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初唐第一猛将是谁啊 > 第82部分(第1页)

第82部分(第1页)

给他一份大礼,让他更加的觉得我们靺鞨诸部对于他来讲,还是非常重要的朋友的。”

“什么样的大礼,才能够令辽王殿下心动呢?”

古丽娜伸手向西一指,说道:“长春城!大家应该还记得,刚才那名高句丽的将领曾经说过,目前的长春城内只有五千人马,而且并非是高句丽的精锐士卒。我想大唐现在肯定会想要拿下那里,从而令高句丽整个的北方领土都回归到大唐的治下。只不过由于双方签署的协议的约束,是的大唐暂时无法达到这个目的。而我们则不一样,我们并未与高句丽有任何的协议约束,完全可以拿下这里,然后当做礼物送给我的丈夫。我想以我丈夫的脾气,肯定不会亏待我们的!”

先前的那位中年将领点了点头说道:“古丽娜族长的话非常有道理。以我们所统御的两万多精锐的战士,去攻打已经丧失了斗志的五千名老弱守军,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我赞同古丽娜族长的提议。”

有人表态支持,其他的人在稍事思考以后,也纷纷的表示了赞同。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制定一个怎样才能在最小的损失前提下,攻打下长春城的计划。

从昨天上午开始,一直到现在,靺鞨诸部的战士都在与高句丽的士卒在作战。虽说当知道被他们所袭击的这支高句丽的军队,已经是高句丽在鸭绿江以北地区最后的一支部队的时候,古丽娜有些后悔为什么没有当时下令追上去将他们彻底的留住,但是她还是下令就地宿营,好好休息一番以后,再决定该如何的攻打长春。

第二天一大早,古丽娜便下令全军开拔,直奔长春城。一路之上这些个将领们都在为如何的攻打长春城而争论不休。这也不能怪他们,一直以来靺鞨诸部都是以部族方式聚集在一起,至今还没有任何一个部族建立起一座真正的城市,也就更不要说有什么攻城的经验了。所以他们争论了半天,稀奇古怪的点子想了一大堆,但都是针对没有城墙的村寨而设计的。真正的等到了该如何攻城的时候,却没有人能够说出一个令所有人都信服的办法来。古丽娜被这些人吵得脑袋都大了,这时她有些后悔当初和李恪在一起的时候,怎么就没有向他请教该如何攻打城池。暗地里她也曾经偷偷地问过那些个亲卫们,想从他们那里得到些有用的信息,可是这些亲卫们上阵杀敌都是一把好手,但是当谈到攻城掠寨,出谋划策的时候,就完全的帮不上忙了。

一连争吵了足足的两天时间,眼看着距离长春城还有不到三十里的路程,这些人还是没有想出好的办法,古丽娜索性也就不去想了,下令在距离长春城二十里的地方宿营。同时派出信使给长春城送去一封信,要求他们弃城投降,否则的话一旦城破,他们将进行屠城,城内所有的人都休想活命。

天色将晚之时,负责送信的信使捂着耳朵回来了。据他交代,长春城的城守在看到古丽娜的信后大怒,下令割掉他的一只耳朵以后,让他回来传信。长春城的城守誓与城池共存亡,有本事的话就去攻打吧!长春城不是他们这些个山民也可以攻打下来的,他将给他们留下一个永生难忘的教训!

俗话说:两军交锋不斩来使。长春城的城守这么做,简直就是对他们**裸的挑衅与侮辱。气得靺鞨诸部的将领们暴跳如雷,要不是因为古丽娜一边拼命地压制,一边又许诺他们破城之后允许他们尽情抢劫,所抢之物尽归他们个人所有,他们只怕会立刻便会率领各自部族的战士连夜去攻打长春城。

第二天上午,当靺鞨诸部的人马来到长春城东门外的时候发现,长春城的城门居然洞开,就连吊桥也没有升起。就连城墙之上,也见不到一个高句丽的士卒的身影,城内更是一片安静。如此怪异的景象,别说他们从来不没有遇到过,就连听说都没有听说过。

由于不知道对方这时唱的哪一出戏,靺鞨诸部的两万多人马就停留在距离长春城不足两里的地方,迟迟的不敢发动进攻。

眼看着太阳一点点的已到了头顶之上,长春城内还是没有一点动静。一名靺鞨诸部的将领实在是忍不住了,吩咐身旁的一名战士前往城内查看。过了大半个时辰,才见到那名战士飞也似的从城内跑了出来,一边跑一边大声的呼喊着:“长春城内是一座空城,家家户户都是大门敞开着,别说是人就是连一条狗都看不到!”

第三十三章 李恪北上

第三十三章李恪北上

一开始那名战士离得还远,古丽娜这些人只看到他张牙舞爪的一边跑一边喊,还以为城内有什么埋伏。可是等到那名士卒离得近了以后,终于听明白了他喊得什么。不由的齐齐一愣:对方居然跑了?!等他们回过神来以后不由的齐声破口大骂。也无怪他们这些人生气,头一天还把他们派去送信的战士的耳朵给割了,信誓旦旦的说什么要与城池共存亡,第二天再来看的时候,居然跑得无影无踪的。而靺鞨诸部的将领们摩拳擦掌了一夜,准备破城之后大肆抢掠一番的时候,被告知他们所要抢劫的城市居然是座空城,如此之大的心理落差,又怎么不令他们暴跳如雷!顷刻之间长春城的城主的祖宗十八代中的所有女眷,都成为了这些人发泄不满的对象。

古丽娜也想不到,一场困扰了他们两天的攻城战,居然会以这么一种诡异的方式结束。原本要轰轰烈烈的大战一场,到了关键时刻积攒了两天的力气却无处发泄,那种滋味简直不亚于关键时刻,突然间发现自己的兄弟忽然不争气的软了。

也不等古丽娜下令,各个部族的将领们便已经率领着各自的部族战士冲向了长春城。古丽娜张口想要阻拦,但是转念一想长春城内此刻不过是一座空城,还是随他们怎么去折腾吧。反正在怎么折腾,也闹不翻天的,如果不让他们把心中的火气发泄出来的话,今后还指不定会干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呢。

等到她也进入到长春城内发现,先行进来的那些个战士们此刻正在挨家挨户的进行着地毯式的搜索,街道之上零零散散的洒落着一些不值钱的衣物,而这些个战士们对此根本就视若无物,显然是城内百姓连夜逃亡时丢下的,只不过由于时间紧迫而顾不上去捡取。

一路之上不停地可以看到满脸怒气的战士,正在骂骂咧咧的从宅院中情景,毫无疑问这些个战士并没有从宅院之中找到什么财物。就当古丽娜想要继续前进的时候,不经意中听到几个刚刚从宅院之内出来的战士骂道:“下一个房子里要是在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的话,老子就一把火点了他的房子!”

古丽娜听后心内不由得一惊: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给忘了!万一他们一时兴起把长春城给点燃了,李恪在知道消息后指不定会气成什么样子呢!不行,绝对不能让这种事发生!”想到这里连忙吩咐自己的部族战士用最快的速度分布到整个城市的大街小巷,并且高声的叫喊:禁止点燃民居,违令者斩!

下达了这个命令以后,她又加快了行进的速度。之前已经和其余的将领说话,大家进城之后先到城主府汇合。抢劫的事情自然会有那些个战士去完成,做将领的哪能带头干这种事。

来到城主府的时候,数百名各个部族将领的亲卫们,正在城主府内掘地三尺的寻找可能被掩藏起来的财宝,而那些个将领们则聚集在城主府的正厅门口,监督者手下们的工作。紧走几步来到这些人的面前,急匆匆的说道:“诸位将领,麻烦你们给各自的部族战士下一道指令,让他们不要放火焚毁房屋。”

这些各将领们刚刚也得到了一些消息,手下的战士们并没有找到什么值钱的玩意。他们此刻正在为这件事气恼,所以虽然是对古丽娜有些畏惧之情,但是总要让自己部族的战士们有个发泄的地方吧。于是有个将领略显不满的说道:“这长春城内的百姓也太过分了,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有给留下。如果再不让手下的人发泄发泄,手下的这些个弟兄们还不要被活活的憋死啊!”

“愚蠢!不要忘记了,我们之所以要来攻打长春城,并不是要让你们的战士来这里放火发泄的!这个城是我们送给辽王殿下的礼物!如果有人说送给你一个部族聚集地,但是等一到了以后却发现,那里已经被焚毁的一干二净,你的心里会怎么想?是会因为收到一个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地方而高兴,还是会觉得对方是在戏耍你?!我不妨告诉你们,即便是你们把这个城池占为己有,都比把一座已经被焚毁城池送给人做礼物要好得多!”

各个部族的将领经过古丽娜的这么一说,这才反应过来她所说的话果然有道理。事情这样,只要转换一下思考的位置,就会有新的认识。想想如果不是古丽娜的提醒,后果肯定是向大唐的辽王殿下示好不成,反过来还要遭受他的滔天怒火。想明白的诸位将领赶紧派出各自的亲卫,到处下达严谨放火焚毁房屋的命令。违令者杀无赦。

也幸亏他们的命令下达的及时,街道上已经不时的可以看到古丽娜的战士,正在与各个部族因为没有找到值钱之物,而正手持自制的火把欲点燃房屋泄愤的战士对峙的场景。

古丽娜虽然在各个部族的将领中树立起威信,但是却管不到其他部族的战士。所以这些个被怒火充斥了头脑的战士们,根本就听不进古丽娜派来的战士的劝阻,但是各自部族将领的亲卫们的话,他们却是一定要听的。所以除了极个别的地方,由于各族的战士动手的比较早,没有来得及被阻止就已经点燃了民房外,绝大部分的民房由于命令下达的比较及时,从而避免了被焚毁的命运。

李恪得到大唐官方送来的,靺鞨诸部在白石岭袭击高句丽军队的消息,比从渊男生那里整整的晚了七天。而且这个消息还不是大唐的斥候自己侦察得来的,而是古丽娜派出李恪留在她身边的亲卫,把她的亲笔信送到了永清县,然后再传递回来的。信中不但详细的说明了此次作战的战果,还提到了想要攻打长春的想法以及缘由。最后又提出,此番大唐对高句丽的战斗,已经使得靺鞨诸部的将领心生敬畏,希望他能够借此机会可以将靺鞨诸部彻底的收服。

算了算时间,此刻只怕是长春城已经被靺鞨诸部的人马攻克,而自己才刚刚获得消息,不由得对这个时代的消息的闭塞大为无奈。不过这些都不是目前他所要考虑的事情,他所要考虑的是如何的才能令靺鞨诸部毫无怨言的降服于大唐的统治。想来想去,还是觉得有必要亲自前往长春一趟。于是给古丽娜去了一封信,希望她能够把靺鞨诸部的族长都约到长春城,届时他会亲自前往长春与他们会晤。

事关重大,不能就这么抬腿便走。虽说对方畏惧大唐的武力,但是要想让他们诚心的归顺大唐,单单依靠武力威胁还是不够的。还要有足够的利益去打动对方,不然的话人家凭什么放着好好的土皇帝不做,到你大唐当一个既无权又无钱的闲散贵族。钱财方面李恪根本就发愁,随便从他的私人库房中拿出一些,就可以令这些人美得屁颠屁颠的。但是朝廷的敕封却不是他可以做得到的了,所以他还要向朝廷请旨。这可不是分封一两个爵位,而是要一口气封出十几个侯爵。虽说这里面有的族长只是控制着不到万人的小部族,但是受封的时候爵位也不能比别的族长底,否则的话还不定会引发出什么乱子来呢。这些都不是李恪所擅长的,于是他便把所有的事情都推给了李靖,他自己则率领着两千名士卒,带领着大批从高句丽方面缴获来的刀、弓、皮甲等大唐并不稀罕的战利品前往长春。

别看这些战利品大唐看不上眼,但是对于靺鞨诸部的战士们来讲,却已经是上好的装备了。要知道他们在白石岭与高句丽交战之时,就是因为他们所用的武器质量不过关,从而导致了许多的靺鞨族战士,在与对方厮杀的时候,由于手中的武器根本就抵挡不住与对方武器的碰撞,通常是两三次碰撞后就会被对方砍断,而受伤甚至丧命。如果不是因为武器方面的巨大差异,他们也不会在战斗中损失那么大。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他们的部族诞生的时间还比较短,再加上缺少铁矿石,而军用器械的制造方法又是各个国家的不传之秘,短时间内他们是不可能通过自身的摸索,提高武器的质量的。想要从别的国家购买不是不可以,价格高的令人咂舌不说,根本就不会买到最好的武器。

而李恪此番带给他们的这些个武器装备,虽说多多少少都有些磨损,但是却都是可以直接装备给战士们作战的。对于靺鞨诸部来讲,顷刻间便可以提高整个部族的作战实力。既然想要让对方归顺于你,就要给他们开出无法拒绝你的优厚条件。这是李恪一贯秉承的真理。当然这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不能够让自己个出去的这些个装备,威胁到自身的安全。

除去这些以外,李恪还携带者大量的粮食、丝绸、烈酒、财宝的消耗品和奢侈品。提供消耗品可以,奢侈品也可以,但是绝不传授制造工艺,是李恪的另一个行为准则。即便是无法在一时间使你们真心的归顺也不要紧,老子有的是钱,老子用钱一点点的消磨掉你们的雄心壮志,一年不行我就十年,十年不行我就五十年,迟早有一天会令你们成为真正的顺民!

第三十四章 抵达长春

第三十四章抵达长春

一路之上李恪真可谓是快马加鞭的往长春赶,他此刻确实非常的希望能够快一点赶到那里。不为了别的,只以为在他的后世记忆当中,北方的任何一个民族的崛起,都是以残暴和杀戮著称。汉时的匈奴族,唐时的突厥族,宋时的女金族、契丹族、蒙古族,明时的满族无一不是依靠血腥和杀戮才建立起他们的政权的。李恪担心的就是这一点,万一靺鞨族的战士也在长春城搞个什么什么几日,到时候即便他收回了长春,也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到时候搞不好高句丽还会把这笔账算在自己的头上,虽说他不怕高句丽会再度兴兵攻打自己,但是传出去的话对自己的名声也不好。万一周边的部族再当了真,对他今后收服这些个部族没有任何帮助不说,还极有可能造成对方的殊死抵抗。所以尽管他知道即便是现在就赶到那里,也有可能改变不了什么,但是能多救下一个人也是好的。

由于有大量装载着准备送给靺鞨诸部的礼物的车辆跟随,第一天整个队伍才到达长岭县。这个速度实在是令李恪难以忍受。在长岭县城住下以后他便做出决定,第二天他便率领两千骑兵先行赶往长春,车队则由房遗爱安排以前步卒负责押运,随后赶往长春。

没有车队的拖累,第二天一天的时间,李恪以及他所率领骑兵便行驶了三百里,如果不是马匹实在太过于劳累的话,只怕他还会下令继续赶路。

第三天上午,刚刚向前行驶了不过百十里的路,便有在前面探路的斥候前来汇报:前方二十里外发现大量的流民,其中还有少量的高句丽士卒负责维护秩序,总人数肯定超过两万。听到这个消息李恪不由得有些意外,要知道从他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到长春城还有两百多里路。而这之间并没有县城以上的城池的存在,这些个流民中居然还会有士卒维护秩序,就充分的说明这是有秩序的转移,莫非是从沈阳城内逃出来的百姓?越想越是觉得自己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