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裕民电站留守处 > 第30部分(第1页)

第30部分(第1页)

成,包大成显得很急躁:单凭这张没有任何人签名的赊欠单去要钱?要是对方发现没有人签字,不认账怎么办?即便对方认账,可牛二怎么只说一百万?难道另外还有一笔五十万的业务?包大成百思不得其解,他不停地跺着步。

忽然,他抓起办公桌上电话,拨起号来:“喂!东海,大连那边的事办的怎么样了?”包大成把电话打到了正在大连出差的付东海那里。

“包厂长,海运商店找不到了。听商店周围的业户说,这个商店一年前就黄了。店主还欠房主三万多元的房租没给呢!现在店主已不知去向。”

“你再找几天,尽量把事情办妥,16日务必坐火车往回赶。18日你跟我去趟成都。”包大成神色宁重。他已经预感到:成都环城公司的这笔业务款里面肯定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环节,甚至还可能牵扯到一些人。他要亲自去处理这件事情,货款要不要得回来再说,但他决心要把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

包大成痛下决心:如果这件事情涉及到诸如:贪污、挪用公款之类的违法行为,他会毫不犹豫地申请司法机关介入调查。无论牵扯到谁,他都不会姑息。红棉厂几千名职工的生活,都是被这一笔笔的“糊涂账”给葬送掉的!

陈守坤出差刚回到留守处,就被包大成叫到办公室:“小陈,成都有个环城公司,你熟不熟悉?”

陈守坤想了想说:“熟悉!这家公司是我们的经销商!”

“这家公司从我们厂拉走一百多万元高级装饰布的业务,你清楚吗?”

“这个我知道,以前有好几笔业务,都结算了。只有最后从二分厂拉走的三车装饰布,好像是没有结算。他们牛经理来拉货的时候没带汇票,按厂子要求,他们应该付百分之三十的货款才能拉货,可石厂长说环城公司是老客户,货款差不了,就没让我们收。牛经理打了个欠条,就把货拉走了。怎么货款到现在还没要回来?石厂长不是说货款都已经结清楚了吗?”显然,陈守坤也蒙在鼓里。

“你知道这笔业务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吗?”

“好像是2000年4月份,石厂长刚当厂长的第二年!”陈守坤回忆道。

“这三车装饰布当时的结算价款是多少?”

“按当时的市场价格,三车装饰布应该值一百七十多万,石厂长给牛经理批的特价,好像这三车的结算款是一百五十万元!”陈守坤的记忆出奇地好。

听到这里,包大成心里有了自己的判断。他没再就货款的话题,继续问下去。转而问陈守坤:“小陈,你认不认识那个牛经理?”

“认识,他来过我们厂好几次,我和他还算熟悉。”陈守坤回答道。

包大成说:“小陈,我现在告诉你:这笔货款没有收回!”

陈守坤一脸的诧异:“不可能吧,货拉走不长时间,我问过石厂长,石厂长说牛经理已经把货款付清楚了!”

包大成没有再争执下去:“你明天去火车站买三张十八号江洋到成都的火车票,等付东海从大连回来,咱们仨去趟成都!”包大成意识到了这笔货款的重要性。

陈守坤满心疑虑地离开了包大成的办公室。

包大成起身来到窗前,望着不远处红棉纺织厂(现在已经改名为:源徽纺织公司)烟囱上屡屡上升的白烟,他陷入了沉思。那一年,自己离开部队来在这座城市,转眼三十年过去了,自己从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变成了一位知晓天命的老人。回顾自己走过的路,这位有着三十多年党龄的县处级的企业领导干部感慨万千。

由于生活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兄弟六人中除大哥由于身体的原因没能入伍,而留在家里帮助父母料理家庭外,兄弟五人都到了部队。作为兄弟中最小的一位,包大成入伍不到三年,就随部队来到了北大荒开垦荒地。大豆播下去不久,部队就再次集结,紧接着自己就到了朝鲜战场和美国人打仗。从朝鲜回国后,自己就被分配到这座城市,在一家陶瓷厂当厂长。经过五年的努力,陶瓷厂就从一个不足十人的小厂,发展到拥有变成了拥有上千万元固定资产和三百多职工的中型企业。

也可能是因为工作上的一点成绩吧,很快自己就被市里调到了江洋市红棉纺织厂当副厂长,享受行政副处长级待遇。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十九章 92、往事回首(2)

红棉纺织厂是江洋市的重点企业,当时就拥有九百多职工,企业发展前景非常看好。屈指算来,自己在红棉纺织厂都已经工作了二十多年。

二十多年来,无论在北大荒开垦荒地,还是在工厂管理企业,自己一直都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生怕辜负了组织和工友们对于自己的期望。尤其是组织上把这个副处级的厂长职务给了自己以后,作为主管生产的副厂长,尽管自己有多次可以转正为厂长的机会,可考虑到自己的知识水平有限,不求名贪利的心理强迫自己每次都把机会让给了年轻人。

近几年来,工厂的生产遇到了困难。作为一名生产副厂长,很少有人能在他包大成的办公室里找到他,大多数的时间他都和车间里的工人一样,摸爬滚打在生产的第一线。产品质量上去了、产量也上去了,他本以为这样就可以把厂子搞好,大伙就能够有好的收入来改善生活。可事情的结果并不遂他愿。无可挑剔的产品质量、近乎为零的次品率并没有给工厂带来辉煌的前景。

货款变成了高级轿车、变成了别墅、变成了飞机票、变成了歌舞升平的糜烂生活......于是乎,生产资金不再充裕、满负荷生产再也得不到保证、工厂不得不在匮乏的资金下一次次停产。他傻眼了,他感到自己对不起那些在生产一线打拼的工友。

他太想为大家做点事了。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从来不愿意转正的他,在工厂近乎倒闭的困境中,他站了出来。为了工厂的起死回生,一向不愿求人的他,求爷爷告奶奶地拉下脸皮到处化缘。市政府、银行、担保公司......能走的地方几乎都走了,尽管结果不是很理想,可他已经尽了力了。

为了能够尽早寻求到资金,重新启动工厂,年过半百的他自掏腰包,拖着多病身子风里雨里的南下北上,他不叫苦不叫屈。可就在自己即将成功时,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却给了他致命的伤害,并最终使得这个有着辉煌历史的国有大厂在自己的手上走到了尽头。

想想那些因闲置而生锈的机器、想想那些因失业而贫困的职工,再看看自己的一片苦心所换来的这个结果,包大成死的心都有过。他怎么都想不明白:像自己这样兢兢业业、毫无私心为大伙做事的人,怎么总是遇到这些让他理解不了的人和事!同样是人,为什么有的人非要以牺牲别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想着那一张张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模糊不清、残缺不全的小纸条(欠条)包大成的心在流血:就是这不起眼的一张张小纸条,骗走了工厂几车、十几车甚至几十车的产品;也正是这一张张的小纸条,蚕食着几千名职工的既得利益。当几千名职工为生存而发愁时,又有多少人从这一张张的纸条中满足了贪欲?

这些小纸条是红棉纺织厂致衰致败的祸根。工厂衰败应不应该有人负责?应该由谁来负责?包大成陷入了沉思......

下班后,包大成没有回家,他径直向原红棉纺织厂的方向走去。

工厂的大门已经经过了整修,名字也已经换成了‘源徽纺织公司’,整个外观已经没有了红棉纺织厂曾经的痕迹,只有大门两侧还在经营的店铺可以让人回忆起红棉厂过去的历史。工厂后面的院墙倒塌了一个口子,开口的外面,是外地人随便搭起的一片‘棚户住宅区’。这多危险,工厂的产品很容易就会被偷窃!想到这里,包大成捡起地面上散落的砖块,一块块地封堵起来......

站在高处,看到工厂内破烂不堪的杂料库,包大成一阵心酸,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直到院内传来隆隆的机器声,他的心才得到些许安慰,转身向家的方向走去。

第三十章  93、转战沈阳城(1)

付东海和杨林在大连找了几天,也没找到债务人——大连海运商店的王清光。在海运商店的原址上已树立起了‘春雨茶庄’的牌子。

春雨茶庄老板姓李,六十多岁了。据李老先生讲,他是一年前从别人手里接过来的茶庄,关于海运商店的事他一点都不清楚。也就是说在春雨茶庄之前这个店铺就是茶庄。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