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从野人到帝国 > 第32部分(第1页)

第32部分(第1页)

因为这段河流昨天已经赶过鱼,虽然后来没有抓完,但是明显已经少了很多,不过还是捕到了一百多篓鱼。

这边还没有抓完,第二批赶鱼的已经到了,因为第一批赶鱼的抓野猪耽搁了一些时间,所以衔接不是太好,二十里长的河段赶下来,第二批鱼群来势汹汹,压力大增,这边换竹篓都来不及,连忙让他们暂停才缓解下来。

这一天收获不小,仅鱼类便抓获一千多将近两千篓,估计至少有三十万斤,去除杂鱼与头颅内脏,也有十五万斤鱼肉,可供剩下来的五千余族人一个月消费,族人都是喜气洋洋。

这天的伙食,是鱼头兽肉野菜汤,鱼肉都腌起来,因为食盐紧张,一部分烤成了鱼干,至于杂鱼,暂时留着,没有那么多时间收拾。

今天在鱼堆里还发现了少量黄鳝,对这种类似蛇一样的东东,族人抱有本能的恐惧,一看到就惊叫起来,然后逃得远远的。

虽然黄鳝冬天大多打洞冬眠,不过这几天天气转暖,不排除少数黄鳝出洞觅食,而在这个洪荒年代,人们对蛇与黄鳝不怎么会区别。

我微笑着走过去,抓起一条两三斤重,企图逃离危险的巨型黄鳝,那条因为活了好多年几乎成精而变成通体黑色的黄鳝身体猛烈扭曲起来,将我的半个手臂死死缠住,族人再一次惊叫。

我费了好大劲才将这条黄鳝从胳膊上解下来,然后对着族人道:“拿陶罐来。”

陶罐拿来了,我吩咐在里面盛上水,然后将黄鳝一条条扔进去,到了陶罐里面,黄鳝们反而老实了。至于那只老鳖,也被养了起来。

另外,在最初放干的那个小水泡里,我发动众人封闭了缺口,用陶罐灌了一些水进来,然后将那些不容易死的鱼类,比如鲫鱼等养起来,死的东西自然没有鲜鱼可口,而且处理起来也来不及了。

水泡上方还是有些来水,所以缺口封闭后,水就开始慢慢上涨。

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天色开始变化,彤云密闭,看来,这次真的是变天了,要下雪,而且下得还不会太小。

一切都要抓紧时间了。

这么冷的天,一旦下起大雪,那就不知道要多久才会化,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这年头可没有什么赈灾募捐,红十字慈善机构的,没东西吃,只能等死。

鱼肉有了,接下来就是蔬菜,我临时发动了几百妇女出去挖野菜,可惜时间已晚走不了太远,挖不了多少。

而我们先前开垦的菜地,虽然面积不小,可惜现在人口膨胀太快,根本不够吃,只好先作为储存,在上面覆盖上茅草,以免受到冻害。

------------求收藏。!~!

..

十六,走上正轨

十六,走上正轨

这么多鱼与兽肉,几千人搞到晚上也没有搞完,主要还是杂鱼,加工来不及,只好让它们摊在地上,晚上引来不少野猫,幸好有大批丢弃内脏,所以损失不是太大。

第二天天色更加晦暗,风向又开始转为西北风,呼呼吹起来,气温骤降,估计下雪的时间快到了。

不过这风向,正好给扬帆远航提供了机会,我立刻将上次跟我一起回来,有了一定航行经验的那十名战士集中起来,并另外召集了五十名壮劳力,一共扎了十只竹筏,并准备了一批新鲜瘦肉与工具,准备明天去海边支援机谋他们。

其实机谋他们在海边食物比较丰富,只要赶赶海,怎么也饿不死,但是远离族群,原始人不免会有孤独与畏惧感,为了打消他们可能有的被遗弃的念头,所以,我必须让这批人增援过去,然后在雪后,将原来的十名有航行经验的战士换回来,这样,就可以长期保持一个交流的通道。

接下来就是赶紧做好对抗大雪的准备了。

今天,出动一批人继续赶鱼,虽然昨天基本上已经将这段河道里的鱼都捕完了,但难免还有漏网之鱼,还有,从上游也可能会游下来一部分,能抓多少都是赚的,在下游又搞了一个捕鱼围兜,收获不小。

所有妇女,除了编织组以及这边处理猎物者以外,全体出动挖野菜,自然,需要走得尽可能远,虽然近处还有一些,但是一下雪,就走不远了,必须尽可能多储备一些绿色蔬菜。

另外,山那边守口战士也换了防,并且送上去大量食物,将小屋也再次加固,一旦下雪,来回不易,这些士兵可能就要坚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了。

好消息是上次吃了大亏,狼族最近一段时间也没了踪影,一旦大雪封山,就更加不可能发动进攻了,让我松了一口气。

抽空下来,我去各组走了走,武器工具组制作现在已经走上了正轨,弓全部是复合弓,原先是用藤蔓固定,各弓片之间难免滑动,损失了一部分动力,现在全部用熬制的鱼鳔胶沾粘,提高了大约百分之十的效率,太轻而飞不远的光竹箭基本已经淘汰,换上了兽牙箭与陶瓷箭头,在得到水牛角与金属之前,暂时没什么大改进的余地,至于石刀石斧的加工制作,因为有了枪担弓箭渔网,以及部分陶锯陶刀竹刀等,需求量少了很多,问题不大,以后将随着磨损逐步自然淘汰。

---------------------------------------------

制陶方面,现在制陶师傅通过相互交流,群策群力改进制陶工艺,现在族人已经能够制作一些复杂或者巨型的陶器了,就是样式有点粗糙,美观差了点,但是不影响使用,在没有陶轮陶车的情况下,做到这样已经很难得了,要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就需要一定的工具。

于是,我将陶车陶轮的原理告诉了陶工们,虽然他们听得很仔细,也很新奇,但是,明显可以看得出并不是太明白,这个其实我也只是看过实物与表演操作,并没有仔细研究过,所以不管三七二十一,将构想告诉他们后,就快步逃开了,反正这里有这么多人,相互补充,实践出真知,估计问题不大,我相信人民群众的智慧,而要是再问下去,我这个天神族长自己就要露馅了。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