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锦衣劫晋江 > 第52节(第1页)

第52节(第1页)

远离京城的大

殪崋

同阳高县,大雪已是丢絮扯棉纷纷扬扬下了一整天,地上足足积了半尺来厚的雪,刚刚进入冬月,已是冷得和三九差不多。

大车店,温鸾蹲在火炉旁边,发愁地看着自己冻得又红又肿的手,上面都长冻疮了。

胖婶擦着手从伙房出来,粗着嗓门问她:“小蚊子,找到你姐夫家了没有?”

温鸾摇摇头,她几乎跑遍了阳高县城,没人知道从邯郸搬来的冯家。

“要不你继续跟着我们跑大车好了。”胖婶道,“也不差你一碗饭。”

温鸾笑道:“我再找找看,实在找不到的话,再请您赏饭吃,到时候您可别不要我。”

胖婶爽朗笑道:“哪儿能呢!俗话说穷帮穷,富帮富,官面儿帮财主,咱们穷人家再不互相帮一把,就真活不下去喽。”

“活不下去就去榆林投奔起义军。”有个脚夫大大咧咧道,“起义军专门劫富济贫,杀贪官污吏,逼急了,我真去!”

“去去,脑袋别裤腰上的买卖咱可不干。”胖婶挥挥手,扭脸又对温鸾说,“我倒是知道一家从邯郸搬来的,不过不姓冯,姓郑,人在县衙当差,或许他知道你姐夫,要不要去问问他?”

第54章

◎姐姐◎

冯家不是大富大贵之家,却世代耕读,加之家风清正,孝悌忠信,在邯郸小有声望。

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温鸾听了胖婶的建议。

县衙不是等闲人随便能进的地方,她也不敢贸然进去找人打听,还是那身脏兮兮的打扮,提着一篮子干枣,只在衙门附近转悠,想着先打探打探那位郑老爷是什么样的人。

一连守了四日,始终没有看到有邯郸口音的外地人。

温鸾不免打起退堂鼓,眼看严冬将至,她今冬的生计还没着落。胖婶下一趟还是去京城,自己是不能再往京城方向走的,不然就求求大车店的老板,看能不能有个打杂的活计,起码熬过这个冬天。

脑子正胡乱想着,忽然一个醇厚的男声传了过来,“……还是要多备些粮食,榆林的乱子越来越严重,大同府都有流民了,听说朔州那边更严重,我这一趟出去……”

好熟悉的声音。

温鸾循声望去,衙门口走出两个人来,左边那个一身青布棉袍,三十来岁,国字脸,脸上风尘犹在,一双眼睛却是平和依旧,看起来很深沉干练的一个人。

姐夫!

温鸾差点就要扔下篮子跑过去相认。

稳稳神,她重新把头低了下来,又听旁边的官吏道:“郑先生辛苦,半个多月没着家,先回去看看老婆孩子,明儿个再来也是一样的。”

温鸾一怔,姐夫改姓郑了!这是为何?这下她更不敢出声了,只一路悄悄跟着。

姐夫在一个烧麦摊子前停下,买了两笼热气腾腾的羊肉烧麦。接着用油纸包好,帕子裹住,解开前襟小心揣在棉袍里,两手护在胸前,一步一滑踽踽在风雪中前行。

温鸾鼻子酸酸的,姐姐喜欢吃烧麦,尤其是羊肉馅儿的,吃起来没够。

她揉揉眼睛,一步一滑跟在后面。

姐夫在一扇红漆如意门前住了脚,门开了,露出姐姐的脸。

温鸾的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急忙扭过脸不让人瞧见自己在哭,一面抹眼泪,一面浅浅笑着回了大车店。

她与胖婶辞行,“还是没找到,朔州还有房远亲,我去投奔他们。”

“冰天雪地的不好走,还不如等开春了再上路。”胖婶劝了两句,见她主意已定,就塞给她两吊钱,“路上当心,一个小丫头片子,可得保护好自己。”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