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辛亥科技帝国 聚合中文网 > 第80部分(第1页)

第80部分(第1页)

新式的汉风一型步枪造型精干,配上换装后的士兵显得格外的精神抖擞,几个月的艰苦训练令他们几乎有了脱胎换骨的转变,以前浮躁、麻木的表情荡然一空,代之于沉静、坚毅的面容。几千人集结在一起却能够做到鸦雀无声,只有战马刨开梯子下面的沙土发出些微的轻响。

一排排簇新的马克沁代替了原先容易卡壳的格林炮,掷弹筒的生产量达到了每天一百多支,这种廉价高效的武器现在已经武装到了班一级的作战单位,仿制的七五管退山炮质量也不亚于法国进口货。脱胎于毛瑟98K的汉风一型步枪,更是这个时代最为领先的几种步枪之一。

柴东亮看着他们感到了由衷的自豪,这支原先被满清朝廷当作看家护院的私家武装蓄养的军队,现在已经是一支被民族主义思想武装起来的近代军队了

随着军官的发令枪响,换装了新式武器和军装的士兵进行了实弹演习。汉风一型的高精度和可靠性令士兵们的射击水准大大增强,用迷彩油和迷彩军装伪装过的狙击手,每一发子弹都会打倒一个靶标。

而每一个暴漏出来的机枪火力点,都会被四五具掷弹筒,在机枪打不到的射击死角上,用一发发榴弹和手雷将机枪打哑,士兵在炮火的掩护下,散兵线冲锋、卧倒匍匐前进,战壕前的铁丝网被他们用钢斧和多功能刺刀一一清除掉,碰见缠绕在一起的多重复合铁丝网,他们则用刚刚配发到部队的爆破筒开出一条通道。后面的士兵则迅速的用一卷卷织有小方格的铁丝网铺在前进的道路上,给士兵提供一条安全的通道。

工兵的排雷演习,骑兵的传抄、突击也都做的有模有样,虽然还比不上廓尔喀军团那么从容不迫,但是比起几个月前已经是天差地别了。

柴东亮的心里油然的升起了自豪感,这支部队已经是中国最精锐的军队了,同等数量和装备条件下,即使是号称北洋精锐的北洋第三镇,恐怕也不是安徽**军的对手。

等到安徽士官学堂请的教官全部到位,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之后,有四千名训练有素的中下级军官,只要资金不出问题,扩军简直是易如反掌,无非是扩军到两万还是三万的我问题了。

'。。'

第一百三十章 三大件

第一百三十章三大件

西历一九一二年六月十八,农历五月初三

初夏的太阳升的早,刚刚卯时正,阳光就有些刺眼了。正值端午节,挑担的小贩和有铺面的商户都摆出了一盆盆的粽子,空气里弥漫着大枣、豆沙的甜香味。再过两天就是端午节了,安庆城里家家户户都在包粽子。

当????”,城头传出悠扬的钟声,南门外顿时骚动起来,人群向门口聚集,一时间人声鼎沸、骡马嘶鸣。安庆城里设了六个大型的粥棚,用来赈济从十里八乡逃荒到安庆的流民。安庆和芜湖两座城市的土改进行的比较顺利,很多流民已经返乡,其他中小型城镇就没那么顺当,很多地主宁可缴纳累进税也不肯用土地换取债券和股票。安庆城里的流民走了一拨又来一拨。

虽然整个安庆到处都在搞建设,但还是无法吸纳成千上万的流民,粥棚依然人满为患。现在不仅仅是安徽一省,连邻省的河南、江西听说安徽可以给老百姓分地,流民也携家带口往安庆来碰碰运气。

“排队,排队”火头军用铜马勺敲着锅边,大声的吼道:“今天开始到端午节这三天,每个人每天可以领一个粽子吃,过节了,总得有点过节的样子???我话可说到头里,一人只能领一个,谁多拿多占,今后就甭来这里喝粥了”

一筐筐的粽子被士兵抬到粥棚,流民们贪婪的呼吸着散发出蜜枣香味的空气,似乎要把这种味道记在心底。

流民井然有序的排队令粽子,领到的人小心翼翼的拨开粽叶,雪白的糯米和香甜的蜜枣、花生让他们垂涎三尺,孩子们轻轻的咬上两口然后再包起来,过了一会儿之后再打开粽叶舔上两口,回味一下那种从生下来就没有品尝过的香甜。

安庆城内也排起了长龙,每条街道莫不如此。军谘府贴出告诉,凭着户籍簿子不分男女老幼每人领糯米一斤、粳米三斤、蜜枣或豆沙半斤、白糖半斤。

“咱安徽的都督真是没话说了,过节还赏东西老夫活了六十多年,只见过朝廷征皇粮国税啥时候见过朝廷给百姓发东西?”一个留着山羊胡子的老者拄着拐杖,颤巍巍的边走边道。

“六爷爷,您着就说错了吧,都督府的告示说的明白,这可不是赏咱们的,是咱们应得的。”一个年轻学生模样的少年人笑着将老者搀进队伍里。

老者不但不领情,反而对少年人啐了一口:“臭不要脸的东西,你是给都督府出钱了,还是给都督府出力了?拿了都督赏的东西不但不领情,还说的理直气壮?你们学堂的老师都是这么教你的?”

少年委屈的道:“您没看告示啊?都督府说了,这是淮南、当涂的矿产收入,给全省百姓分的红利,都督府说,今后不但要发东西还要分钱呢都督府说,这是全省的资源,卖出的钱当然是阖省百姓人人有份我们老师说了,再过一段时间,军谘府有钱了之后,咱们就像洋人那里一样,读书就不收钱了,还管一顿中午饭。”

老者用拐杖敲了少年的脑袋一下:“这淮南的煤,当涂的铁,是从你家后院挖出来的?还人人有份?这是咱都督体恤百姓,恩赏给咱安徽百姓的,你这小子不知感恩反倒大言不惭”

少年倒也不生气,摸着脑袋笑道:“六爷爷,您这就不懂了吧,现在是民国了,这天下不是谁一家一姓的,凡中国的国民人人有份,我们老师在学堂里说了,国民享有权力自然对国家有义务,这分点东西分点钱就是咱们享受的权力,建设国家保卫民国和宪政就是咱们的义务???六爷爷,这个东西说了您也不懂。”

老者听的一头雾水,但是隐隐约约觉得这孩子说的似乎有些道理。

少年人笑着道:“学堂的先生说,咱们安徽建设的耕者有其田,做工的受伤有人治,残了有人养,孩子人人有书读???这样百姓才会真心的爱民国,建设民国,保卫民国。”

老者长叹一声:“此不就是尧天舜日吗?若真的有这么一天,在老朽的坟前烧一封书简,九泉之下我也是笑着的”

少年人嘻嘻笑道:“您老人家身体硬朗着呢,肯定能看到这一天的。”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