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初唐第一猛将是谁啊 > 第43部分(第1页)

第43部分(第1页)

李世民不管在什么时候,只要有外人在的情况下,都会在座椅上坐得笔直。然而此刻,却把身子完全的瘫在了座椅之上,脸上也仅是疲惫之色。对着李恪挥了挥手,示意他先行退下。

李恪见状,也不敢再多说什么。恭敬地施了一礼,然后倒退着离开了御书房。御书房的门外,年纪已经接近五十的王公公,一如既往的笔直的站在那里,随时听后李世民的差遣。

看到李恪走出来,立刻换上一副笑脸,客气的问道:“辽王殿下,您这就离开了吗?”

李恪也连忙换上笑脸,说道:“是啊。王公公这般年纪,气色还如此之好,真是令人羡慕啊。父皇有些疲倦,此刻正在小憩,还望王公公吩咐下去,莫要惊扰了父皇休息。”说到这里,送怀中掏出一串用丝线串好的玻璃珠,递到王公公的手中,说道:“父皇年纪一年大过一年,精力也不比以往。我们这些做子女的又不能随时的侍候在身旁,一切都有劳公公费心了。”

王公公一见是如此的贵重之物,连忙把玻璃珠串又递还到他的手中,不迭的说道:“殿下这可是不得,侍候陛下是我等的本分,哪敢劳烦殿下破费。这可是不得,坚决使不得!”

李恪又把玻璃串递到他的手中,说道:“王公公,这也是本王的一点心意,还望公公莫要推辞。再说此物本就是本王府上所造之物,对于别人来讲,也许是贵重之物。对于本王来讲则不过是一件小小的饰物罢了,还望公公莫再推辞。”

“嗨……既如此,那老奴就愧领了。辽王殿下尽管放心,老奴侍候陛下已经快二十年了,绝对不敢有半点懈怠的!”

选择校址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首先作为军校,在平日的训练中就要经常在复杂的地理环境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这就需要把校址建立在依山傍水之处。考虑到李世民不时的会前往考察以及一干武将的家眷都住在长安城内,所以校址又不能离长安城太远。

经过一个多月的实地考察,最终李恪把校址定在终南山余脉,靠近蓝田县的一处山脚下。这里山势复杂,可以在军事训练中进行各种有针对性的训练,而且不远处有一处湖泊,南北长约十几里,东西宽也超过五里,还可以在这里训练水上作战。最重要的一点是,这附近居民相对稀少,基本上不会造成扰民现象的发生。

确定好军校的地址,剩下的事情就交由工部来负责建造。建造之前,李恪说动了李世民,由他亲帅一众在京的武将们前往观察,并且由这些带过兵、打过仗的人提出便于训练的建造设想,然后再由工部的工匠根据这些人的意见,绘制出相应的蓝图,最后由众人投票选举出最能符合训练要求的建筑图纸予以建造。

前期的勘探任务已经完成,李恪就不再涉足后期的设计、建造等工序,而是把精力投向了工部的研发上面。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工部的那些个工匠们终于把李恪所掌握的物理知识都给学完,并且在研制蒸汽机方面终于有了进展。蒸汽机的原理工匠们都已经掌握,一些简单的实验也已经完成,但是真的要实际建造一个全金属制造的蒸汽机时,大量的问题也随之产生。首先,这个时代的所有零部件都是由手工打磨,所以也就不存在标准配件一说,这就使得在制作大型金属部件的时候容易造成误差,从而达不到密封的效果。后世最为简单的螺栓与螺母,在这个时代就是无法用手工制作出来的。其实也并非不能,而是要求太高,一个熟练的工匠往往要花费几个月才能打磨雕刻出一套来,这完全不符合大量使用的标准。对此,李恪也是有心无力,毕竟他以前只不过是一个玻璃厂的工人,对于金属制品,尤其是标准件的制造可以说是一窍不通。

就在整个研发被小小的螺丝给陷入困境的时候,李恪无意中想起,以前自己在修鞋的那里,让他给自己换牛仔服的金属扣时,那个师傅所用的方法,再联想到膨胀螺丝的作用,终于想出了解决之道。

有经过一个多月的实验,大唐贞观十二年六月五日,史上第一部蒸汽机终于在李恪和工匠们的不懈努力下问世。

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第六章 军校建立

第六章 军校建立

蒸汽机虽然建成,但是体积庞大,根本就无法把它放到热气球上。它的建成,只是为以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或者说为以后进入机械时代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李恪可以教给这些工匠们的,也就到此为止了,后面的道路只能靠着他们去一点点的进行探索。当然,在发展的方向方面,他还是可以给出一个提示,可以避免工匠们在研发的过程中走不必要的弯路,从而节省下大量的时间。

工部这边的事搞定,军校那边的校舍在李世民的督促之下,只用了不到二十天的工夫,大礼堂以及校舍等主体建筑便已经封顶,目前正在进行内部装修。

大礼堂作为军校的主体建筑,开学典礼以及毕业典礼都要在这里举行,所以设计的建筑外形给人以端庄肃立的感觉。至于校舍则不分职务的高低,一律按照八人间设立。这是李恪唯一对军校的配置提出的要求,他的理由是要培养军人之间的团结互助精神。校舍的前面就是训练场地,原本李恪还想按照当初他参加军训的时候的训练场地进行设置,后来觉得那些训练科目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并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所以放弃了那个想法,改为只是一个简单的大操场,以方便学员们进行常规的队列训练。由于时间比较短,还不到一个月,所以能够建成这样李恪已经非常满意。

学校的主体建筑已经完工,第一批学员也在军校开始建造之时,就已经从军中挑选完毕,所以也不等所有的设施都建造完毕,李恪便向李世民提出可以一边开课,一边进行后期的施工。

六月二十二日,军校正式举行开学典礼。典礼在军校的大礼堂内举行。整座大礼堂可以容乃两千人,而实际的第一期学员一共只有二百四十人,为了避免场面上显得过分冷清,李恪特意找来一千名士卒,身披铠甲列于学员们的后面。

典礼开始,李世民率领李绩、柴绍、秦琼、程咬金、侯君集、刘鸿基、尉迟敬德、李道宗、薛万彻、程名振等一干武将列位于主席台上。主席台的后面墙壁之上,挂有李恪提议,李世民亲笔所写的“国家、荣誉、职责”六个大字。这六个字作为大唐军校的校训,要求所有的学员必须谨记在心,并且终生以这六个字作为他们的行为准则。

典礼致辞中,李世民先向所有人讲解了建立军校的意义,然后又宣布了校训,也就是“国家、荣誉、职责”六个字。紧接着宣布了军校的十六条校规,分别为:1、无条件执行, 2、细节决定成败,3、以上司为榜样,4、荣誉原则,5、善于合作,6、团队精神,7、只有第一,8、敢于冒险,9、火一般的精神,10、不断提升自己, 11、全力以赴,12、尽职尽责,13、没有不可能,14、永不放弃,15、敬业为魂,16立即执行。

之后又宣布了军校的教员名单,其中校长自然是他这位当今的天子,而教导主任这个职务则毫无疑问的归到李恪的名下。毕竟李世民他一个当今天子,是不可能经常在这里的,所以才把仅次于校长的位子交给了李恪。作为军校的创办人,只有他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出军校的作用。至于军校的教员,则主要是由一些在民间招募来的,熟读兵书的文人担任。柴绍和秦琼二人,由于建国之初便开始四处征战,以至于满身的伤病,早就在家休养不再临朝,这一次被李世民给请了出来,作为李恪的副职,来协助他来管理军校。

而站在他身后的这一干开国武勋们,则无一例外的成为了军校的名誉教员。这些人都是朝廷重将,又全部都有官职在身,是不可能长期在这里任职的,所以只能在有时间的时候,过来给学员们讲解一番他们对于战争的理解以及战术的运用。

李世民的讲话很简单,说完这些以后就把讲话的任务交给了李恪。李恪作为军校的教导主任,自然不能像他的便宜老爸那样简短节说。首先,他先向学员们解释了校训中的六个字的含义:国家就代表大唐,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今后不论他们做什么事,首先想到的必须是这么做是否对国家、对大唐有利。如果没有的话,即便是再怎么诱人,也不能去做。荣誉就是要以为大唐出力为荣,他们所获得的最高荣誉就是维护大唐的利益以及确保尊严不容侵犯。所有的人进入军校的那一刻起,所有的一切都将成为过去,他们必须忘掉过去的一切,全心全意的为国家服务,因为这就是他们作为一名大唐军人的职责。

随后又向学员们讲解了十六条校规,这十六条校规也将成为今后军规中的一部分,这十六条校规将伴随他们终生。

1。 无条件服从:对于国家以及上司交代给他们的任务,必须无条件的去执行,国家以及上司交代下来的任务永远是正确的,不容置疑更不允许拖延,必须无条件的立即予以执行。

2。 细节决定成败:战场之上,任何一个细小的疏忽,都可能造成最终的战斗失败。所以任何人、任何时候在考虑问题的时候,都必须认真小心,不能放过每一个可能出现问题的所在,绝不能有任何的疏忽大意之处。

3。 以上司为榜样:作为你的上司,他比你拥有更多的战场经验,要认真的向他学习,诚心的向他求教,要把他当做你不断进步的目标与榜样。不要狂妄的认为你就一定要比他强,否则的话你永远也不会再进步的机会。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