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三叔公是谁 > 第55章 说吧你要什么(第1页)

第55章 说吧你要什么(第1页)

王贲答应讲和的速度,比魏国君臣们预料的还要快。

刘信的分析,完全正确:王贲不愿意在大梁城拖得太久,急于尽快解决战事。所以,愿意与魏国“讲和”。

历史上,他的父亲老将王翦,做了一件世界军事史上的奇事:率领六十万秦军来攻打楚国,却迟迟并不发起正式进攻,也不和楚军交战,只是让自己的士兵守在军营内,好好吃,好好玩。

有人以为,王翦这是在玩什么奇谋。

其实,王翦哪有什么奇谋,纯粹是迫于无奈:他统帅的六十万大军,是秦王临时从全国征调而来的,绝大多数都是新兵,有的昨天还是农民,今天就进了军营。这样的军队,怎么敢与同样是大国的楚**队对抗?

更何况,秦军才刚刚在楚军面前吃了一个大败仗,李信、蒙骜两个猛将率领的三十万大军,被项燕打得狼狈而逃,几乎全军覆没!

在这种情况下,王翦更不敢轻易出战,只能死守着,等待着自己的儿子,能够早点结束在魏国的战事,对楚国形成新的威慑,一方面帮自己减轻压力,一方面则迫使项燕担心两面受敌而急于求战,露出破绽。

王贲也知道父亲的苦处。而且,他还想建立更多的战功。因此,大梁这边的战事,他确实不想再拖下去。

双方谈判的结果,是王贲答应了魏假的条件:让大梁城内的居民,首先是老弱妇孺,离城逃生,秦军不会屠城。

然后,魏假仍然肉袒牵羊,把大梁献给秦军。

那些反对投降的人,开始很不满:这,不还是投降了吗?

然而,刘信给出的解释是:所谓投降,是彻底放弃自己的意志,一方完全屈服于另一方;而所谓讲和,则是和敌人互相谈条件,迫使敌人也作出让步,双方仍然是平等的。

之前,魏假无条件地放弃抵抗,任由秦军宰割,那是完全的投降。

而现在,魏假以一座大梁城和自己当俘虏的代价,迫使秦军答应释放大梁百姓,换得魏国百姓的生存,这就是双方互有妥协,因此不是投降,而是谈判、讲和。

如果,硬要说这还是投降,那么,这只是魏假个人的投降,而不是魏国、特别是大梁人民的投降!

魏假作为一国之君,可以与秦军讲和,却不能迫使所有的魏国人,都跟着他投降!

在大梁即将被河水淹没的情形下,以魏假献城的代价,换取秦军不屠城、放大梁百姓一条生路,这其实已经是魏国能够争取到的最好条件了。实际上,这还能延缓秦军进入大梁的时间,或许能够给河北的魏军主力赶回来争取到一点时间。

那些反对投降的魏国大臣们,其中的大多数人,其实也并不是真的那么反对。只要秦军能够网开一面,让大梁城内的人逃生,这些达官贵人的亲属都能趁机逃走,那么,魏王投降不投降,魏国灭亡不灭亡,他们又有多在乎?

惶惶不可终日的大梁百姓们,终于看到了生的希望。

他们口耳相传,都知道,这样的希望,幸亏是有了“神勇武士”。于是乎,在大梁百姓心目中,刘信几乎已经成为仅次于信陵君魏无忌的崇拜对象!

在生的希望的趋势下,万万千千的大梁百姓,有船的用船,没有船的就用木桶、门板等一切能够浮在水面的东西,当做船儿,纷纷从城墙上下水,赶快离开。

然而,这样一来,自然有不少人,会因为木桶、门板等倾覆,而掉进滚滚河水之中,

死于非命的悲剧频频发生。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