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1884改变的历史笔趣 > 第23部分(第1页)

第23部分(第1页)

现在的研究院成果不断涌现,可以说,萧智等人提供的这些提示,直接促进了科技水平的快展和进步,这也是后世的学者对他们高度赞扬的一个原因之一。

结束了对北宁的视察后,萧智又来到了太原,宣光等地进行视察,现在的太原和宣光再也不是贫穷落后的山区了,这里有整个亚洲第二大的钢铁基地和第一大的煤矿生产地,年产铁25o万吨,钢22o万吨,钢铁产量仅次于海南的八所钢铁基地,煤产量则居亚洲第一,每年产煤量约42o万吨,占整个安南产煤量的百分之四十左右,如果再算上离太原不远的宣光煤矿的话,其煤炭产量约为65o万吨,占安南省生产总量的百分之六十还多,这里已经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的的重工业基地了,整个太原――宣光重工业区面积过84oo平方公里,主要的工业城市有宣光,太原,安沛,河江,高平,纳里,北原等,这里水资源充足,煤铁储量巨大而且易开采,品位高,再加上安南省在这里修建了四通八达的铁路网和公路网,距离海防港也比较近,交通十分便利,所以在这么一块不大的地方里集聚了大量的工矿企业,根据统计,截止到1894年底时,在这个工业区里共有钢铁厂23家,轧钢厂41家,煤矿34座,电站27所,各种机械厂216家,军工厂33家,煤化工企业67家,其他工厂1o7家,产业工人过了四百万人,每年的工业产值过了65亿国币,并且正以每年百分之十五的度递增,这里是安南省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也是最重要的税收源地之一。

萧智在太原――宣光工业区不断的深入各个厂矿企业了解情况,解决各个工厂和工人的实际困难,他还不断的和各个厂矿的负责人进行座谈,全面详细的了解工厂的生产状况。萧智在谈话中反复强调:要注重科学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要多用新技术,新设备,以提高单位生产率,要多培养技术骨干和技术能手,同时,要切实保障工人的权益。在和工人的座谈中,萧智对于保障工人的权益作了明确的指示,萧智强调,现在安南省的工人总数过了九百万人,工人已经成为了建设安南省的主要力量,今后工作的重点应该转移到怎样更好的保护工人权益,怎样更好的调动起工人们的建设热情上来,只有保护好工人的利益,才能得到他们真心的拥护和支持。在座谈中,萧智还认真听取了工人们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工人们提出的各种要求,萧智都作了耐心而细致的回答,萧智还指示身边的党务工作人员,要加强中华民族复兴党在工人中的宣传工作,要积极吸收工人的加入,不断壮大中华民族复兴党的力量。

在结束了对宣光,太原的视察后,萧智乘汽车沿新修的公路向西来到老挝,在老挝萧智走访了一些农户,详细了解了农业改革以来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对于农村中存在的问题,萧智都认真的做了纪录,在走访中萧智了解到,由于安南省现在在各地推广农业新技术和化肥的使用,农业的产量都增加了不少,但是,卖粮难的问题也出现了,而且随着农业生产中对化肥的需求量的增加,化肥变成了紧俏货,今年化肥的价格上涨的过快,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得知这些情况后,萧智当即要求新成立的农业部向主要农产区马上调拨化肥,同时,要求对农民种粮行为进行适当的补贴,萧智还指示农业部的要在各地扩建和新建一批粮食储备仓库,加大粮食的收购力度,确保粮价的稳定,紧接着萧智参观了这些地区的工矿企业,尤其是木材加工业工业的生产状况,萧智鼓励这些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开出更多更好的产品,更多的向外出口为国家赚取外汇,同时萧智也表示,将加大在本地区的铁路和公路建设,为企业的展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随后,萧智又转乘火车来到缅甸地区,萧智在缅甸先来到了建设中的铁路工地,他向有关负责人详细询问了工程进度情况,对于工人们在高温湿热的恶劣环境中坚持劳动的精神表示钦佩,萧智希望工人们继续努力劳动,尽快完成各项工程,为新安南省的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经过几天的视察和走访,萧智对缅甸地区的经济建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赞扬。在仰光海军基地,萧智接见了部分海军代表,萧智希望他们努力训练,保卫好祖国的万里海疆,3月12号,萧智在仰光乘船在海军的护卫下,离开了缅甸,驶向新加坡。在去新加坡的途中,萧智还慰问了在攀牙海军基地驻守的海军官兵。

3月15号,舰队驶入新加坡港,萧智等人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在对新加坡进行了短暂的参观视察后,萧智又乘船来到了柬埔寨和金边府进行视察,一直到3月24号,萧智才乘火车北上,这样一路的走走停停,一边检查一边座谈。在4月17号时,萧智终于抵达了清化港,在这里萧智将乘船去海南府进行视察。

4月19号下午,萧智等人抵达了海南府的八所港,休息一晚后,萧智等人先参观了八所钢铁厂。八所钢铁厂现在是亚洲最大的钢铁生产企业,年产铁26o万吨,钢25o万吨,包括各种船舶用钢和建筑用钢,这里都能生产。铁矿石主要由石禄供应,煤炭则主要从广东输入,萧智他们带来的大型炼钢设备就被安置在了八所钢铁厂内,这才有了现在的规模。现在的八所已经成了一个钢铁城,这里产的钢铁被源源不断地运回安南省或出口达到南洋,日本及内地,为安南省赚取了大量的白银。萧智在海南总共呆了7天的时间,在这七天里,萧智等人对海南的各个方面的进行了详细的视察。

1895年4月3o号,萧智结束了对整个安南省的视察,回到了河内的总督府。在视察期间,萧智不但仔细的了解了安南省经济的现状,增加了对省情的认识,还同各级地方领导举行了会谈,在会谈中,萧智暗示他们未来几年会有大的军事行动,希望他们有心理上准备,在暗示时,萧智说:我们的敌人现在在哪里?不在西边,也不在南面,我们的敌人现在是“自己人”,这是我们下一步的目标。只要不是太笨都能听出萧智的意思来,敌人不在南面和西面,安南省的东面是大海,那就只有北面了,北面是谁?敌人又是谁?不言自明啊!

萧智回到河内的第一件事,就是听取自己离开这段时间军队的扩编情况的报告,萧智现在很着急也很担心,毕竟,留给新扩编的军队的训练时间实在是太短了,能不能让部队尽快形成战斗力并担负起自己的职责,谁心里都没有底。如果不能尽快形成一定的战斗力,整个计划都会被打乱或推迟,损失将是难以估量的。现在萧智都觉得北伐的时间是不是有些太紧了,明年北伐是不是有些太仓促了?要不要再往后推迟一年呢?

………【第三十六章:北进的准备(9)】………

1895年是萧智觉得最累得一年,每天都是马不停蹄的从早忙到晚。军队的扩编和训练,物资的储备与运输,北伐的计划,进军的具体步骤等等这一切,都需要萧智的决定与拍板才能最终确定,幸好平时有吴玉的照顾,不然萧智早就进医院了。现在的安南省就如同一个上紧了弦的条,每一个人都在努力的工作着,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北伐。

经过协商,文官们同意了将“三五计划”中的扩军提前,萧智则向他们保证在未来十年之内,也就是19o5年之前将不再做任何的扩军动作,这样萧智在1895年一年共扩编了四个陆军师,共约六万人,至此,安南省正规陆军兵力达到了十三个师又一个旅,兵员二十万零三千人,已经基本可以满足北伐的兵力要求了,海军则由于有一定的建设周期,所以规模没有扩大,但是登陆舰却有几艘下水试航了,一旦试航完毕,海军的投送能力将大大提高,一次性可将两个整编师和全部的装备投送到一个地区进行登陆作战。

为了战役的顺利进行,萧智还特意向远在台湾的严复及日本的杨云做了通报,萧智秘密地把他们召了回来,详细的询问了两地的情况,而且萧智把自己的计划详细地告诉了两人,希望两人在规定的时间里做好战斗的准备。

现在的台湾和四国早就变了模样,台湾现在工业比较达,其中采煤业,炼钢业,水果种植业,制糖业都很达,稻米产量也是逐年增加,不但可以满足自身的需求,出口量也是逐年增加。由于在台湾还现了储量较大的硫磺矿,所以台湾的硫磺开采业也是重要的产业,每年安南省从台湾进口大量的硫磺来制造炸药和火药。这些产业的展直接促进了台湾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是的严复在台湾籍的百姓的拥护,现在严复在台湾的威望极高,真可以说是一呼百应了,所以这几年严复在台湾大力修建铁路和公路,港口码头等工程时,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碍,甚至有时因为修路要拆除百姓的房屋时,不等严复下令,百姓就自己动手拆完了,并且说:“严督抚为百姓谋利,乡下粗鄙之人尚且知之,我等岂可无动于衷?”由此可见严复的威望之高。在台湾新政伊始,严复就按照萧智的嘱咐,在台湾陆续裁撤老式军队,逐步建立新式陆军,并且亲自掌握。经过几年的展,现在台湾已经有新式陆军总计一个整编师又一个旅,总兵力2万5千人,全部装备了安南省新式枪械和火炮,由于兵员有相当一部分是招降的台湾高山族人(清时称生番),所以台湾师的战斗力相当强,不亚于安南省的精锐部队,甚至在山地作战时,其战斗力还要强于安南省的部队,虽然台湾师不在安南省的编制内,但是却受安南省得指挥,这也算是一种变相的扩军吧,如此算来,安南省的陆军达到了十四个师又两个旅的规模,总兵力二十二万五千人左右,已经达到了北伐的要求。

比起台湾来,现在的四国就要差的多了,自从萧智占领了四国后,就在那里推行汉化教育,普及汉字和汉语,现在的成效也还算是满意,相信二十年后,那里就会很少有说日语了。由于四国岛资源比较贫瘠,出了出产少量的木材和煤炭外就没什么了,而且从一开始,萧智就只是把它当作一个销售市场,所以这些年工业建设的比较少,但是,这些年安南省还是在这里投资了一些工业,尤其是这几年安南省的商人们现,四国人力资源多,廉价劳动力丰富,土地成本低,所以纷纷来这里投资纺织等轻工业,四国的轻工业也变得达起来,由于需要大批的工人做工,所以四国岛上的百姓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人们对安南省的敌对情绪也消减了不少。根据萧智的命令,杨云在四国主政后,大力展农业,提高粮食的产量,使得这几年四国的粮食产量逐年的增加,百姓的粮食需求现在已经可以基本自给了,即使偶有不足,也可以从台湾进口,这使得杨云政权在四国极得农民的支持,此外,杨云还以推行免费教育的方式,借机大力推广汉语和汉字,弱化岛上百姓的民族思想,四国岛在杨云的管理下,现在展比较平稳,驻扎在岛上的安南军队是原来的黑旗军也就是现在的教导旅,从一开始这个部队就一直驻扎在四国岛,即使和其他部队轮换也只是一半一半的进行,到后来,萧智干脆把其他部队都撤回,只在四国岛留下了教导旅驻守,因为在189o年平息四国岛上的反抗时,萧智看到了教导旅强悍的战斗力。

189o年4月,日本军国主义的数百名残余分子,悄悄登上四国岛,利用岛上百姓对安南省统治者的不满,纠集起数万人造反,妄图趁驻军减少之际夺取政权,当时杨云等人对此毫无防备,军队也因为轮换的缘故,岛上只有教导旅约八千驻守,叛军起事十天内,一路势如破竹,很快攻占了四国岛的大部分地区,人数也一度达到2o万人,就在这时,教导旅在旅长郝一民的带领下,主动出击,攻击叛军的薄弱之处,先后在高知,安艺和牟岐与叛军大战,三战三捷,毙敌七万余人,俘获六万多,其余皆四散逃亡,叛军领共计大小四百三十二人无一漏网,其中领贺井严三郎在牟岐战役中被击毙,叛军参谋长松下原野在乘船逃跑时,被及时赶到的海军截获俘虏,叛乱平息后,独立旅又在岛上大肆搜捕逃犯,一时间岛上人人自危,唯恐自己遭殃,在搜捕结束后,为了震慑岛上的百姓,郝一民在全岛实行了“什一抽杀令”,在俘虏和其后搜捕的共8万多人中,每十人一组进行抽签,九支长签一支短签,抽中短签的人将会被处死,一时间整个四国岛血流成河,要被处死的人会先被押到各地游行,然后当着百姓的面枪决,总兵力只有八千人的教导旅,除了战死的七百余人外,几乎人人手上都有好几条人命。从此以后,岛上的人只要听见教导旅的名字就会脸色白,两腿打颤,有的人甚至一听到教导旅三个字,就会吓得晕过去。对于教导旅屠杀俘虏的事,萧智并没有责怪他们,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何况屠杀的还是日本人,相反,因为他们平乱有功,萧智亲自电向他们表示了慰问,在平乱中死伤的人员都得到了一枚三级金质英雄勋章和其他丰厚的奖励,郝一民也因作战有功,被晋升为新扩编的第九师师长,授予少将军衔。也正是从那时起,萧智看到了教导旅强悍的战斗力,所以在其他部队都在扩编时,教导旅的编制一直都没有变过,不仅仅是因为它是安南省的第一支军队,更是因为萧智担心教导旅一旦扩编,其战斗力会下降。

现在要北伐了,萧智希望教导旅和台湾师能做为北伐的先锋,充分挥其强悍的战斗力,为北伐赢得第一战的胜利。至于两个的部队的防务工作,萧智的计划是:由新组建的第十三师配合岛内剩余的两个团防卫台湾,由新组建的第十二师驻守四国,以新组建的第十师和第十一师再配合地方守备旅及预备役师来防守安南省的本土,陆军第一师至第九师再加上教导旅和台湾师共十个又一个旅参加北伐,总兵力约16万人,同时,太平洋海军以及印度洋海军中登陆舰艇均参加北伐。萧智相信,凭借这些部队是可以控制住江南地区,只要不出现什么意外,六个月内完全可以在长江以南站住脚跟的。

海军在北伐中的作用被萧智总结成了三句话:运送兵员,掩护登陆,防备北洋海军。这三句话也是海军的作战顺序,海军前期的主要任务是运送兵员,掩护部队在沿海港口的行动,后期则是防备北洋海军的行动,掌握制海权,保护海上的补给线,如果肯能的话还可以相机行动,力求歼灭或迫降北洋海军。根据分工,萧智将全权负责指挥陆海军的行动并组织两者间的协调工作,而陆军的具体行动由刘永福指挥,海军的具体行动由林飞负责。为了保障行动的隐蔽和迅,也为了打好北伐的第一丈,萧智等人都同意先攻击临近的广西和云南两地,同时,海军以巡视的名义进入珠江的广州码头,登陆舰相机在各处选好的位置登陆,广西和云南这几年在安南省的渗透下,很多地方已经被安南省控制了,如果北伐时能快的占领这两个省份,一则可以扩大北伐的影响,显示安南省的实力,二来可以为安南省获得一个缓冲区,减少安南省破坏。

由于各项工作都还处在准备之中,很多工作还比较的麻烦,萧智等人在经过商议后决定,将北伐的开始时间定在1896年5月7号,比原来的计划晚了两个月左右,萧智还命令情报总局严密监视在安南省各国间谍,同时,加紧对本土尤其是长江以?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