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红楼小地主作者八爷党全文 > 第78部分(第1页)

第78部分(第1页)

喝过。如今见王子腾这般神情自若的用来待客,对于王家的富贵,赖瑾越发有了深刻认识,心下暗暗咋舌。

欣然饭毕,赖瑾起身告退。王子腾依旧什么都没说,含笑将人送出厅外。赖瑾揣着满肚子的疑问归家不提。

只等赖瑾的身影完全消失在王家之后,王仁方才的儒雅温润骤然消失,满面矜傲的问道:“那赖子瑜不过是荣府的奴才罢了,饶是侥幸中举入朝,也不过是区区的五品闲官儿。像他这样的人在京中比比皆是,父亲缘何对他另眼相看,甚至还如此慎重?”

王子腾瞥了王仁一眼,有些恨铁不成钢的说道:“京都人贵,五品官员自然比比皆是。但有能耐入大明宫伺候笔墨与圣上整日相对言传身教的五品闲官儿你见过多少?十六岁就官居五品的人你又见过多少?虽然官居五品但能左右一品、二品大员升迁的官员你又见过多少?能结交京都泰半人物,无论是功勋世家还是寒门清流都能交口称赞的五品闲官儿你又见过多少?”

王仁被父亲一句又一句的“见过多少”问的头昏眼花,最终讨饶似的说道:“那父亲的意思,这小子还算厉害,值得我们收揽喽?”

王子腾越发失望的看了王仁一眼。“金麟岂是池中物。我们王家的池塘太小,容不下这条小龙的。况且有圣上这位真龙天子庇佑,你想收揽他,恐怕也不容易。”

以乾元帝表面宽厚,实则睚眦必报无比记仇的心性,倘或觉察到王家竟敢把心思动到他看中的人身上,只怕收揽不成反生祸患啊!

王仁闻言,越发狐疑的问道:“既然不能收揽,父亲又何必花这么大力气去讨好他?”

王子腾有些无力的轻叹一声,摇头说道:“不能收揽,好生结交也是有用的。如今圣上对朝廷的控制每愈增加,我们王家在圣上心中的地位恐怕大不如前。你爹爹我又总在外省巡边,不能陪伴圣上左右,也怕有人会借此机会在圣上跟前儿谗言。倘或我们此次能结交下来赖子瑜,有他在圣上跟前儿时不时叨咕两句,今后我们的日子也好过许多。”

大凡做到顶峰的官员,每到任上能不能做出成绩来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乎圣心。摸爬滚打到了一定地位的人,其实论自身素质大家都已经差不多。可为何有人能顺风顺水的步步高升,而有人却只能止步不前甚至步步倒退。究其原因也不过是失了圣心而已。

虽然文武百官都每每吹嘘圣上万岁,不是凡人。但到底帝王也是肉体凡胎,眼睛就那么大,心也就那么大。他只能看见他想看见的,只会留意他能留意到的。对于太多纷繁杂乱,他看不见了也就慢慢忘了。而被圣上遗忘的……

王子腾忧心忡忡的摇了摇头。自他被圣上恩典九省统制奉旨巡边,次后又生了九省都检点,如今辗转已过了五六年。五六年的时间没在圣上跟前儿请安,说说梯己话,诉诉衷肠,果然情分越发淡了。

只举个例子,年前他在大明宫谒见的时候,圣上抬手他都不太明白圣上想要什么了。这对于自视天子近臣,左膀右臂的王子腾来说,是个十分不好的讯号。且他隐隐觉得,乾元帝对他虽然和煦依旧,但也不像当年那般重视他,认为有些事情非他不可。

想到这里,王子腾不免惆怅的叹了口气。

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当年他离开京都的时候,正是圣上刚刚即位,帝位不稳的时候。皇帝威严还没能确立,明有上皇忠臣的不屑一顾,暗有义忠亲王一脉的虎视眈眈。乾元帝手中无人,不得不倚重从潜邸就像他投诚的王子腾。

可自西北大战以后,帝王威慑远播四野。冯唐一脉功勋世家趁势依附在帝翼之下,寒门子弟沈轩凭功封侯又笼络不少底层、中层的将士将领。圣上一举将大业朝泰半兵马牢牢握在手中,立时就不必将全部希望寄托在王子腾身上。

此后查抄江南官场,又收拢了林如海,扶持了赖尚荣,顺道安插无数心腹之臣。自此文官一脉也掌握泰半。王子腾的作用又些许减少,此消彼长之下,也难怪王子腾忧心惶恐。

因此这番屈尊降贵拉拢赖瑾,倒并不是王子腾生性就礼贤下士,谦和温润。也不过是形势逼迫,不得不为之罢了。

只是这种心思,王子腾也不能跟王仁明说。自家这个儿子表面看来还好,实则心气浮躁,心胸狭隘,难登大雅之堂。王子腾生怕自己将王家如今的形式说给王仁后,这个愣头青似的儿子会做出什么荒唐失控的举动来。

所谓伴君如伴虎,做到他们这个位子的人,哪怕浑身没有一点儿把柄,还架不住旁人栽赃陷害。如果自己一旦把持不住露出什么不满端倪,只怕还不用圣上动手,自然会有那些虎视眈眈许久的人替圣上效劳。

想到此处,王子腾忍不住的又是一阵的唉声叹气。其子王仁看在眼中,不以为然的撇了撇嘴。

展眼元月已过。且说圣上以孝治天下,目下宫中有一位太妃欠安,故宫中所有妃嫔均得侍疾于床前。不独不能省亲,亦且将宴乐全免。在此等大环境下,秦牧和林黛玉的婚事也不得不就此拖延下来,赖瑾这位迎亲老爷想要旅行职责恐怕还得耐心等待。

天入二月,春寒料峭。每年一度的童试如约而至。因今年家中有赖瑜要下场,赖府上下又忙活开来。只是先前有赖尚荣和赖瑾的经验,如今虽然忙乱倒也不至于慌张。该准备的特制考箱早已准备妥当,退了里子的大毛衣裳也都用玉色绸里的哆罗呢包袱包好。只等时日一到,立刻驾着马车送赖瑜入场。

赖瑜虽然年岁尚小,但身体素质还算可以。连考五场下来,出考场的时候依旧活蹦乱跳,精神奕奕的。引来周围众人侧目而视。待探得赖瑜便是一门双探花的赖家幼子,不免又叹了几声家学渊源。

两个月后,初次下场却蓄势待发的赖瑜很顺利的通过县试,接下来的府试和院试也都顺利通过。虽然名次并没有如赖尚荣和赖瑾那样非常靠前,但也领了第一等的“禀生”,说出去也是吃公家粮食的秀才老爷了。

对于这样的成绩,赖家上下很是欣喜。消息传到荣宁二府的时候,贾母和诸位太太老爷也都送了庆贺的表礼过来。众人都是一团和乐,唯有赖瑜有些郁郁不安。这小子虽然平日不怎么显露,但向来眼高于顶,把师傅、父亲和哥哥作为自己的榜样。整日里想着的都是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今一朝下场就失了先机,小包子这两日总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刻苦读书。准备来年会试一雪前耻。

不过赖瑾在深思熟虑之后,却并不准备让弟弟高中太早。就如同他自己一般,虽然年少成名,高中探花,点入翰林,但这么多年得到的也仅仅是些虚名而已。要不是乾元帝要借重抬举自己而安抚远在江南拼杀的赖尚荣,以及自己恰好处在皇帝刚刚登基,急需拉拢功勋世家的紧要关头,恐怕圣上也不会默许自己周旋在世家与寒门当中,慢慢经营自己的人脉网络。

所以少年神童的才名,给赖瑾带来的失意远远大过好处。毕竟不是所有年少成名的人都向赖瑾一般有一颗已经足够成熟的心灵。伤仲永的例子比比皆是,赖瑾可不希望自己器重的弟弟亦如同他一般,在翰林院这样的闲散衙门消耗了自己最美好最该进学的一段时光。

所以在赖瑾的计划中,明年的会试不准备让瑜儿参加。而是想让他在林如海的身边多学几年,等到把书面文章和某些应对人事的技巧和思维学到手后,赖瑾希望接赖瑜去西海沿子瞧瞧。然后再派人保护他去游历天下。等三山五岳都走了个七八亭之后,估计赖瑜那时也不过十七八岁,正是崭露头角,入朝为官的最好时机。

心中有了这样的打算之后,赖瑾更不希望赖瑜因为应对考试而将自己逼的困苦不堪。于是一面言辞开导弟弟,告诉他纸面文章终究是小事,另一面也修书给远在江南的老爹赖尚荣,将自己的计划一一说给父亲听。

约莫过了半个多月,赖尚荣的回信送了回来。信中对于赖瑾的打算大加赞扬,还针对赖瑜目下的情况提出了不少具体的建议,让赖瑾看的深以为然。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