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叶卡捷琳娜大帝俄版 第一季 > 第5部分(第1页)

第5部分(第1页)

约翰娜听到这个通知,脸上忽然不自在起来,马上由晴转阴,私下里向女儿发牢骚:“小气鬼一个,共进晚餐还怕多我一人么?!”

约翰娜苦思良久,实在弄不明白:腓特烈国王为什么对她的女儿比对她更感兴趣?难道他还有不可告人的安排必须背着小姑娘的母亲而向小姑娘单独交代?

晚宴开席时,索菲亚被人领到了国王身边,当母亲的远远看着,惊讶得目瞪口呆:女儿不仅与腓特烈二世同坐一张餐桌,而且紧贴着他的身边坐着。她看见女儿因从没有受过如此高的礼遇而表现得十分不安和拘束,连夹菜时手都有些发抖。国王见状还亲自为她夹菜。

过了一会儿后,小姑娘与刚入桌时判若两人了,不仅自然放松了许多,而且还说笑起来。约翰娜真不知女儿半会儿工夫哪里来的这么大勇气,她反过来还动作麻利、彬彬有礼地帮国王夹菜,国王非常高兴地接受了索菲亚的殷勤。与国王同桌共进晚餐使索菲亚大出风头,惹得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异不止。

索菲亚此时无拘无束,谈笑风生,只觉得心情十分愉快,所有的人都把目光集中在她的身上。所以她更注意得体地表现自己,与国王谈诗歌、谈喜剧、谈历史,使得腓特烈更加开心。

腓特烈二世忽然侧过身来请索菲亚把一碟蜜饯递给站在她身后的一个廷臣,并亮开嗓门大笑着对那位廷臣说:“难得难得呀,你还不赶快收下这碟来自爱神和美神之手的礼物吗?”

那廷臣慌忙接过,马上向索菲亚叩谢。索菲亚被这位国王恭维得心花怒放,简直昏昏然、飘飘然了。

事隔30年后,她在另一个国家里夙愿以偿的时候,她还能逐字回忆起腓特烈二世说过的话,所有情景历历在目。她认为,她从此跨进了人生的一个新时代,等待她的是无限辉煌。

三天以后,约翰娜和女儿一行人离开了柏林,将要跨出德意志走向俄罗斯。

在奥得河畔的施韦特,女儿告别了父亲,因为奥古斯特没有被邀请前往俄国的皇宫,所以不得不返回什切青那座城堡了。此处一别,将是令人心碎的事情。尽管索菲亚在柏林经历了一系列兴奋的接待,但眼下真的要与生身父亲在此长别,难免伤心流泪,百感交集。父母因女儿的婚事而不得不分开,也属女儿的过错了。此行之后,只有父亲一个回到那孤独的城堡里去,女儿心中实在不安。

分别时的约翰娜倒很镇静,没有太多的情感表示。而女儿却放声大哭,把一个半老的父亲也哭出了眼泪。

父亲突然大叫:“索菲亚,我的天使,我将永远见不到你了!”

这一声叫不要紧,却把索菲亚的悲伤推向了最高潮,使她几乎晕了过去。

约翰娜不乐意了,板着面孔训斥起丈夫来,使多年夫妇差点儿不欢而散。不过,这种训斥反倒加速了分别的难舍难分,奥古斯特终于别离了她们母女俩……

四辆笨重的轿式马车在奥得河畔的堤岸上悠悠晃晃地走着。车上载着的约翰娜、索菲亚、随行人员和他们的行李物品。

这种马车虽然还不算太老,但底杠的弹性较差,稍有坑坑洼洼便颠簸得厉害,坐在车上的人感到很不舒服。何况,新年元旦过后不久的季节里,欧洲北方是天寒地冻,朔风凛冽,坐在屋里还嫌冷,何况是乘马车出门远行呢?

约翰娜裹紧了皮大衣,戴上了防护两颊和鼻子的面罩。索菲亚也被冻得四肢麻木,手脚都失去了知觉。佣人们想出了主意,在马车里生着了炉火供车里人取暖。这一招果然有效,她母女俩感到好受多了。于是各辆马车里都生了炉火,大家围坐在炉火旁边,昏昏欲睡起来。

但这样的远行是不能真正睡着的。一旦入睡便极易感冒,所以有人提议大声讲话或唱歌。于是车厢里有了互相鼓劲的生机。但鼓劲是暂时的,剧烈的颠簸是永久的。只要车夫还在吆喝,摇晃和颠簸便没有止境。车上所有的人都感到了腰肢的疼痛,女人们尤其缺乏耐力,开始呻吟起来。荒原上的道路是不平的,车子好几次陷入了泥坑,除了约翰娜和女儿以外,所有人都要下来推车。

车夫诅咒着,车轮还是爬不上来,母女有时也要下来推车。马车在风寒地冻之中略停片刻,一旦轮子滚过泥坑,又要继续前行。

一路上的驿站少极了。从这个驿站出发到另一个驿站落脚,通常需要整整一个白天的时间。因此,中午大家只能在马车上吃些干粮,忍到傍晚赶到一个驿站时,所有人都筋疲力尽了,只想好好地吃一顿,好好地休息一夜。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政治联姻(3)

但是,就连这一点往往也争取不到。远离大城镇的乡村驿站没有佳肴,也没有暖房、软床招待。驿站的主人们大多是地道的乡村粗人,不仅不会服务,甚至连最起码的卫生也做不到。

约翰娜后来坐在俄罗斯的宫殿无所事事的时候,她回忆这一路艰辛而下笔写道:“这些该死的驿站既不生火,又不供水。我们只好免去了洗漱的麻烦,统统挤在驿站主人的屋子里过夜。那些屋子与猪圈没有多少差别:丈夫、妻子、看门狗、鸡、娃娃们都横七竖八地分别睡在摇篮里、板床上、火炉旁和床垫上。”

由于饮食和卫生条件跟不上,索菲亚在途中患了消化不良症,差点儿一病不起。一行同路人鼓励她,使她终于没有倒下而坚持赶路。

进入俄罗斯边境梅梅尔,旅途变得更艰难了,这帮人更遭罪了。虽说普鲁士的驿站令人诅咒,可俄罗斯这边的广阔原野上连最糟糕的驿站也没有了。

失去了驿站,他们反而怀念起那些下等的驿站来。万般无奈、进退两难的时候,他们只得求助于偶尔遇到的农户,向他们租赁当地的马匹,整个车队共需要24匹马来拉。马是农民的性命,不给好价钱他们便不肯放手。

而约翰娜一行人所带的费用有限,所以必须讨价还价,直到最后互相让步,生意才算成交。为了这事,约翰娜非常恼火,骂当地农民见利忘义,骂伊丽莎白女皇没有给够盘缠。她差点儿绝望了。

在这一行人的脑海里,俄罗斯在哪儿?女皇在哪儿?这些全成了空白。要有也只有在眼前这些无休止的艰辛和痛苦里。

终于有一天,约翰娜和小公主到达了一个叫米多的地方。筋疲力尽的一帮人来到这座城池如同见到了救星,走进了天堂。临行前,经事先商定:为挫败俄国反对派的阴谋诡计,规定约翰娜母女俩必须在旅途上使用假名。

到达米多城的当天,当地的驻军司令沃依埃科夫上校很有礼貌找到了一行人下榻的旅馆,会见了约翰娜,并要过她的证件过目。只见证件上写的是:“莱因贝克伯爵夫人”。这就行了,那上校向大家致以热烈的欢迎,并代表全城人民向约翰娜致意。

约翰娜至此仿佛才觉得:她终于从地狱跨入人间的文明。上校用耳语小声告诉约翰娜:他是奉命把一行人护送到里加。这使约翰娜很激动,她总算不用操心了。

第二天清晨,沃依埃科夫上校很守信用地来陪他们上路了。从米多到里加不远,仅一天的路程。进入里加城郊结合部时,索菲亚和母亲都听到了一阵轰隆隆的爆炸声,就像身临战场的感觉一样。

索菲亚和母亲吓坏了,在车厢里惊跳起来,不知所措。上校却很镇定,微笑着告诉她:莱因贝克伯爵夫人,这是里加的驻军放礼炮向您和您的随行者致敬,欢迎您率队进入了他们的驻地。约翰娜这才大悟,通过车窗想看一眼这个热情的地方。只见前头走来许多人,好似专门在此迎接他们的。

约翰娜的估计得到了沃依埃科夫上校的证实。马车停了下来,约翰娜率先跳下马车,索菲亚也被人搀下来了。迎接的队伍迅速向他们走来,向他们挥手致意。

“沙皇宫廷大元帅、前驻英国大使、西蒙·吉里罗维奇·纳里希金亲王向您致敬!”

“里加副州长道尔戈胡基向您致敬!”

……

极其正规的会见仪式开始了,约翰娜和索菲亚受宠若惊,不知所措看着这些专门前来迎接的各方官员们向她母女俩深深鞠躬,向大家致敬。亲王和副州长还代表女皇陛下向她母女俩馈赠貂皮大衣,并请她俩当场穿上。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