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我的农场在非洲 第406章 > 第176部分(第1页)

第176部分(第1页)

美国人于是翻身做地主,不只是让一帮小弟欠了自己一屁股钱,还成功的把自己国内的各种产品卖出去了,结果美国人成为了新的霸主,并且还坐上了工业帝国的宝座。

而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就没有不污染的,这并不是给谁洗地,因为这是客观存在的,十九世纪的欧洲,谁的工业最发达,谁的污染也就最大,伦敦、柏林哪一个城市没有经历这一步?

而后世为什么西方国家的控制质量那么好,环境那么好,空气那么好,天那么蓝?

科技进步带来的生产技术的提高,使得污染排放降低了这确实是一个原因,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产业转移,他们国内的重工业,几乎全部被转移出去了,转移的最彻底的是谁?

英国,第二估计就是美国了,这两个兄弟你一个伦敦,我一个纽约,两个期货中心,两个证券交易中心,你玩虚拟经济玩的不亦乐乎,我也玩虚拟经济玩的不亦乐乎,两个国家的资本大鳄挥舞着支票到处去剪羊毛,到处去洗劫别人的国家,这种看不见刀口的软刀子,杀起人来一点都不必真刀真枪的进你家里抢劫要好到哪儿去!

资本是血腥的,商人是逐利的,这一点一千年一万年只要人类还存在,就永远不会改变,你指望商人不逐利,装作好事,那就只有两个字:呵呵!

而因为本国的环境保护要求变高,使得生产成本变高,所以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有了第一次产业转移,而转移的主要国家不是别人就是中国,中国当年的改革开放加上冷战结束之后的那一段时间的世界格局,使得中国有成为接盘侠的资格。

接盘侠这个词,一听就不是什么好事情,但是,就算是接盘侠,那也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可以当的,三十年前的世界,有人口,有政策还有市场的国家,只有两个,一个中国,一个印度,不过后者就是个笑话,不提也罢,于是中国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产业转移的接盘侠,还接的很光荣,这是周瑜愿打黄盖愿挨的事情。

而凭借着产业转移吸收到的西方资本和工厂,中国的制造业这才开始起步,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中国的经济才开始腾飞,而环境也开始遭殃,从来都没有说你想发财还不带付出代价的,西方国家用血腥的资本累积完成了第一步,中国没办法复制,于是只能复制第二步,那就以牺牲环境和人民健康为代价,换取发展,这是一个痛苦的决定,但是为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延续和发展,为了这个国家更好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一步就算是在痛苦也需要走下去。

只是结果谁都没想到,当年或许只想发点小财的中国,居然一下子成为了人力历史上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生产能力最强大的制造业国家,甚至超越了巅峰期的美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制造工厂。

不过,三十年累积下来的环境问题,和超大的制造业工业,使得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而且已经对到了一个不得不解决的阶段了,再不解决的话,国家的基本盘都有可能会被动摇!

看着窗外的这灰蒙蒙的天空,佩罗娜心中的感觉是比较沉重的。

她不是一般的民众,她接触到的信息更多,知识面更广,能够看得到这后面的种种原因和层层背景,跟西方国家的人谈及中国的环境污染和首都的空气就为之色变不同,她虽然不喜欢这种环境污染,但是却很欣赏这个国家和民族的韧性。

而西方民众嘲讽和不理解中国的这种发展,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所面临的危机。

他们现在还赖以为生的一些高精尖的科技和设备制造,在中国的强大工业规模面前不值一提,所谓量变引起质变,如今中国都已经开始主动或者是被动的开始产业转移了,而人力资源比较丰富的东南亚,成为了转移那些污染比较大,附加值比较低的工业的对象国了。

而中国这边开始进入到了比较高端的生产制造领域了,这些领域原本是西方国家的市场,但是现在中国人开始涉足了!

在制造业有一个这样的故事!

一个德国人可以制造出非常精良的设备,但是这一个设备需要很高的价钱!

于是有人选择了法国,有人选择了英国的产品,因为这两个国家的东西比德国人的便宜,质量稍差一点,价格便宜一半。

但是等到中国人进来了,哗哗哗,几下子这种东西这种技术烂大街了,价格直线跳水,一个单价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买十个还送十个,这下子英国人和法国人首先失业了!

因为他们的产品质量比不上德国人的精良,比起中国的产品也完全没有价格优势,所以他们失业一点都不冤,但是德国人的地位看起来还很稳固,他们得意洋洋的表示,我们就是吃技术饭的,只要我们的技术不变差,这碗饭永远都有我们的份,谁也抢不走。

只是他们忘了,中国的生产规模更大,抢占的市场更多,而且竞争更激烈,发展速度更快,而中国的产品的质量每提高一点,德国人就要丢掉很大一部分的市场,虽然最后德国人的手中还有一部分的市场,但是仅靠着这些市场,并不足以养活他们了,他们跟英国人和法国人一样,在规模化作战的中国人面前,失业了!

第四百三十一章 高铁上的感想

身为一个西方人,佩罗娜其实心里面是有很深的危机感的,那就是在成规模化的中国制造业的面前,目前走高精尖路线的西方工业,迟早会发生溃败,西方人看不起中国的山寨,政府们随意的贬低中国产品的竞争力,但是,等到中国人带着他们的产品开始杀入他们国家的时候,他们就只有绝望了。

工业这个东西,生产规模越大,成本越低,更何况中国还是一个人力成本比较低,而且相关产业配套很齐全的国家,这意味着他们从采购生产原材料,到加工生产的每一步,成本都会比西方同类的产品价格低很多,而这种产品的成本低,竞争力自然就会很强大。

于是只要西方敞开市场的话,那么他们本国的企业肯定会被挤得破产的!

西方国家目前手里面拥有的工业已经不多了,能够提供的就业就会其实很少,第二产业在西方国家的经济结构之中,所长的比例普遍不高,第三产业比较发达,但是如果全部都是第三产业没有第二产业的话,那和其他国家,尤其是像中国这种贸易出口大国在进行贸易的时候,西方国家绝对会破产的,而破产了之后那是什么景象,谁也不知道。

这才是西方的有识之士比较警惕的,于是贸易保护这种二十世纪已经被抛弃了的东西,现在又重新的被人提了出来,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现在各国的压力都太大。

从这一点来看,中国的这些产生了巨大污染的工厂,不只是对自己国家的环境破坏很大,而且也在同等程度甚至是更高程度的杀伤了和他们有竞争关系的西方国家。

于是,佩罗娜看到这些工厂产生的雾霾,心里面在两种情绪的叠加之下,能好得起来才怪!

不过,随着列车的速度越来越快,两个小时之后,他们就驶出了华北平原。

这种被称为高铁的列车,乘坐起来的体验度确实是没的说,非常的棒,甚至是让人感觉很惊叹。

在美国就没有这样的东西,美国的铁路网络已经有好几十年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了。

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国土面积过大的话,有好处也有不好的地方。

就比如美国和俄罗斯而言。

美国的国土面积很大,东西海岸都有繁华的城市圈,而中部地区因为落基山脉的分布,使得这里的人口密度很低,因此美国的人口被分割在了两边的沿海城市圈里面了。

这一点相对于中国而言可能更加不如,至少中国的人口是逐级递减的,从东南沿海到西部高原,人口密度在不断的减弱,而美国不一样,美国像是一个哑铃,中间很小,两边很大,而交通就是要把两地串联起来,而串联起来的话,修一条跨越东西的铁路线就很重要了。

只是美国人好像不怎么吃得了苦,所以东西铁路还是华人劳工修建的,而付出了无数生命代价修建了这样一条惊世大铁路的华人劳工,却换来了罗斯福的一纸排华令,这是美国第一条明确的种族歧视行政指令,就是针对华人的,由此可见资本主义的丑陋嘴脸,翻脸就不认人了。

有了第一条就有第二条,上世纪的时候,美国人搞基建的热情其实也很高,在工业化高峰世纪,美国人修建了大量的铁路和公路网络,如果你回到五十年之前的美国,理会发现其实那个时候的美国已经非常的发达了,而且跟现在的美国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