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唐朝那些事儿全集免费听 > 第8部分(第1页)

第8部分(第1页)

扬州,中原混乱不堪,靠这种状况去打突厥,如何搞得定?我看,还不如想个办法,跟他们讲和为妙。”

的确,与突厥讲和可能是李渊当时唯一的选择。只有这样,他才能及早抽身。否则,一旦战火蔓延,想潇洒都难。

但问题是,打仗不比下棋。李渊加上王仁恭只有不足五千人(帝与仁恭两军兵马不越五千余人),突厥兵却是数都数不清。如此强弱鲜明的对比,岂是想讲和就讲的成的?就算是下棋,如果你只有两个过河兵,人家车马炮士相全,你倒试试看,他究竟愿不愿意和?

事情非常棘手!不过,李渊自有主意。他对王仁恭道:“突厥的特点,我是晓得的。他们从来都是四处游荡,打哪儿,住哪儿,饿了便以羊马为食,没个固定居所。他们打仗的目的也很单纯,就是抢钱,打赢了便抢,打输了也不脸红。要对付他们,照搬中原那套肯定行不通。我看,倒不如选两千名箭术好的兄弟,穿起羊皮袄,戴上狼皮帽,完全按突厥人的装束打扮。饮食起居,也一概模仿。如此一来,他根本搞不清我们的底细,要打仗自然也会先掂量掂量。”

就当时社会看,这套策略简直就是异想天开。不过,王仁恭一来看李渊是皇室近亲、地位尊崇,二来他自己也没思路,也就点头同意了。

全新包装后,李渊便领着众人在草原上大摇大摆地打猎、放牧,俨然是一支突厥部队。如果遇上真的突厥兵,他也旁若无人地忙自己的事情,丝毫不予理睬。

如此举止,倒把货真价实的突厥人搞晕了。

“咦?你看,这些人是干嘛的?”

“不认识。好像是咱突厥人。但是,怎么以前一点印象都没有呢?你见过吗?”

“想不起来,是挺像的。算了,我们还是走我们的吧。”

靠着伪装,李渊居然能够在大多数时候蒙混过关(突厥每见帝兵,咸谓似其所为,疑其部落)。对于少数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开打的突厥兵,李渊则施以凶猛还击,从来没让对方占到便宜。

等部队渐渐有了对突厥作战的信心后,李渊才带着大家放手打了一次大胜仗,使自己的威名传遍了边境。从此,突厥人再不敢轻举妄动。

大业末年,有一个叫魏刀儿的山大王,号称历山飞,拥徒众数万,在太原以南的西河、上党一带活动,把一帮地方官打的满地找牙,十分嚣张。

炀帝看李渊在北部边境实在闲得无聊,便下道命令,恢复其太原留守之职,让他赶紧回去解决火烧眉毛的问题。他同时派出心腹王威、高君雅来协同李渊办公。这两个人,名为李渊副手,实为炀帝耳目。

尽管又接到笔棘手的生意,李渊仍忍不住地窃喜:“奶奶的,我李渊终于还是回来了。太原是上天赐予我的礼物。天予不取,必受其祸。只是历山飞不破,突厥人不和,咱大事就没法办。”

回太原之后,李渊仅做短暂休息,便领着部队一路向南,去会历山飞。

两军于雀鼠谷(汾河河谷,位于山西中南部)口相遇。当时,历山飞共有人马两万余人。对仅有五六千人的李渊来说,必须得来场一打四的群殴。

面对强敌,王威等人皆尽失色。李渊却笑嘻嘻地说道:“这帮山寨军,就知道抢钱。他们自以为前面打了不少胜仗,就天下无敌了。似这等骄兵,只需略施小计,便可搞定。不怕他来打,就怕他不来。”

于是,李渊令王威领着老弱残兵和许多辎重车辆走在中间,自己则率精锐伏于两旁,静待历山飞过来。

过不多时,山寨兵便发起猛攻。王威的老弱残兵如何是对手?顿时被冲的七零八落,溃不成军。隋军跑散后,辎重车辆没人收拾,散的满地都是。就在山寨兵为战利品争得不可开交之时,李渊突然率伏兵发起猛攻,一举获得大胜。

这种策略,曹操也曾用过。当年,在面对文丑追击时,曹操故意丢下不少辎重,引诱敌军来抢。待对方阵形混乱后,他才纵兵攻击。结果以六百骑大破六千骑,创造出以一胜十的光辉范例。

李渊这边风头出够了,炀帝那边却坐不住了。李渊既会收买人心,又善于用兵,还符合“李氏当王”图谶,炀帝能不猜忌吗?

一次,杨广有事情召见李渊,正巧李渊生病,没及时赶到。炀帝就去问李渊在后宫当妃子的外甥女王氏:“你舅舅怎么回事?”

王氏答:“病了。”

“病了?”杨广哼了一声,“会不会死?”(炀帝多以猜忌杀戮大臣。尝以事召高祖,高祖遇疾,不时谒。高祖有甥王氏在后宫,炀帝问之,王氏对以疾,炀帝曰:“可得死否?”)

估计王氏当时就被杨广的话吓呆了,回头赶紧托人告诉舅舅这个情况,提醒他:你是不是什么事情得罪皇上了?

如果读者还有印像,应该记得当初杨素生病时,杨广也是偷偷问太医,杨素会不会死。杨素听到消息后,连病都不敢治,活活被吓死了。

论功劳、论地位、论与皇上的亲密关系,李渊哪一点都赶不上杨素。如今,同样的话又问候到自己身上,李渊当时的恐慌可想而知。(高祖闻之益惧)

李渊还是很聪明的,很快就知道了症结所在:自己太得人心,以致触了杨广猜忌的霉头。行,你怕我太厉害我就装孙子。我天天喝酒,醉生梦死,总行了吧?当然,光装孙子还不够,还得送礼。送啥?喜欢啥就送啥?杨广爱好鹰鸟犬马,就送他鹰鸟犬马(因纵酒纳赂以自晦)。

在炀帝心腹王威、高君雅的监视下,一贯潇洒的李渊不得不过起压抑的生活。

2、李世民其人(1)

李世民是李渊的次子。据说他出生时,“有二龙戏于馆门之外,三日而去”。四岁时,有一不知名的书生到李渊府上拜访,自称会看相,对李渊说:“先生面相为贵人。而且必有贵子。”过一会,看到幼年的李世民,又说:“此子有帝王之相。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等书生离去后,李渊怕其泄露天机,派人追杀,书生却突然不见了。李渊认为这个访客不是凡人,就取了他说的“济世安民”之意,为儿子命名世民。

按史书记载,李世民性格中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刚烈、倔强,不太习惯妥协。这个特点,如果往好的方面讲,叫做原则性强。如果往坏的方面讲,叫做灵活性不够。这可能是他与父亲差异最大的地方。

举几个例子:

一、在面对困难时,李渊总考虑怎么立于不败之地,而李世民却老想着如何战而胜之。如在处理###厥的问题上,李渊认为敌强我弱,就得谋和。这样做虽然面子上吃点亏,却是务实之策。李世民则认为,###厥欺人太甚。虽然他强大,但咱们气势上也决不能输。与其瓦全,不如玉碎。

就此点来看,你可以认为李渊实际一些,李世民理想一些;李渊保守一些,李世民激进一些;李渊中庸一些,李世民极端一些。

二、在待人接物时,父子俩一般都能折节下士,甚至宽恕敌对阵营的将领。

不过,两人也都因私仇报复过已归顺自己的将领。如李渊之于李靖,李世民之于单雄信。当然,这是无压力的场合,稍稍使点性子,问题也不大。

但在有压力的场合下,区别就出来了。李渊总是懂得什么时候该忍气吞声,不逞一时之强。特别是面对强大的突厥、李密时,他很能克制自己。李世民却经常因张扬的个性而为自己制造出不少麻烦。如武德末年,他把齐王元吉、李渊宠姬等人悉数得罪就很没必要。当然,这也跟各人的社会阅历有关。李世民少年得意,血气方刚,难免有些争强好胜。而李渊老道的经验大概也是吃亏吃出来的。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