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隋末之雄霸 > 第136部分(第1页)

第136部分(第1页)

裴世矩的脸上闪过一丝耐人寻味的表情:“如果你加入了高仆射的这个集团,那上次就不会给免官,从岭南回来后,更不可能让你闲居在家,行满,我很确定,你和我一样,也是拒绝了高大人的延揽的,只是我想知道你这样做的目的。”

王华强没有直接回答,反问道:“你为什么又拒绝了呢?你跟了高仆射这么多年,他对你来说可谓是恩重如山,既然他主动跟你提了此事,我想不出你有什么理由拒绝。”

裴世矩叹了口气:“如果只是我一个人,那自然应该追随恩相的,可是我毕竟是河东裴家的支房,代表了整个家族,自古以来立储之争都是万分凶险,一个不留神,那就是灭族之祸,我不能拿整个家族的命运来作赌注。高仆射跟太子是儿女亲家,自然没有选择和退路,而我还有的选择,所以只能对不起高仆射了。”

王华强笑道:“那你就不怕高仆射和太子将来得势后,对你这种危急之时不仗义援手之举来个报复?”

裴世矩正色道:“不会的,因为象我这样的世家弟子很多,绝大多数是选择了中立,在这种时候,忠于皇上本人是最好的选择,至于他要选谁当接班人,那是皇上的家务事,我们这些外臣是不能多插嘴的,无论谁在皇上百年之后登基为帝,我们继续效忠就是,他也能理解我们这些人当初的立场,不可能大加报复的。”

裴世矩说到这里,无奈地摇了摇头:“其实当年我也曾经劝过高仆射,让他不要这么急着和太子绑到一起,他已经贵为帝国首辅,即使太子登基,地位也不可能比现在更高,可是高仆射却坚持说太子储君之位事关国本,根基不稳则国家动荡,他作为重臣有义务维护国家的稳定,所以坚持和太子结亲。行满,你应该很了解高仆射的为人,他高风亮节,为个人考虑得不多,这完全是出于忠义之心。”

王华强点了点头:“高仆射为人没的说,就是有时候有点过于理想主义了,太子看起来并不值得他这样全力辅佐,当初他在北周的时候很识时务,不知道为什么这一回如此固执。”

裴世矩的脸色微微一变:“在背后议论这些事情不太好,行满,到此为止吧,你还是说说你为什么会拒绝高仆射的招揽。按理说你出身商贾之家,又没有我们这样家族的拖累,应该不会错过这个机会的。你的许多手段,用在夺储之争时非常合适,高仆射也应该很需要你的帮助。”

王华强笑着摆了摆手:“行满,你是在骂我心狠手黑,所用的办法见不得光,正好能帮高仆射去做些上不得台面的事吗?哈哈。也罢,既然你已经坦言了,我也不必隐藏自己的想法,很简单,我看不出高仆射有胜出的可能,不想陪他往火坑里跳。”

裴世矩的眼中冷冷的光芒一闪,声音微微地提高了一些:“至少现在太子殿下的位置是很稳固的,为什么说高仆射和太子殿下必败无疑?”(未完待续。。)

ps:  下一更,明早八点。

我想写的历史文,兼回书友巴小炫

这些天以来,书评区一直很热闹,许多朋友都纷纷发言,提出了不少中肯的意见,这让天道很欣慰,老实说,天道写这书并不图赚多少钱,能把自己读史的一些心得与各位分享,跟各位有思想上的交流,不同的观点辩论能让人进步,提高,这比赚个几千几万更让天道高兴。

一直追这书的朋友应该都清楚,天道写这书是查了许多资料的,可能跟一般的套路化历史网文相比,爽点不足,也明显不准备走什么后人用后世知识搞什么工业文明来碾压土著的桥段,天道写这本隋末阴雄,里面就连龙套也基本上是真实历史人物,目的就在于能用主角的眼睛,最大程度地还原那段壮丽的历史,对自己祖先的历史,应该心存敬畏,客观公正地反映,以史为镜,鉴今之得失,写出历史文应该的厚度和深度,这是天道开这本书的目的,所以这书的受众群很窄,只有真正喜欢历史,喜欢中国古代历史的朋友才会一直跟进,这也是天道开书时能预料到的,新书月下来,虽然跟同期的几本历史书成绩无法比,但天道并不后悔,因为我的书友能看,能讨论,能思考,这比看过爽完就忘的文,我觉得更有意义,看完本书,就能对隋末唐初三十年的历史了如指掌,对中国历史上王朝兴亡的周期律有新的认识,足矣!

下面回答几位网友的一些问题:

中国自秦以降,几个王朝的灭亡各有原因,秦二世而亡不在于法令严苛,而在于秦二世与赵高之流自己先违了法,使法令的严谨性荡然无存,而且秦完全以军功赏爵,本质上与只能马上取天下,不能下马治天下的胡人没有不同,没有完成从战时军国体制向太平时期的职能转变,等到天下无可杀之敌军,无可灭之敌国时,自然会出问题。

至于汉朝,独以强亡,原因在于两汉的末世外戚专权,小皇帝成为傀儡,而大权旁落的结果就是世家豪强都去争夺那最高权力,并非民众无法过下去,这点和隋末几乎如出一辙,即灭亡汉朝的,非草民也,而是心怀不轨的豪强大族。

到了晋朝,本来晋武帝设计的体制是分封诸王,以修正豪强大族势力凌驾于中央之上的情况,但是司马氏诸王都野心勃勃,强得过了头,碰上晋惠帝这样的千古奇芭,自然就出现八王之乱,加上三国以来五胡内迁,尾大不掉,终于酿成了中华历史上第一次五胡乱华的悲剧,而东晋南渡之后,依然是换汤不换药的依赖于大族世家,王权不振,导致最后被篡夺权力,改朝换代。

隋朝灭亡的原因与汉朝类似,非常可惜,隋制度的优越,军力的强悍,国力的富足远在两汉之上,二世而亡实在让人无话可说,唐朝虽然全盘继承了隋制,但开国时大量借用胡人军队作战的先例导致了唐朝守外虚内,胡人掌军这个隐患的存在,在安史之乱中不可控制地暴发,安史之后,唐朝名存实亡,而藩镇割据,军人掌权的情况,又让以此起家的宋朝把中华民族从此真正地送上了一条绝路。

宋以前的各朝各代,不管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军功赏爵,封妻荫子这条是不会变的,科举得官的比例远远小于世家出身,或者是战场建功的比例,所以宋以前的中原王朝,都充满了扩张性,即使是弱如东晋,也从没有停止过北伐,收复河山的举动,连陈叔宝这样的昏君,也没忘了整军北伐,还我河山,只冲这一点,就比宋高宗这样的货色要强上百倍千倍。

但宋以后,为了抑制武人的权力,不惜自废武功,军功封爵,荫子得官这条基本上没有了,不用打赏,只要一路做官就能掌握国家最高权力,这样带来的结果必然是骨子里希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文官掌权,军人从光辉荣誉的职业变成了劳改犯集中营,这样的王朝,自然无战斗力可言,因此从宋到明,都基本上是被动挨打,鲜有大规模出击,灭国擒王的壮举,这两个王朝也都先后被北方统一,强大起来的草原民族灭亡,结局其实是开国就注定了的事。

所以我写书,就是想还原一下隋兴到隋亡真实的情况,与各位探讨一下是否有可能借着主角保留这个强大的帝国和优越的制度。金手指是没有的,一切主角的行为都需要在原汁原味的历史背景下实现,主角现在升到了五品堂上官,以后眼界会越来越高,参与一系列国家制度方面的制订,希望到时候能够与各位书友更深入地交流与互动。(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六章 功高震主(一更)

王华强微微一笑:“其实弘大你是聪明人,不用我说得这么明白吧。其实开皇五年的那次高德上书让皇上让位的事件之后,太子就被剥夺了参政的权利了,这些年皇上让各位皇子都出镇一方,平灭南陈这样的大功也是让秦王和晋王来获取,就连查处苏威结党营私的案件也是交给蜀王杨秀,偏偏没有太子的事情,如果皇上真的有意以后把国家交给太子殿下,会这样吗?”

裴世矩冷冷地说道:“皇上确实是对太子不满意,但这跟废了他是两回事,现在只是不让他过多地参与朝政,不让他有机会建立自己的势力罢了,现在皇上春秋鼎盛,还不用太多考虑身后之事,加上有高仆射作太子的坚强后盾,皇上如果要动太子,那整个朝堂上下受影响和牵连的官员有一大批,会动摇国本的。”

“再说了,那些亲王都是给分封到各地,他们在朝中并没有自己的支持者,皇上不过是用他们制衡一下太子罢了,还不至于真的想让他们代替太子,行满,我觉得这件事上,你的判断可能出了问题。”

王华强皱了皱眉头:“最要命的一点就在这里,正是因为高仆射的势力太大,朝中文武一大半是他举荐的,离了他国家的运行都可能会出问题,你可别忘了,皇上自己就是从相位登上皇位的,对这个能不犯忌讳?”

裴世矩的瞳孔猛地一收缩,显然这段话刺到了他的内心深处。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