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战刀屠狼 > 第19部分(第1页)

第19部分(第1页)

进了临安,他们按安馨柔母亲给的地址,找到了左四厢东安巷安馨柔外婆的家。为了防止万一,魏青先把安馨柔藏在一条巷子里,自己独身一人去寻那住所。经过一年时间的风风雨雨,魏青已不再是那个懵懂的乡下少年,到了什么地方他都变得小心谨慎起来。起初安馨柔说什么也不干,定要和魏青同行。魏青千哄万哄才哄得她同意了,可是到了地头一看魏青不由傻眼了,那里不知怎么地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地下到处都是散落的青砖和烧焦的木料,那场景是说不出的凄凉。

魏青当时一怔,心里顿时就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只是消息未得到证实之前,心里怎么也不肯相信,自己和柔儿会那么倒霉。恰巧此时有一个老妇人提着一个篮子颤颤巍巍地从废墟经过,魏青赶忙上前拦住那婆婆问道:“婆婆,这家人是怎么了?出了什么事吗?”

那婆婆瞪着一双浑浊的老眼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狐疑地道:“小哥儿,听口音你不是本地人吧?你找这家人有什么事吗?是投亲?还是访友?”

魏青的一张脸腾地红了,半天才呐呐地答道:“小子是扬州人氏,受他家女儿委托,捎口信与他家。”

那婆婆摇头道:“小哥儿,太不凑巧了。两三个月以前他家着了一场大火,,一家大小十余口全部死于非命。”这一消息对于魏青心里的预感得到证实,不由傻了。半天方挣扎着问道:“婆婆,那家还就没有一个人了?”那婆婆摇头晃脑地叹息道:“没人啦,惨啦!惨啦!”一边拖着缓慢的脚步,缓缓地走开了。

魏青怔怔地站在那儿,半天都缓不过气来。突然一个念头涌上他的心头,心里一遍一遍地念道一场大火,一场大火!他脑中灵光一闪,暗道,不对呀!怎么会有如此蹊跷的一场大火,既然是一场天灾**,怎么也应该有几个人逃出来!可那婆婆却说一家十余口无一幸免,全部死于非命。再一想时间两三个月前,不正是他们三人刚入大沼泽的时间莫?这样只有一种可能,难道是、、、难道是、、、心中不敢想下去,只觉得那寒意一股股涌来,身体也不受控制地狂颤起来。

就在这时有一只小手拉住了魏青的右手,魏青吃了一惊,扭头看去,只见安馨柔一双妙目牢牢地盯在他脸上。惊道:“青哥哥,你怎么啦?脸色怎么这么难看,你生病了吗?”边说边踮起脚来摸魏青的额头。

魏青拿下安馨柔的手,强装笑脸地道:“柔儿妹妹,你怎么不在哪里守着,自己一个人跑来了,多危险啊!这街上这么多人,走散了怎办?”

“不会的,我跟在你的屁股后边,怎么会走掉呢!”安馨柔咯咯地娇笑着,得意地扬着小小的脑袋。魏青苦笑着摇摇头道:“柔儿,你还是不听话。”

“人家还不是担心你嘛!”安馨柔娇笑着,好奇地道:“青哥哥,你在这里发什么愣?我叫了你几声你都没有听到。”

魏青一怔道“你叫我了吗?”

“你找到我外婆的家了吗?干莫在这个地方呆着?这房子…这房子…”安馨柔突然说不下去了,她惊惧地看着魏青那张苍白的脸,瞬间什么都明白了。

魏青眼眶一热,艰难地道:“柔儿妹妹,你外婆,你外婆!她、、、、、、”

“又是姓闻的是不是?”安馨柔的脸顿时白了,她瞪着圆圆的眼睛惊道:“青哥哥,我外公、外婆那么大的年纪,怎么惹到他们了?他们会这样没有人性!”

魏青默默无语地看着安馨柔那张悲愤的脸,半天方道:“柔儿,你别难过了,你……”后面的话却不知道如何继续下去了。

“我现在和你一样了,也是孤儿了。”安馨柔可怜兮兮地垂着头道:“青哥哥,你不会离开我吗?你不会看不起我了吧?”

“怎么会呢?柔儿你说什么呢?”魏青大吃一惊道:“柔儿,你把我想成什么人了,你怎么会有如此稀奇古怪的想法呢?”

安馨柔低着头轻声道:“我知道青哥哥不是这样的人,我只是有些担心,我怕你嫌我是累赘,不要我了。”

“柔儿!”魏青不免有些又好气又好笑,点头道:“我是那么趋炎附势的人吗?这么长的时间,你还是不相信我,我心里真有说不出的难过。”

“青哥哥,我知道你对我好,就是…就是…”安馨柔涨红了脸,轻声央求道:“青哥哥,原谅柔儿年纪小,不会说话,不小心得罪你啦,你大人不计小人过,好不好?”

魏青在安馨柔面前是真生不了气,他无奈地摇摇头道:“我们走吧,柔儿!”

接下来魏青只能寻找自己的父翁了,可是临安城这么大,茫茫人海,对于怎样寻找父翁,魏青更是一点头绪都没有。母亲离世时曾经告诉他父翁叫魏科举,可是要在临安城寻找这个魏科举无异于大海捞针。魏青背上刻有“精忠”的两个刺字,母亲告诉他这是父翁魏科举亲手刻上去的,这是他们父子相认的凭证。

母亲说起魏青的父翁来魏科举来口气颇为骄傲,父翁出自寒门,可是自幼就颇有大志,是他们家乡十里八乡出名的才子。魏青在乡下时隐隐听人说过,母亲是在一次庙会上认识父翁的,当时母亲还是一大户人家的小姐,母亲竟不顾父母的阻拦和反对,硬是自作主张嫁给了一贫如洗的父翁。父翁上京前,曾在他们父子身上各刺有两字,合起来就是“精忠报国”,父翁以此来向母亲铭志,父翁背上的字却是母亲刻上去的。父翁一看到这两个刺字就知道他是谁。可是在这大冬天里魏青总不能敞胸露背,在大街上招摇过市吧。

魏青逢人便问魏科举,可是找了几天,都没有一个人认识这个人的。那赵大郎夫妻给他们准备的干粮早就吃完了,一点银两还是那夫妻二人从牙缝里省出来的,本来就不多。那经得起两个小孩的花销,很快地魏青囊中馨尽。魏青知道那银两来得不易,已经省到不能再省的地步。可是这临安城中,每干一件事都要银子,那钱花花地如同流水般出去了,两个孩子再次被逼到了举步维艰的境地。

魏青自幼生长在农村,在农村他自认还是有办法找到一口吃的。可是在这城市之中,他那点小聪明就一点儿也派不上用场,城市的人没有农村人那么好相与,城市人只认银子,没有银子就寸步难行。要活下去就只有当小乞丐,这是魏青和安馨柔都不能接受的,他们觉得饿死都不能丢父母的脸。魏青只想找个人看看病,挣点花销。说来也怪,这偌大的临安城,就没有一个人肯相信他们。

这天晚上,两个孩子在报国寺山门之外找了一个地方歇了下来。这里是临安百姓专门为岳爷爷修建的庙宇,以此来纪念他抗金的功绩。此时的临安已进入冬季,尽管是南方,夜晚天气还是寒气袭人。两个孩子只好依偎着相互取暖。魏青心里很是郁闷,几天来的流浪生活,让他饱受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此时的安馨柔却看得开,她对魏青道:“青哥哥,你就别垂头丧气了!我们现在的境况总比在大沮泽里好得多吧,哪里才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现在有这么多人,只要有人我们就有办法找到生存之路。我还想着送你读书呢,完成你妈妈的遗愿,你就别担心了。”

安馨柔能说出这样的话,魏青真是惊讶。心里暗道柔儿就是爱说梦话,现在吃饭都成困难,还提什么读书,这不是白日做梦莫!不过柔儿经过这些生生死死的锻炼,的确是懂事多了。魏青心里不肯苟同柔儿的看法,他觉得大沮泽虽然艰辛,却没有明争暗斗,没有白眼,原比这大千世界好得多了。

………【第八章瓦子(3)勾栏】………

3。勾栏

南宋虽然偏安一隅,但社会开放,商品经济发达。特别是南宋都城临安,到末期竟发展成为上百万人口的大都市。各民族的相互融合,临安街头甚至还有金发碧眼的夷人,把个临安城点缀得端的热闹非凡,浮现出几分帝王之气。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