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武林英雄榜 > 第113章 心结要靠真情解(第1页)

第113章 心结要靠真情解(第1页)

夜已经很深了,刘文蒙翻来覆去睡不着。他在考虑用什么办法,才能解开秦丹云紧闭的心锁。

这时忽然有人敲门,他以为是西门长捷,打开门却看到静一师太站在门口:“救了丹云,我不找你算账!”

这女人只说了一句话,转身就走。

刘文蒙对着她的背影道:“秦姑娘本是个争胜心很强的女子,原来武功才貌无人能及。可这一个多月来,眼见武功不如人,又搅身在宁王叛乱之中,所爱的男人绝情伤了她。而身边的玉秀姑娘和你们师徒,并不能真正理解她的内心。其实,她已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有心一死了!”

女人转身道:“这些我不管,但你必须救她!”

“天下能解开女心锁的,除了如兰外,怕没有人了!”

“如兰是谁,我可以去找她!”

“她是我二夫人,在襄阳刚生了孩子!即使她能过来,秦姑娘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够了!”

“你就是个王八蛋!吃着碗里,还看着锅里!”

“承蒙师太夸奖,我也想到一个办法,只是不一定能行。只能尽力而为!”

“不是尽力,而是一定。否则我把你那东西割了,反正也没用!”

刘文蒙顿时感觉下体冷嗖嗖的。这个女人,不就是为帮她解毒,自己摸她让她爽了一把吗?如果不这样,她身上三笑散的毒怎么能解?现在像与自己有八世冤仇一样,再有下次,我坚决……还是不敢!

看静一师太走了,刘文蒙高声叫道:“我需要一支笛子!”

他想,如兰之所以能解开女人心扉,是她的出身与经历,让她真实明了女人的不幸与想法,因此她的一言一行,才能打动女子的心。此时若有她在,秦丹云肯定会脱开烦恼,有信心地活下去。

看来,心结还要靠真情来解开。

第二天,静一师太把一捆竹笛扔在他面前,扭头走了。

刘文蒙想了想,只能最后一试。

也许用最真的情,可以打动这个女人,让她觉出活着的意义。

刘文蒙来到秦丹云所在的房间,看着一屋子女人,唯独没见西门长捷,就问静一师太:“西门掌门怎么不见?”

静一师太没好气的道:“他被我赶回峨嵋了!”

看女人太霸道,刘文蒙很想说,如果不是看在西门掌门的份上,我才懒得理会你们。不过,他看到床上昏沉沉睡着的秦丹云,没有说出口。

“治疗需要安静,我一个人就行,你们还是出去的好!”

静一师太似乎看出刘文蒙对她的不满,哼了一声:“我们今天就要在这里看着,毕竟有些人不牢靠,我怕会伤着丹云!”

刘文蒙对她有前科,所以听了顿时无语。只好坐在秦丹云床头,抽出竹笛,缓缓地吹起了哀伤的调子,笛声如歌如泣,时高时低,在静静的氛围中格外缠绵。

吹了一阵后,刘文蒙放下竹笛吟出了他悼念雅月的《江城子》:“驿站忽闻君身丧,心彷徨,泪千行。失之相知,自此望断肠。无面诉对辛酸事,既还乡,语未详。常记月儿对红妆,莫贪贵,速归乡。音容还在,只余坟在岗。天若轮回有来生,我做妾,君为郎。”

他伸出手握着秦丹云的手,缓缓说道:“这是我为青梅竹马的第一个夫人写的悼词。或许你听了她的故事,就会觉得一个人活着,其实比死去更难。她叫雅月,与我同在一个镇上,就住在我家的对门。她比我小了整整两岁,却与我是同月同日出生的。所以很小的时候,我们常在一起玩耍,后来大一些,他父亲就把她送进我读书的私塾。别人欺负她,我总是护着她。她聪明、活泼、开朗,虽然比我小,但学习很用功。只是大明朝不要女子做官,她只能待在家中,借我的书看,以求其乐。”

“她起初把我当成哥哥,后来我们慢慢长大,两家里的老人看我们情坚意切,私下定了婚约。我中举后第二年,要去京城参加会试,两家人就提前让我们成了婚。在我临进京前,她怕我留恋京城富贵,约定进京后一定要写信给她!”

“没想到我在进京途中,却遭人暗算,浑身骨头被人捏碎扔进一个山谷。如果不是遇到医术高明的青煞赵铁友伯伯,或许早就葬身在野兽口中。三年后我回家里,才知道雅月已经去世两年。自我走后,雅月在家里一直苦苦地等着,后来得知我进京途中出了事。从此她就像你一样,不吃不喝,最终没能等到我归家,连同肚里的孩子一起离开了人世。我回来看到黄土埋着那个活泼可爱的人,当时特别难受,就写了这首词,想随她而去!”

“你心里或许在问,我既然活着,为什么不给她写信告知平安呢?我也很想,但当时身在异地,前半年一直昏迷不醒,自然也就没有如约给家里的雅月写信。后来,因为遇着许多事,即使想给她写,也不敢写不能写了!”

“相逢一梦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当时我所在的地方非常神秘,这里不仅有青煞赵伯伯,而且还有一个当朝流落在外的长公主。长公主的出生,本就是当时皇家内部有人设下的一宗阴谋。所以,在她出生后,母亲被人害了,而她也被人暗中易换,送进宫的皇子不久后夭折。赵铁友伯伯作为皇上身边的侍卫,无意中得知情况,就禀明了皇上。皇上虽下诏让他寻找被人易换的公主,但未几就驾崩了。赵伯伯找到公主,但知道她为太后不容,送进宫是死路一条,就悄悄带她隐藏起来。我这样说,你应该明白我当时为什么不能给雅月写信的原因了。”

“我被赵伯伯留在这个地方,是为了教公主和她身边伙伴文化。直到那年事危,赵伯伯才把能证明公主身份的信物交给我,嘱我带她和伴当离开这个地方,让我带着公主去了我的家乡。”

“看到爱妻雅月离世,我知道终生不娶才能对待起这个爱人,但日后,我却与许多女人缔结了姻缘。虽然我非常惭愧,感到对不起雅月,也对不起现在身边的女人。但我只能挺着,即使在以后身陷牢狱、在伤痛饥饿绝境折磨之下,我不敢不能去死。因为我有父母、亲人、师友,还有她们都在看着我,等我尽责!”

刘文蒙回顾与雅月的点点滴滴,情难自抑,但还是感觉握在手里的秦丹云的手动了一下,显然她在听着。

“雅月走后很长一段时间,我的意志很消沉,就像你一样。但为了报赵伯伯相救之恩,为了让公主回到亲人身边,我只能打起精神。公主在孙家镇生活了一段时间,随着渐渐长大,她变得多愁善感。她没有父母,没有兄弟姐妹,把自己的心思藏在心底。当她提出要离开孙家镇的时候,我只能把她的身世告诉了她。当她知道自己身世的时候,对我表露真情,宁愿不要公主的身份,只救嫁给我为妻。赵伯伯和我的父母怕她出现意外,商量后就答应了她的要求,以此来慰藉她孤单无助的内心。”

“云仙公主是不愿我进京的,但我却想让她见见家人。我并非要是贪慕皇家富贵,只是想满足她见亲的人心切。她知道自己为太后不容,随后进京会有多么艰难,因此随后就作主让我娶了她相依为伴的妹妹,以及两个落难的孪生姐妹。我起初很不解,后来才明白她的良苦用心。原来,她是想到京城后独自赴死,以此来保全我和一众亲人的安全。她怕死后我孤单,才为我做了这么多莫名其妙的事……”

刘文蒙回顾与云仙公主的往事,哽咽难语。

“后来呢?”在一边的苗素云轻声问道。

刘文蒙压抑着内心的激动,继续讲道:“后来我想开了,就又收下了几个姐妹,让她们陪伴在云仙公主身边。虽然在京城经历了多种磨难,但看到她们快快乐乐,我也就放下了对雅月的愧疚。或许雅月在天上看到,也希望我和她们能在一起吧。”

接着他讲了与师姐、乔如兰、红衣女、格桑、英子的往事。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