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作文三书王鼎钧txt > 第28部分(第1页)

第28部分(第1页)

○唉,她又何必去参加选美呢?

□那也是题外之言。这位作者要说的是,他退伍归来,终于在一个宴会上见到杨霞了,他说,杨霞果然很美,写杨霞的美,他差不多用了一千字。可是,他说,他总觉得杨霞缺少一点什么,杨霞好像失落了什么。作者说,看来选美给她的打击很大,杨霞失去的,是自信,杨霞缺少的,是由自信产生的活力和光泽。

○啊!

□最后,作者说,他认为未参加选美之前的杨霞才是美的,可是机会是一去不返了。以后,每逢想起杨霞,他总觉得从来没有见过她。

○啊!

□这就是“合”。

○合得好!

□你看,你的反应,证明“起承转合”原是读者的自然的要求。说到这里,我想起小时候读过的一首诗。

○哪一首诗?不知道我读过没有?

□这首诗是: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

○冬呢?

□冬赋白雪诗。

○我没读过。

□“千家诗”、“唐诗三百首”都没有这首诗,可是这首诗凡是从前上过私塾的人恐怕都读过,那时候,选教材的人认为这首诗对仗工稳,可以给学童许多启发。你喜欢不喜欢这首诗?

《作文三书》第五问(2)

○我说不上来。

□如果用“起承转合”的眼光看这首诗,你认为它怎么样?

○它好像没有“合”。

□对呀,我当初也这么想,总觉得这首诗没写完,下面还该有;又觉得它不像是一首独立的完整的诗,像是从一首长诗里头摘出来的四句。

○它也没有“转”。

□不错。这四句诗的布局,是平列的,平列式的写法可以不“转”。你写“我的家”,写父亲怎样,母亲怎样,爷爷怎样,可以没有转折。平列式的布局最后不能不“合”,你写“读书的益处”,第一怎样,第二怎样,第三怎样,最后总得来个“总而言之”。

○我想起《核舟记》,写用一枚桃核刻成的一条船,写完了船上的各样物件和人物之后,最后说:“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亦哉!”

□对了,我就是这个意思。

○我也想起一首“好像没写完”的诗,应该说是词。“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记得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我一直以为这是半阕。

□这是李后主的“大作”,敢说他“好像没写完”的,也许只有你吧。

○诗要有“言外之意”,也许用不着“合”?

□不错。有时候,诗人留下缺口,让读者自己去“合”。例如:“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如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我们读完了这首词,怎么个“合”法呢?

□这首词最后“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的时候,你觉得他把前面的壮年听雨和少年听雨都化进去了,整首词的人生经验是一,不是三。

○我怎么没有这个感觉?

□大概因为你的年纪还轻吧。我来换一个例子:拿破仑曾经说过,作战有三个条件,第一是钱,第二是钱,第三还是钱!

○这是三个条件还是一个条件?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