚当皇帝第二年,南方陈朝宣帝病重,儿子陈叔陵在病床前造反,砍伤了太子陈叔宝,正要继续行凶,却被弟弟陈叔坚及时喝止,并最终平息了叛乱,扶哥哥陈叔宝继承了皇位。这陈叔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昏皇帝,陈叔坚不但是自己的亲兄弟,还保住了自己的皇位和性命,照理这回报不小吧?嘿,人家皇帝先把你提拔到司空的职上坐冷板凳,最后干脆让你提前离退休回家养老(那时陈叔宝才35岁,他弟弟陈叔坚这休退得的确够早的)。陈叔坚肯定觉得冤,可要依着我说,他就庆幸吧,换了是杨坚那样的皇帝他命早没了:你又能抓贼又能调兵,还跟我是同一个皇帝老子生的,今儿个你是帮了我,改天你要帮自己一把,我怎么办?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