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少年三国志鬼神吕布突破需要多少资源 > 第4部分(第1页)

第4部分(第1页)

。他哪有心思玩儿,得操心去拾橡子,去雪地里挖地黄,为一家人充饥。在那里实在活不下去了,一个月后起身奔了成都。

我曾到过一次天水,记得在古董摊上购置了一些古钱币,真假不辨,仍然当宝贝收藏着。

途中经过的麦积崖,是四周荒坡秃岭环绕的一处神奇的名胜,属于西秦岭山脉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它的峰巅状若麦垛,加上苍郁的林子,更有蜂巢般的石窟和巨大雕塑以及造型各异的群像,还有那些壁画,那迂曲险峻的小径,就足以成为天水的一道风景了。石窟建造于后秦时期,初名无忧寺,后称石岩寺,石窟完全是开凿在悬崖峭壁上的。古人称它“其青云之半,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宝,虽自人力,疑是神功”。其高浮塑、圆塑、模制影塑,还有壁塑,形式多样,堪称珍品。崖体属于一种沉积的碎沙石,可以用手指一粒粒抠下来,它是靠什么粘合物集无数沙粒成为这庞大石岩的呢?为使古人的艺术劳作延长寿命,今人在峭壁上施以钢筋水泥材料,箍成一个硬壳,来保护这珍贵的文化遗产。

古秦州天水的另一处名胜是玉泉观,离城只不过三几里。它是一座雕梁画栋的古寺,古木苍苍,香火缭绕,静寂而安宁。玉泉观的独到之处应该是这浅山谷,黄土原怀抱的地势和疏疏朗朗的布局。寺院中有烧香卜卦的,有遛鸟的老人,有读书的学子,一切都似乎很和谐。

还有一座伏羲庙,位于西关,传说是最早的皇帝庙宇。代天称王的伏羲,是其母毕胥踩了巨人的脚印后孕育而生的。他结网制弓,教人渔猎和畜牧业,创造文字和琴瑟,教人知书达理。他通晓天文地理,阴阳八卦,著述《易经》,制订历法,揭开了中华文明的第一页。此庙建于元代,香火旺盛。

我记得在陕北延川的黄河边,也有伏羲庙,许多地方还有伏羲庙,美好的东西总是人人都希望拥有的。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十五  金城

兰州古称金城,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通往河西走廊、青海、新疆的交通要道。

我曾看见过鄂尔多斯高原上的黄河,穿越过晋陕峡谷中诸多的古渡口,也在长安东门户的潼关黄河边驻留过数日,领略了雄奇多姿的母亲河的魅力。但在兰州的黄河边,我还是停下了远旅的脚步。

我说,这竟是一条绿的河。在秋光里,湍急而深沉地流着,没有嚯然的巨响,没有拍岸的涛声,含蓄丰满地从金城流过。黄河特有的“黄”的盛名,似乎于这时里不大相干。绿的河上,横卧着一座铁桥,是大清宣统年间费了六十万两银子建成的。抚栏踏去,是一种浮动的感觉。铁桥的颜色有点灰蓝,造型粗朴拙掘,让人生出思古之幽情来。铁桥下的河水边泊一条小木船,它是桥的过去。在太阳升起的上游不远处,是雄伟的黄河新桥,其色调明快,造型洒脱,是与现代工业都市的兰州是和谐的。

黄河边,有一尊雕塑,叫“黄河母亲”,有一种母性之爱的感染力。在晋陕峡谷的蒲津渡,有唐代铁牛守护着千年的祈求,作为崇拜的神物镇慑河妖。而在上游的金城,却是母亲黄河的祝福。慈祥、美丽、温和的母亲,在抚摸着她的儿女,在新生命中憧望着充满自信的未来。

位于黄河北岸的白塔山,山势起伏,拱抱着金城。回廊曲径,牌厦角亭,既有地方风格,又有民族建筑特点。三台建筑群的主峰,是始建于元代的白塔寺,古塔玉立,上有绿顶,下筑圆基,经历过强烈地震的考验。秋山红树的景色,更有一番情趣。据说自古这里是秃山荒岭,近些年间用黄河的水浇灌,绿化成了如此美景。

五泉山则位于南岸旧城边上,藏在了泉水潺潺的山坳里。五泉为甘露、掬月、摸子、惠、蒙五眼流泉,天然作美,向来属于陇上名胜。汉武帝元狩三年,遣骠骑将军霍去病西征,曾在这里安营扎寨。山园间的古建筑,早已在战争中焚毁,现存最早的一处建筑是崇庆寺内的金刚殿,为明代洪武五年修建,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到了清代末年,陆续修建了千佛阁、嘛呢寺、地藏寺和三教洞等多处建筑群。

绿山,绿泉,绿的河,让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兰州,多了生命力的召唤。

始建于西秦时期的炳灵寺,又名龙兴寺、灵岩寺,万佛石窟分布于北岸小积石山中方圆七公里的岩上。一尊悬崖坐佛有27米高,有着慈祥的容光。由云梯小径通往一处处窟龛,大大小小的窟龛有183个,佛像近700尊,有的窟中还有珍贵的北魏壁画。尤其是西秦年间的造像题铭,是目前发现的我国最早的石窟艺术题铭记,更是无价之宝。

唐玄奘在西行路上,曾于金城停宿一夜。他是在秦州时适逢兰州伴侣,随之到了这里的。又遇上凉州人送官马归去,他又从这里随之向西去了。

谁也不知道,唐玄奘经过金城时究竟停宿何处。但这一路,可以说是顺利的。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十六  河西走廊

“晨风吹来;一阵凉爽;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我的睡梦被列车播音员清新优美的声音唤醒了。接着,广播里响起一组西域风格的歌曲,是大多数人都耳憝能详的流行歌。王洛宾作为西部一代歌王,是让人羡慕的。他把这一带大自然的美景和劳动的快乐收入心中,酿出了酒一样绵长的歌。它唤起人生活的信念,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尤其是在人们身临其境时,一种内心的满足感油然而生。

在餐车上听女列车长说,是车过乌鞘岭。睡梦中,已经进入神秘的诃西走廊。窗外是开阔的川道,一侧可见裸露的峭拔的山脉,想必是祁连山了。看车窗外的站牌,是武威南。眼前,河西走廊的地貌有点象关中平原,只是秋天来得早一些,田畦旁一排排高耸的小叶杨,黄亮亮的叶子分外鲜艳,在洋洋洒洒地飘落着。住舍却少有瓦屋,多是土坯造的矮小的平房,晾晒着黄澄澄的玉米。农人正在田里收拾包谷杆,地里有牛、羊、毛驴、骡子,这与关中平原的生态景观已完全不同了。与农业文化气息相通的家畜,在发达地区已被钢铁肌体的机械化取而代之,但在这里还保留着落后生产力的某种温暖。一片片鲜黄的油菜花,在这个季节,可能是作为饲料用的。

再向西,树少了,人烟也就少了。偶尔有一群羊,不算丰茂的草地,起伏或平缓,只是没有瞅见人影儿。草好一些的地方,有塔状的东西在辽阔的滩地上有规则地耸立着,好几米高,是草场的地界吗?没搞明白。

从唐朝丝路的地图看,河西走廊以西的大片领域,几乎是一个空白。先是岷山下今称岷县的临洮,再是今称巴燕的河西九曲。紧接着的是青海湖,那一枚硕大无比的充满咸味的高原的眸子。也就在其西面的广阔地域,只标了三个大字:吐谷浑。

安史之乱时,吐蕃军趁边境空虚,竟攻入首都长安。十数日后,被郭子仪大军逼退。之后的吐蕃之战,秋风汉关,云压岷山,严武领兵收复失地,并写有《军城早秋》一诗。杜甫在漂泊到成都后,严武作为剑南节度使关照过他,于是杜甫也写诗相和,算是一种礼物吧!王昌龄的“黯黯见临洮”,“白骨乱蓬蒿”,是说多少勇士在这里征战,留下的只有杂陈于野草里的白骨了。吐谷浑,原是鲜卑族建立的一个国家,先是被隋朝所灭,后又降服大唐。之后,吐谷浑被吐蕃所灭。人们所熟悉的唐诗中,有一首王昌龄的《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驻守吐谷蕃故地的唐军士兵,在青海湖边的烽火台上,于秋风黄昏吹奏羌笛,思念着家中的妻子,该是多么忧伤啊!为维护河西走廊丝路的不受侵扰,唐朝廷曾几次统兵抵御吐蕃,青海湖边的砂砾堆中,有一半是战死士兵的骸骨。顽强地与吐蕃作战却不惜士卒性命的哥舒翰,日后被朝廷封为西平郡王,功过是非,任人评说。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