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老子与孔子论道出自哪里 > 第8部分(第1页)

第8部分(第1页)

子路问:“卫国的君主等您去治理国家,您将先做什么呢?”孔子说:“必先确立名分!”子路说:“有这样做的吗?您太迂腐了,哪有先确立名分的?”孔子说:“粗俗啊仲由!君子对于不了解的事情,总是抱着存疑的态度。名分不能确立言语就不能顺达,言语不能顺达事业就不能成功,事业不能成功礼乐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就不能适中,刑罚不能适中百姓就无所适从。所以君子有了名分必定可以发表言论,言论必定可以得到执行。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论,是不能马虎草率的。”

樊迟请教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夫。”樊迟请教种菜地。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出去后,孔子说:“樊须啊,只想做个小人。为官好礼,百姓就不敢不敬畏;为官重义,百姓就不敢不服从;为官守信,百姓就不敢不诚心。如果做到这样,四方的百姓就会背着孩子来投奔,为官的人还用种庄稼吗?”

孔子说:“能背诵《诗经》三百篇,让他从政为官,却不会处理政务;派他出使四方,却不能开展外交;虽然读了很多书,有什么用呢?”

孔子说:“自己的品行端正,不发号施令百姓也会效仿,自己的品行不正,即使发号施令百姓也不服从。”

孔子说:“鲁国和卫国的政治,就像兄弟一样。”

孔子说卫国的公子荆善于居家理财。有了一些家产,他说:“已经够用了。”有了少许家产,他说:“已经齐备了。”有了很多家产,他说:“已经满足了。”

孔子去卫国,冉有做车夫。孔子说:“人好多啊!”冉有问:“人多了之后怎么办呢?”孔子说:“让他们富起来。”冉有问:“富起来之后怎么办呢?”孔子说:“让他们受教育。”

孔子说:“如果让我治理国家,一年就可以见起色,三年就会见成效。”

1

孔子说:“‘善人治理国家一百年,就可以消除残暴废除杀戮了。’这话说得多好啊!”

2

孔子说:“如果有圣明的君王,三十年后必定能实现仁政。”

3

孔子说:“如果端正了自身,从政为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够端正自身,如何使他人端正呢?”

4

冉求退朝回来。孔子问:“为何去了这么久?”冉求说:“有政务。”孔子说:“是私事吧?如果有政务,虽然不用我了,我也会听说的。”

5

鲁定公问:“一句话便可以使国家振兴,有这样的话吗?”孔子回答说:“说话不可以使国家振兴,观念却可以。有人说:‘做国君难,做臣子不易。’如果知道做国君的难处,不就像一句话便可以使国家振兴吗?”鲁定公问:“一句话便可以使国家沦丧,有这样的话吗?”孔子回答说:“说话不可以使国家沦丧,观念却可以。有人说:‘我做国君没什么乐趣,只是我说的话没有人违抗。’如果说得对没有人违抗,不也很好吗?如果说错了没有人违抗,不就像一句话便可以使国家沦丧吗?”

6

叶公问怎样处理政务。孔子说:“使近处的百姓喜悦,使远方的百姓归附。”

7

子夏做了莒父的总管,问怎样处理政务。孔子说:“不要贪求速成,不要贪图小利。贪求速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反而做不成大事。”

8

叶公对孔子说:“我家乡有个正直的人,父亲偷了羊,他就去告发。”孔子说:“我家乡正直的人不是这样。父亲会为儿子隐瞒,儿子会为父亲隐瞒,正直就在其中了。”

9

樊迟问怎样实现仁义。孔子说:“在家恭敬,做事认真,对人忠诚。即使到了夷狄,也不可以背弃。”

子贡问:“怎样的人可以称为士呢?”孔子说:“行为不端会感到羞耻,出使四方能不辱君命,这样的人可以称为士。”子贡说:“敢问其次。”孔子说:“宗族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同乡的人称赞他尊敬兄长。”子贡说:“敢问其次。”孔子说:“信守诺言,行为果断,固执起来像个小人,这样的人也可以称为士。”子贡问:“如今从政的人如何呢?”孔子说:“噫!自私的人,何足挂齿!”

1

孔子说:“不能与中庸大度的人交往,也要与狂放或拘谨的人交往。狂放的人常求进取,拘谨的人有所不为。”

2

孔子说:“南方人有句话说:‘人没有恒心,不可以做巫医。’说得好啊!《易经》上说:‘不能保持德行,就会遭受羞辱。’”孔子说:“不用占卜也该知道啊。”

3

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要求雷同,小人要求雷同而不讲求和谐。”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