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心照万物是什么意思 > 第33章 金山银山33(第1页)

第33章 金山银山33(第1页)

湘西的首倡之举在全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这场脱贫攻坚战已经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李华所在的云南朋江山区,也正在经历蜕变。自从她和卫洪在2008年回到家乡之后,为了照顾一家老小,就没再去广州。卫洪到化明县的煤厂里做挖煤工,每个月起早贪黑只能赚1000多元。李华在煤厂附近的水泥厂做普工,每个月能赚600多元。虽然两人没有在广州赚的多,而且又脏又累,但好歹能维持家庭生活和两个孩子的上学开销了。

但是从2013年开始,全县开始关闭一个又一个煤矿井。卫洪和李华像许多当地居民一样,在2013年相继失业了。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又失去了收入来源。但是化明老百姓们并没有怨言,大家已经受够这污染严重的环境了:往天上看,灰蒙蒙的煤烟粉尘把天遮盖成石板一样;往地上看,到处都是煤矸石,把大地也铺成石板一样。人被夹在两层石板中间,空气里全是灰,呼吸都困难,穿白衣服一天就被染黑。山上光秃秃的,石漠化严重。大雨过后,泥沙大量流入山脚下的金沙江,使江水浑浊不堪。

煤矿逐渐关闭后,天是变蓝了,空气也变清了。但人们接下来靠什么吃饭呢?扶贫办决定发展村级特色种植业!化明的特产是山上种的晚熟芒果,正好能错开市场上的芒果高峰。但以前由于煤矿多,果树上、人身上都沾满了煤灰,挂果少,品质也不好。如今环境变好了,芒果就具备大面积种植的基础了。

钱的问题也不用担心。村镇银行可以为每位种植户提供30万到100万不等的“芒果贷”。李华毕竟在广州做过销售,她敢想敢干,向银行贷款了30万,包下了村里50亩荒山,和卫洪率先种植起芒果来。县里派来农业技术人员指导她们果树种植技术,并且教她们在煤矸石上直接种植芒果,再加以施肥,效果竟然出奇的好。一年下来,结出的芒果口感好,甜度高。原来是煤矸石里面的矿物质包含硫黄,比泥土上种植的芒果甜度高出了两个点。人见人厌的煤矸石,如今成了宝贝。而且芒果树很好的保持了水土,防止了大量泥沙流入金沙江,家门口的金沙江也变得越发清澈了。

第一年结出的芒果虽然获得了丰收,但在市场上却没能卖出高价。外地来的水果经销商集体压价格,低价收购芒果。急于打开市场销路的李华,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全部按经销商的报价出售了。即便是这样,一年下来的收入,比之前在广州时赚得还要多。虽说还完贷款还需要几年,但终于看到希望了!她今年又向银行贷款了30万,将果园面积扩大到100亩。在她的带头下,村里其他村民也开始贷款种植果园了。整个村子的芒果种植面积达到了12000亩。

望着满山的万亩果园,李华心里犯了难,如果今后还是卖低价,自己和乡亲们很难赚到钱呀。她去镇政府向扶贫办唐书记咨询相关政策,心里有了数。回到村里后,她把种植户们召集起来说:“乡亲们,今年大家都种上了果园,这就是有摇钱树了。但是大家听没听过一句话叫‘谷贱伤农’?去年我家的芒果没卖上高价,因为水果商们集体压低收购价。今年的产量会更多,咱们更卖不上高价了。我去镇里咨询过了,政府有培育发展专业合作社的扶持政策。咱们不能单打独斗了,否则谁都挣不到钱。我们大家建个合作社,共同进退,这样才拿到好价格。大家是什么看法呢?”

一位村民大哥撑起嗓门说:“李华,咱们村里,好歹你是去过广州的,比我们见过世面。而且芒果种的比我们早。我们都是挖煤工变成的芒果农。没啥说的,我愿意听你的。”其他村民也都表示同意成立合作社的想法,并且推举李华当社长。

李华向众人深鞠一躬之后,当仁不让地说:“感谢大家信任我!如今国家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咱们的煤山浑水确实变成了绿水青山。我会做好这个社长的,咱们大伙一起赚钱,把它变成真正的金山银山!”众乡亲们听完,爆发出山呼海啸般掌声。

这一年来,种植户们热火朝天地经营着果园。事业上虽然有了曙光,可令李华上火的,却是她公公的身体。自从婆婆去世之后,她公公的身体逐渐变得糟糕。老爷子以前下地干活不费力量,可现在思念老伴过度,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还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经常感到头晕脑胀。李华和卫洪每次要架着他去医院看病,他就是不去。他知道现在家里困难,怕花钱、忍着。李华也担心婆婆的悲剧再次发生。这年月,即便辛苦挣到了钱,但生一场大病就可能全部搭了进去。

一个秋日的午后,扶贫办唐书记带着一位身穿白大褂,肩挎卫生箱的医生来到李华家。“李华,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夏医生,他今天来是和你们签约家庭医生服务,以后家里再有人生病直接找他就行了。”

李华面露难色尴尬地说:“书记,这倒是好事,但需要多少钱啊?”

“不要钱,免费的。”唐书记说。

“免费的?不是做梦吧?”李华兴奋地问。

“当然不是做梦了。”唐医生拿出服务协议,“来,协议内容你看一下,没问题的话在下面签字就行。村里的卫生院正在修建,建好之后,你们可以到卫生院去看病。如果家里老人行动不方便的话就叫我,我上门来看病。”

李华激动地看着协议内容,眼里噙满了泪水。

唐主任在旁边说:“看不起病,买不到药,小病忍着,大病拖着,因病致贫返贫,太令人心痛了。所以咱们扶贫既要经济扶贫,也要健康扶贫。除病根,不让病根变穷根。”

李华连连点头,流着泪水说道:“感谢唐主任!感谢夏医生!国家现在的政策太好了,公公的身体我可以放心给他治了!”

到了晚上,李华一边做晚饭,一边把今天发生的事情和卫洪说。卫洪细数着眼前的好日子,感慨地说道:“真的不敢想像啊,想不到咱们这穷山沟如今也能变得这么好。在家里能赚钱,能照顾老人,谁还愿意背景离乡打工呢。”

“是啊,爸爸的医疗也没有后顾之忧了。等这两笔贷款还得差不多,我想再贷一笔,最终把果园扩大到500亩。明年老大就初三毕业了,毕业后是让她回家种芒果,还是让她继续读高中呢?”李华问道。

卫洪略微考虑之后说:“如果是以前的收入,就让她回家了,把老二供上大学。山区里的女娃,初中毕业就算很好了。按现在果园收入的话,学费倒是拿得出来。一会问问她的想法吧。”

晚饭桌上,李华把这个事情问大女儿卫杰:“明年初中毕业了,你是打算继续念高中,还是回家帮爸爸妈妈种芒果呢?”

卫杰边吃边说道:“我无所谓。反正我学习成绩不好,念不念结果都一样。今年我班有四个女同学不念的了。”

“她们也是帮家里种芒果吗?”李华问道。

“只有一个是回家种芒果的,她家今年包了荒山。有两个是成绩不好不爱念书,还有一个是家里没钱,供她哥上大学了,她就回家了。”

卫洪对女儿说:“咱们家学费你是不用担心的。如果你愿意念,肯定供你念。”

“那还是别念了。”卫杰不屑地说,“从小学到现在,我和同学们没怎么好好学习过。除了玩就是玩,啥也学不会。即便高中再念三年也考不上。到时候还是得回来,找个人一嫁。早也是嫁,晚也是嫁,我不去学校遭那罪了。弟弟学习比我好,让他继续念吧。咱们家出一个大学生就行。”

“嗯。”卫洪轻声嗯了一声,算是表示同意。他又看了一眼李华,李华也无奈地点点头。确实呀,两人在孩子小的时候一直在外打工,没办法关心照顾孩子。根基没打牢,很难再学习好了。在脱贫的喜悦中,夹杂着一丝对女儿的愧疚。

云南四季如春,即便到了冬天,也是气候宜人。李华的果园今年取得了大丰收,并且在合作社的运作下,今年的晚熟芒果卖出了好价格。而北方的冬天,此时已进入了严寒。人们需要穿上厚厚的羽绒服,才能抵御寒冷。赵林响和岳父岳母在医院的走廊里焦急地等待着。马思然已经在产房分娩室里8个小时了。岳母坐在休息椅上,紧闭双眼,双手在胸前合十,心心念念祈祷着女儿能够母子平安。赵林响和岳父心思沉重地来回缓慢踱步。

马纯丰从电梯里走出来,手里拿着刚买的吃的,分给爸妈和姐夫。“姐夫,吃点吧。上顿你就没吃了。”

“没事,我不饿。你和爸妈先吃吧。”赵林响表面上静如平湖,内心里早已紧绷的弦却似乎一碰就要断了。他把耳朵贴在产房门上,好像能隐隐听到马思然嘶心裂肺的叫喊声,却又好像什么也听不到。他眉头皱成了疙瘩,心疼得恨不能把妻子的全部疼痛转移到自己身上。

又过了漫长的3个小时,护士终于推开了产房门,抱着一个熟睡的婴儿走出来。“男孩,10点28分。”护士高声说。

一家人立刻围了上来。赵林响只是扫了一眼孩子,又往产房里望去,焦急地问护士:“我老婆怎么样了?”

“你放心,你媳妇很好!你媳妇都流眼泪了。”护士替他们开心地说。

岳母已经哭成了泪人,她知道生孩子的不易,也深知女儿经历了怎样地狱般的煎熬。她哭着问护士:“我女儿什么时候出来呀?”

“放心阿姨,马上就出来了。大人很好,大人要等一哈。我跟你们交代下孩子的情况。”

护士向他们讲起孩子的情况,而赵林响根本不关心护士讲的是什么,一句也没听进去,只盼望马思然能早点平安出来。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