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携剑远行盛唐挽歌 > 第四章 名门贞阳(第1页)

第四章 名门贞阳(第1页)

次日一早李三清便被知会前往贞阳后山镜花池,连早课也没来得及参加便匆匆赶去。

贞阳背靠西北群山,但紧密相连的山峰只有三座,主峰名为清虚峰,是贞阳群殿所在的地方,居于最上端中央的是三清宫,为太清殿、上清殿、玉清殿三大殿组成,据说他的名字便是取自这里,可见师父对自己的期望之高;三清宫左侧依次排开是三德殿、三才殿、三玄殿,右侧是南华殿,养生殿,齐物殿;六殿成合围之势由下至上将三清宫供于中央,而三清宫后还有一座玄真殿,这是存放贞阳本门武学秘籍的地方;各座大殿周遭都有弟子们居住的房舍。

另有一座清正峰,是贞阳三峰最高的一座,贞阳弟子向来喜欢去那里闭关清修,长此以往也变成了贞阳的传统;峰顶有贞阳奇观“奈何天”,足有三座大殿之广,却是一块极为平整的石地,入冬的时候上面结满冰霜,许多弟子便上去赤膊静坐,以求静心悟道;奈何天上观雪观云观日观月都是极佳,登临绝顶,群峰俯首,后人为其赞叹曰:“纵是山川多绝色,惟愿淋雪奈何天。”

而所谓的“后山”便是逍遥峰,虽比清正峰低矮了小半截,但内有贞阳禁地,从奈何天遥遥望去便见一条长川挂于正中央,长川蜿蜒而下,水流湍急,纵是在奈何天都听得分明;那便是与三清宫、奈何天一同号称“贞阳三绝”的无忘川。凡是从贞阳下山还俗或是出观自立山门的贞阳弟子,临行前都要去无忘川取一瓢川水饮下,意为不忘本心、谨遵大道,这不是贞阳的规矩,是贞阳弟子自发形成的传统。观里有个道姑没事总喜欢去无忘川边的小亭子里坐坐,师父说她是还没放下尘俗里的牵挂,来贞阳全然为图个清静。

逍遥峰里有两个怪人,一个住在东侧小山坡上的扫红林,几间东倒西歪屋,秋来最好在枫林里饮酒长啸,名叫余长枫,据说年轻时候是贞阳的骄子,但早在二十多年前就不再修道练武了,修为早早止步于一品御心境。另一个便住在自己如今要去的镜花池边上。若说整个贞阳谁最让他感到敬畏乃至恐惧,不是从小把自己带大的师父,也不是那位玄道境界的向师叔或是掌门叶云河,而是这位长年抱剑观花于池畔的师兄。贞阳九代弟子以下,没有人敢去打扰这位祖宗清修。先前他因为下山喝酒此类的事被叶云河罚到逍遥峰思过,遇到这位师兄的时候大气也不敢喘一下,后来禁闭的次数多了,发现这人其实没那么冰冷,不过他举止间放出的凛冽剑意李三清还是感受得真切。

李三清不敢确定,但他隐约觉得自己在那人身上感受到的剑意隐隐还要强过向则,只是从未见他出手过。

逍遥峰和清虚峰离得最近,三清方才越过两峰间的山涧便听到无忘川水倾泻而下的声响,不一会儿便穿过水月竹林,来到了镜花池边。

镜花池是逍遥峰最大的水池,说是水池,其实也不尽然,它上方的水流来自无忘川,川水湍急,在山坡上分出无数支流,其中一支穿过山野丛林来到此处汇入池中,池面广至两百多丈,却并不深,约有一丈余,池水清冽,肉眼可望见池底光景;尽头是直落百丈的万化大瀑布,若是晴空的日子,放眼望去云水相接,人云“大道归一,水天同色”,亦是贞阳的绝景。

据说,“镜花”池与“水月”竹林之名是离云逝隐居在此地后才取下的,意为凡世间事皆如镜花水月,转瞬即逝,稍纵既往。

三清到了地方,看到自家师父便要热络地上去打招呼,然而余光扫到老道士身边站着的两人,脸色立马变得比吃了土还难看。莫沉冬左侧那人外罩银白云纹道袍,内里明黄衫,头戴紫色鎏金道冠,腰上青玉流云佩,细眉秀目,嘴里正说些什么,不是他掌门师兄叶云河是谁?而另一人身姿高挺,环臂抱剑,披玄色亮银纹长袍,大袖堪堪及臂,露出玄色内衫,长发并不加以约束,任由它披落在背后,独留一缕在左边额角,显出一派张狂模样,眼神却冷淡如无澜死水。

三人见他来了,便停下话头。

李三清走近,就开始给三人依次作揖行礼:“师父,掌门师兄……”目光转向那黑袍男子,却是换了称呼。

“前辈……”

虽说二人同是贞阳第十代弟子,但这声师兄他实在不好意思叫出口。全贞阳,能够面不改色叫这个人一句师兄的十代弟子,恐怕也只有面前的叶云河了。

这人名叫离云逝,乃是贞阳第十代弟子首席,其实若按贞阳最初的辈分来算,李三清应当是他的师兄,可就算如此,李三清也没那个胆子。离云逝师从贞阳九代最小的女弟子,其人名叫落漪,仅年长离云逝四岁;而李三清的师父莫沉冬是落漪的师兄,以前在贞阳是不以年龄计辈分的,只要自家师父辈分大,那自己自然就是师兄了,可好巧不巧,后来贞阳为了激励后生,决定每年一比,以武功分高下,定下前三为当代弟子的首席、次席、三席,如同民间科举那般;时间定在每年的初春,江湖人称之为“春雪论道”,正从第十代弟子开始。因此假使年纪小辈分小的跻身前三,别的弟子也要敬唤一声“师兄”。

原以为如此一来,每一年登上前三席的应当会是不同的面孔,贞阳弟子会以前三席为目标,不断研习武学。可谁曾想,这项变革正撞见了那个如红日初升般崛起的怪物。首届“春雪论道”之战举办于南晋122年,前三席分别是落漪座下离云逝、味离座下谢晴山、青阳座下殷素雨。可离云逝与他们的交手却只有寥寥几合,原因无他,离云逝的武功远胜十代弟子,就是彼时九代弟子中已入二品的青阳与味离,在不用内功、单比剑法的情况下也胜不得他,贞阳上下无不震动。因此有人说离云逝这家伙根本不能按辈分看,他年纪介于九代弟子和十代弟子之间,年纪轻轻在九代弟子中便难寻敌手。

于是离云逝独占贞阳十代首席五年,直至发生那件事情,他归入逍遥峰后便不再参与春雪论道。此外,从第三届开始,叶云河的名字便出现在了三席的位置,第四届时,叶云河跻身于次席,那首席的位置却始终遥不可及。后来离云逝隐入后山,叶云河便又独占贞阳首席数年,齐云皓也常年居于前三席之中。江湖人由是将他们二人与先前的离云逝并称为“贞阳三英”。

不过时间证明那三个怪才的出现只是意外,“春雪论道”沿用至今,齐云皓出山游历、叶云河不再参与之后,每年的榜上前三席都有变更,到了十一代更是如此。只是不论是后来的哪位弟子,遇见了叶云河与齐云皓等人,也会恭敬地唤一声“师兄”,这在贞阳二十多年来也算是为数不多的特例。不过叶云河接任观主之后,嫌弃旧制太过繁琐,弟子之间分不出孰长孰幼,于是除却保留了春雪论道的前三席外,从十一代弟子开始,以拜入贞阳门下的顺序排辈分。

话接上文。

“我让你带给云皓的东西带到了吗。”离云逝语气淡淡,听不出任何情绪。

三清强行挤出笑意:“那是当然!”

“说起来,云皓的那个小徒弟内功欠缺,全贞阳论内功,当无人能及云逝。”莫沉冬如是说道。

离云逝怎不晓得他打的是什么主意?当即只说了句“师伯说笑了”便没了后话,莫沉冬又岂会不明白离云逝的性子。全贞阳都知道离云逝有个如今已入观照之境的得意弟子,并且离云逝曾放话,终生只此一个亲传弟子。不过此人如今尚在天山隐居,贞阳人人皆言他若不还俗隐居,回到贞阳极有可能便是下一代贞阳观主。

随后老道士与叶云河把方才的话题继续下去,离云逝不发一言,李三清也只有乖乖旁听的份儿。

“一个月后各派齐聚证道门,以紫云和证道门的过节,难免会生出一些分歧,届时不知证道门的少门主会如何应对。”叶云河微不可察地叹了口气。贞阳和天隐虽是中原名门,但两派不问世事、不生事端在中原是出了名的,

但偏生他这师兄和那证道门的先门主是莫逆之交,当初紫云派和唐门插手证道门内务时,离云逝就几乎与他们翻了脸,险些动起手来。如今证道门内忧尚存,若是在大会上紫云、唐门再度发难……想到那时要面对的场面,饶是如今他已身居掌门之位还是会感到头疼。

老道士捋了捋胡子,眼睛却瞟向离云逝:“昨晚我们几个老家伙商量了一下,他们几个说这事情全交由云河决定,不过你向师叔说,他可以跟着一起去。”

若说整个贞阳还有哪个人比离云逝还要没有道家风骨,恐怕也就只有那个成日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家伙了。

叶云河微微动容,离云逝却冷哼一声:“若是真动起手来,我一人也足矣。”

这话倒是没有半分托大。贞阳虽被尊为“天下第一观”,在剑道和御气之道都居武林之巅,却多年视虚名如过眼云烟,极少在外显露山水,以至于许多本门弟子都不知道本门的实力与其余江湖各派相差几许,外界的人就更加不知道这三座大山里都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世外高手。不过李三清还是约莫了解一些。

观主叶云河早已是观照之境,江湖上人人皆知。舍此之外,贞阳八剑之中,除却英年早逝的浮光剑主钟修远、风破剑主澜秋,莫沉冬、味离、沈辰萱三人均为观照境,向则更是踏入了玄道之境,即便是疏于修行的余长枫、青阳,也是一品御心境的修为;一剑峰有位齐云皓,天山上还有个凌靖阳。这便是名门贞阳的底蕴。

随后李三清才得知,老道士叫自己过来竟是准备让自己随叶云河等人一同前往证道门。他瞅了瞅笑得一脸和善的叶云河,还有那位抱着剑惜字如金的师兄,脸上露出恳求的神情,小老头却还要添把火。

“一路上你师兄会照顾好你的。”语气不乏幸灾乐祸的意味。

……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