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我们一起上清华电子书 > 第13部分(第1页)

第13部分(第1页)

为他们知道即便从低处开始,他们一样可以努力提升自己;即便他们所经历的没有成功的眷顾,有的只是失败的频频到来,他们也不会怀疑未来。有什么必要怀疑呢?只要自己可以改变、可以努力,希望就与自己同在,这就是最深厚的信念、最强大的武器。

这所有的思考,把我从那种不安和怀疑中拯救出来。我突然觉得,自己也可以拥有天地一般广阔的心胸和不懈努力的斗志,自己也可以拥有真正的自信。

“一诊”的打击虽大,但却给了我重生的机会。危机就是转机,这真是至理名言啊。

。 想看书来

“我怎么会看了这么多电视剧?!”(1)

我第一次发现高三的空虚

一个学期的高三学习竟然这么快就结束了,我们终于有了机会喘一口气了。虽然我们知道这个短暂的七天假期绝对是作业堆成山,复习任务排不完,但我依然充满期待,满心欢喜。

临走前,老师千叮咛万嘱咐,让我们一定要好好利用这七天,休息好,也要学习好。他一再地告诫我们,对于很多人——也许就是我们未来对手的人来说,这七天可以发生巨变。天啊,他这些话可给我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啊,让我不得不做出休息两天、学习五天的决定。放假头两天我可是享受了久违的快乐。然而到第二天晚上,我发现自己开始闷闷不乐了,因为一想到从明天开始我就得面临五天从早到晚的学习,我就郁闷。我真想拖住当时的时间,我很怕第二天的到来。

然而该来的还是来了。当我再次睁开眼睛时,我没法感到新的一天开始的兴奋,相反,我感到无奈甚至愤怒。又是无休止的看书背书练题!当然我也给自己中午和晚上安排了一些休息时间。但我发现因此我竟然无法静下心来学习了。每过一段时间我就看看表。“怎么还不到中午啊?”我竟然在期待着休息。我觉得我那时简直就是为了中午和晚上的休息而学习的。一到了该休息的时间,我立马放下书,毫不犹豫,绝不回头。本来我是打算不看电视的,但我发现自己竟然没兴趣干别的,因为那些事要么太费脑筋,要么我没时间。所以,最后,我还是选择了电视。我其实是个韩剧爱好者,但我高三一开始就给自己立下誓言:不看韩剧。整整一学期我都坚持下来了。可就在春节放假期间,我无论如何都按捺不住了。我开始看当时非常火的韩剧《朱蒙》。我知道这是一部四五十集的超长电视剧,但因为我一开始相信自己能够控制住自己,可以只是在休息的时候看看,所以就选择了它。但我大错特错,我发现自己竟然看得一发不可收。但为了不耽误其他的学习时间,我就牺牲了自己的午休时间,晚上也很晚才睡觉。这显然是不科学的,但当时的自己虽然是意识到了这点,仍然没办法抵制住诱惑。现在我回想当时的情景,我完全不记得自己是怎么学的,只清楚地记得自己是怎么抓紧分分秒秒的休息时间看电视。当时我简直是饱受负罪感的折磨。一方面,我真的很厌恶从早到晚的学习,而且是连续五天;另一方面,我又很厌恶自己竟然自制力这么差,竟然看了这么多电视剧,也很担心是不是真的会像老师说得那样,因为自己的松懈和别人的努力而被对手甩在后面。那时的心中充满着矛盾和不安。但说实话,我虽然喜欢看电视,但一直都不是那种没有自制力的人,我可以很好地控制住自己。但我不明白,那时自己怎么就会变成那样。后来回到学校,我一和好友讲起此事,她们竟然纷纷表示同感。原来她们也有和我相似的经历!这太奇怪了。如果这只是发生在我身上,也许只是个偶然,但它竟然同时发生在我们几个身上,这就值得我们思考了。我们一起讨论了这个问题,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并不是我们几个真的就那么没有自制力,更不是我们产生了厌学情绪。因为当我们回到学校,稍稍调整就迅速回到了过去那种学习状态。那么为什么我们一回到家就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我们几个一致认为:之所以我们一回到家、一有了休息时间就疯狂地看电视的原因在于那时的我们都太需要休息了。而我们都有刻意压制这种欲望、刻意安排时间多学习的想法,正是这种冲突造成了我们对学习的反感。正如面对洪水,却用堵塞而非疏导的做法一样,我们过分的压制却产生了相反的效果。而同时,我们的精神是空虚的,所以,电视很容易就入侵了。

高三那么忙碌,怎么会空虚呢?很多人不理解,但事实如此。高三时我们虽然生活忙碌,脑袋中也随时挤满了要背的东西,但精神上却是空虚的。换句话说,我们几个太久没有享用过精神食粮了,那时的我们简直就是“饥民”。“那么给自己‘充电’不就完了。”也许有人会这么说。但情况却不是这么简单,因为有很多“充电”的事情对于我们而言太累了。疲惫了一天,一旦有了休息时间,我们唯一想做的就是什么都不想,纯粹地放松脑子。很多很深刻很有意思的书、电影等等,我们都没有精力去应付了。而另一些放松的事情对于我们这些平凡的高三学生而言是不能干的,或者最好不要做的:最好不要看小说——战线长,易上瘾;显然平常也是没有时间出去逛逛街什么的……那么在若干学习的空隙中,我们要拿什么来填充自己?虽然看电视很容易让人的头脑变得麻木迟钝,但也许正因为这样才适应我的胃口——脑袋中挤满了各种东西,我需要一二十分钟什么都不想。而在春节期间,这种情况变得特殊了。我们所拥有的休息时间变长了,但因为学习的需要,我不得不整天整天地坐在书桌前,而原本一个学期下来,我们是需要时间好好休整的,但自己没有这个勇气放弃一些学习时间,到户外散散步,静下心来看看书。我仍然想抓紧时间,而这恰好和我内心想要休息的强烈愿望形成了冲突。最后我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妥协:学习,然后中途通过看电视来休息。长久压制的想看电视的愿望仿佛洪水在此时找到了宣泄通道,所以才发生了上面说的那些事。

“我怎么会看了这么多电视剧?!”(2)

面对这种情况,一开始我很愤怒,很讨厌自己的行为。心情当然是因为内心的负罪感跌落到了谷底。不仅仅是因为自己担心失去的学习时间,更因为我把它看作对我个人自制力的否定。而这种心理状态带给我的不是效率,而是烦躁。那时的情绪波动很大,也很脆弱,一件很小的事可以引起“地震”。由此看来,我对这种情况的回应并不是明智的,因为它给我带来的除了痛苦还是痛苦。那么,类似的事情到底该怎么回应呢?我现在的想法是这样的:首先,我们得承认可能对很多高三的人而言,这种情况是正常的。物极必反,长久压抑某件事反而会激发你去做这件事的愿望。也许你是终于忍不住了,打起了游戏;终于忍不住了,翻开了漫画;或者,像我和我的朋友一样,打开了电视机……也许这些情况是“大逆不道”的“违背高三精神”的事,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就完全否定自己,或者为自己的行为过分地担忧、焦虑。因为很有可能就是你自己的过分压抑造成了当时的过分渴望。以我个人的经历来说,因为我整个高三都在压制自己看电视的欲望,结果让这种愿望在高三空前强烈。当时我对高考后的生活的唯一概念就是疯狂地看电视,我当时也因此把自己断定为一个沉迷于电视的爱幻想的人。而高考过后,我本来以为自己会很长时间沉迷于电视剧的,但事实却出乎我的意料,我发现我对电视的兴趣迅速降低,几乎不怎么看。我并没有刻意去这么做,但当更多更有意思的活动出现时,电视就不再是我的选择了。这个变化充分证明了当时我的“狂热”是虚假的。所以,你也许和我一样:你并不是没有自制力的人,你也并不是你所想象的无可救药的沉迷于漫画、电视、游戏的人。只是你过分压抑自己罢了。那么既然如此,何不减轻你的负罪感,理智地看待自己的行为。我并不是指这样我们就可以放任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直到现在我仍然觉得当时自己疯狂看电视的行为不理智。因此,一方面,我们应该适当地满足这方面的欲望,但另一方面,我们应该赶快寻找更有价值的替代品,比如散散步,弹弹琴。当时我完全可以把我饭后看电视的时间分一部分到外面散散步,既有利于身心健康,又不至于让我的负罪感那么强烈。当然,还可以好好地找朋友、老师、家长谈谈,把我们的不快告诉他们。我多次发现,当我把我内心深处的担忧和不快对我的挚友说出来后,这些事情的杀伤力就大大降低了。总之,我们不要因为自己行为的偶尔“出轨”就把自己拖入罪恶的深渊,这种沉重的心理负担不适合高三的学习,但我们也没有理由放任自己的任何行为,原因同样只有一个:物极必反,量变引起质变。

“太好了!我‘回归’了!”(1)

高三的第一次飞跃让我看到了可能

高三一年下来,我并没有过去那种“上下学期”的概念。因为短暂的七天“休整”后,我们又迅速投入了下一学期的战斗。一切的衔接快得让我无法感到这是另一个学期的开始,而高三下期从一开始就笼罩着浓浓的高考氛围。

一开学,我们就要进行月考。这是第一次全面考查所学的知识,换言之,就是学校组织的第一次高考全真模拟。复习的负担虽然很重,但从我上学期积累的经验来看,我并不能单单为了这次考试而草草复习,而是应该把这一轮的复习纳入到整个备考“二诊”的复习体系当中。比如历史我们要复习五本书,但我显然不可能为了这次月考就在短短一两周内匆匆“过”完这五本书。如果这样的话,将会造成一本书都复习不好的结果。所以,我只是在这一两周内踏踏实实复习了两本书,剩下的在考前抓重点浏览即可。而剩下的几本书,都已经被安排在月考到“二诊”的复习时间内。这样,在“二诊”前,我就可以踏实仔细地复习完所有书。同时,在这轮复习中,我还用专门的本子把这次复习发现的记得不牢或者有疑惑的地方记下来。这样,在“二诊”后的复习,我就可以先从这些地方入手,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总之,这次月考的复习我不慌不忙,井井有条。当然,考试的过程中我也吸取了“一诊”对答案的教训,考完一科就坚决抛开这一科,所以我考得很轻松。

当结果出来时,我感到很欣慰,我的名次终于在回归正常了,我又回到了班上四名的水平。

这可以算作我“二诊”前的一次小小的鼓励吧。但我知道,即便这样,“一诊”的惨痛仍然没办法让我有足够的信心面对“二诊”。我总是在担心:如果又出状况怎么办?

但就在“二诊”前不久,班主任老师的一句话给了我莫大的鼓励,让我相信我真的可以做好。那是针对月考的一次个别交流。班主任老师看着我的成绩对我说:“这次考试证明了你的努力,通过这次考试,你也回到了自己的位置。那么,就乘胜追击!”这句话,虽不是至理名言,对另一个人也许毫无触动感,但对我,却是一剂强心剂。因为“回到了自己的位置”正是一直被无法正常发挥状况困扰的我所希望的。老师的话,是对我的肯定。我发现,我周围的人是如此信任我,那么,我又有什么理由怀疑自己呢?不管到底是不是,总之,从那次谈话后,我就相信自己是真的回到了自己的位置和该有的状态。这种感觉真是太棒了。

然而,能够考验这种“回归”的还是“二诊”。

我仍然按照月考前就定下的复习计划一步一步地走。但是,到“二诊”前,我仍然没有完全达到所有的复习指标,但我并没有因此就感到不安或者焦虑。因为事实如此,我再焦虑也不可能改变我没有复习完的情况,所以我直接在脑海中把这个问题给“屏蔽”掉了。我大大发挥了阿Q精神,想着:“我没复习完,别人也就不见得复习完了,那我干吗还要在这边像热锅上的蚂蚁呢?再说,平常那么多测试,包括上次月考,不都是在没复习完就上战场的情况下过来的吗?也没因此出过特别大的问题啊。这次也应该没事的。”不管科不科学,总之这样的自我安慰让我“二诊”前比较平和。

同时,我吸取了“一诊”失败的教训和北大自主招生通过的成功经验,没有过分地重视结果。虽然我非常希望这次能考好,对我高三的努力有一次真正的肯定,但我并没有把这些期望过多地赌在“二诊”上。更多的,我是把“二诊”当作一次机会——一方面,我可以借此来运用此前各种大大小小的挫折和成功所收获的经验和方法;另一方面,我可以借此来考查自己的知识上存在的漏洞。毕竟“二诊”是第一次成都市组织的接轨高考的大型考试。

带着这样的想法,我走进了考场。我希望成功,但也做好了再次受挫的准备。不同的是,我的决心早已坚定:即便失败,我也再也不会回到“一诊”的状态。人总要有点进步才行,可不能总在一个地方转圈子嘛。

“太好了!我‘回归’了!”(2)

“二诊”果然像人们所说,比“一诊”难一些。考完语文,我仍然想去对答案。但我最终强忍住了这种冲动。“对了答案又怎么样呢?你忘了‘一诊’的教训吗?”我对自己说。接下来的数学考试可是成了我高三最难忘的一次考试经历了。

那次的数学题量大,计算复杂,而我平时恰恰是最容易在这种考试中出心理状况的人。平常的考试,只要计算稍稍复杂,我几次都算不对,那我一定会慌神,一个劲儿地担心考差了怎么办,结果一分心,会做的也不会了,该算对的也算错了,然后再不停后悔。在“二诊”前我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下决心要在“二诊”中改变这种状况。我“二诊”数学的目标不是一个确定的分数,而是“做到考场专注,不因题目的难易而心慌意乱”。所以一拿到试卷,头一埋,我就把自己与外界“隔绝”了。很快,我就发现计算量大并且复杂,我当然有些慌神,但我也很快镇定下来,对自己说“这次你如果可以专注于每一道题,不管结果如何,你都胜利了”。我记得有一道算概率的题非常麻烦,我几乎想放弃了,但我又知道自己的思路是清晰的,只是计算带来了麻烦,我想我静下心来应该是可以解决它的,于是我深吸一口气,心平气和地重新算起来。那次计算我每一步看上去都很慢很细心,但因为没有像过去那样因慌慌张张地算而不停出错、不得不重来,所以从整个过程来看,我的速度反而是提快了。更重要的是,这道题的计算过程让我真正静下心来,当我把结果算出来后,我长舒了一口气。不过恼人的是,在数学考试的最后阶段,隔壁大学居然开起了歌唱比赛,我们不得不在攻克压轴题的同时忍受那些噪音。后来我的很多同学告诉我,正是这些“歌声”(如果可以称得上的话)让他们极度烦躁,根本没办法算下去。而我当时只是对这些歌者调侃地笑了笑,心里嘀咕了一句:“多灾多难啊。”就继续做题了。这本来是一件很让人生气的事,但我却把它小小地“幽默化”了。以一种戏谑的眼光来看,这件事反而不是那么让人心烦意乱了,因此,我可以很快摆脱它的影响,投入到接下来的“战斗”中。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