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辛亥科技帝国 聚合中文网 > 第91部分(第1页)

第91部分(第1页)

言听计从,俩人都是刚愎自用的性子竟然能配合的亲密无间也算是异数了。

徐树铮放下手中的文件,点上一支雪茄旁若无人的吞云吐雾,不喜欢烟味的段祺瑞也只是眉头微微皱眉没有说什么。

“又铮,你的意思是再等等?可是临时参议院逼的紧啊,昨天不是还给陆军部下了咨文,让我去接受质询,否则就要弹劾咱们尸位素餐。”段祺瑞无奈道。

徐树铮冷笑道:“临时参议院的那些老爷们,哪个不是南方的狗?把北洋的兵调到蒙疆去,他们安的是什么心?甭理他们”

段祺瑞终于下定了决心,攥着拳头道:“你说的对,这蒙古是必须要打的,但不能是曹锟、张勋他们去打,这个脸得咱们自己露???又铮,我如果帮你筹集一百万的军饷,你有没有把握在一年之内练出一支军队收复蒙疆?”

徐树铮的眼睛一亮:“一年?六个月足矣”

段祺瑞站起来走到西式的玫瑰花窗前,望着外面悠悠的道:“北洋派系林立已经烂了,该是重整武力的时候了,这中兴民国的重担,就要靠你和我啦”

????分割线????

中南海怀仁堂

袁世凯和徐世昌、杨士琦三人对坐默默无言,茶杯里的水早已凉了,亲兵静悄悄的给他们换上热茶。

也难怪袁世凯心烦意乱,这几天求见的北洋众将走了一拨又来一拨,每人都是一身戎装上挂满勋章,拍着胸脯请战。而陆军部则是一拖再拖,袁世凯问急了就是一句话:没钱

这倒是句实话,北京临时政府已经罗掘俱穷,心肝宝贝的第三师也只发了七成的饷,这还是北洋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头一遭,自打袁世凯在小站练兵的时候,最重视的事情就把足额的军饷亲手发到士兵的手上。

自打《定蒙疆》唱红了北京城之后,各个政党和民间团体在报纸上喋喋不休的谈论着蒙古的局势,参议院一天几个呈文发到总统府,痛斥政府的无能和软弱,直接说要是没有能力保卫疆土就让他们滚蛋让贤。南方各省都督调门越唱越高,就差指着鼻子骂袁世凯是汉奸了。俄国公使叫嚣如果民国政府任由这种反俄的论调弥漫下去,就要杯葛善后大借款。德国、美国公使倒是把总统府的门槛都踏破了,明着暗着给袁世凯打气撑腰。而一直和袁世凯私交最密切也是袁世凯最关注的英国公使朱尔典倒是一言不发,最后干脆以养病为名回了伦敦。

大英帝国在这个年代是全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也是唯一能在全球进行舰队补给的国家。甭看美国人财大气粗,吹气球般的鼓捣出个大白舰队,然后人五人六的环游世界。如果英国人不许他们使用英国殖民地的港口,大白舰队连家门都出不去。日俄战争的时候就是个例子,英国人瞧俄国不顺眼,使得俄国舰队一路上受尽折磨,连葡萄牙这种蕞尔小国都敢拒绝让他们进港休整,如果不是德国人暗地相助,俄国舰队压根就到不了远东。

英国不表态令袁世凯惴惴不安,更令他心痛的是,当年铁板一块的北洋却在呈现离心离德的局面。自打被清廷发配到洹水钓鱼之后,北洋众将就逐渐各成体系,别说多年不亲自掌兵的袁世凯无法像当年那样如臂使指,就连掌管陆军部的段祺瑞都感觉难以驾驭。如今袁世凯只是凭借着无人能及的威望勉强维持北洋表面上的统一,一旦开战之后会是什么样的局面,他还真难以掌控。

蒙疆纵横千里,比很多欧陆强国的面积都大许多,哲布尊丹巴、福胜、乌泰等人不过是跳梁小丑罢了,北洋无论调出哪个师都能轻易的犁庭扫穴,只是这将使统兵的大将威望陡升,北洋内部的平衡将被瞬间打破,这种后果是袁世凯无法接受的,这甚至会威胁到他的地位。但是按照陆军部的要求从北洋各支军队中抽调骨干成立一支模范团,岂不是又是一个军?

段祺瑞的老婆都是袁世凯的干女儿,住的房子也是袁世凯赏赐的,倒是却在背地里培植自己的势力,也真是混账王八蛋,还有那个徐树铮,更是人嫌狗不待见的东西。段祺瑞这个干女婿加上在他背后煽风点火的小扇子徐树铮,再有一支效忠他们的武力,恐怕北洋连表面上的统一都难以维持了。

更可气的是安徽的柴东亮,不但编了一出《定蒙疆》,当面演给各国公使看,而且最近一天几个电报发给陆军部和总统府,主动请缨要出兵塞外平定漠北。不仅如此,他还在报纸上公开宣称,江淮军出塞平叛,不要中央政府一分钱,全部军饷武器由他自筹。报界对他维护国家统一的举动极尽溢美之词,对至今态度不明的中央政府则是冷嘲热讽。

袁世凯倒不是怕柴东亮有什么异动,他的大本营远在安庆,一支孤军有什么能为?只要截断了他的粮饷供应,这支军队就会土崩瓦解。真正令袁世凯头疼是的,蒙古的背后是虎视眈眈的沙俄,而柴东亮又摆明了反俄的态度,让他出兵万一引起国际争端,北京临时政府还得替他擦屁股,袁世凯已经被善后大借款弄的头大如斗,哪里敢再节外生枝。

袁世凯估计柴东亮也是看透了这一点,知道自己不敢让他出塞,才索性天天在报纸上唱高调???这家伙比苍蝇还烦人

这蒙古,打了麻烦,不打还是个麻烦

最终还是袁世凯打破了这死寂的沉默,笑着道:“都怎么了?

三人沉默良久之后,杨士琦突然冷冷的道:“这模范团必须要办,而且要大张旗鼓的办”

袁世凯对他太了解了,知道他一定有了成算,于是不动声色的道:“杏城,以你之见如何办才妥当?”

杨士琦嘴角挑出一丝轻笑:“大总统当年能办出军取代了老迈的淮军,如今就不能再办一支模范团?离开陆军部,咱就没本事练兵了?”

袁世凯先是沉吟良久,突然一掌拍到桌上道:“好杏城说的是”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