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书评 > 第10部分(第1页)

第10部分(第1页)

所谓的〃商业社会〃的成员中分配尤其如此。如果大多数商品都按照〃先来先得〃的方式进行分配,人们就要花费极多的时间用来排队。抽签本身是公平的,因为没有人对稀缺品有特殊的要求权,但是完全凭偶然性来分配却忽略了人们愿望和条件的多样性。平均分配的困难在于,有时候某种东西很难被分割得很均匀,有时候每一份的价值太低,以至于对人没有意义。〃强权就是公理〃的原则有明显的缺陷,不光是对弱者,对强者也是一样,人们被迫花费宝贵的资源来捍卫自己的那一份。按照功绩分配不失为一个明智的方式,但是,前提条件是人们对什么是功绩以及用什么程序来决定某人拥有什么功绩要有一致的认识;而这些条件在很小的社会圈子(比如密切结合的家庭)之外几乎无法满足。

最重要的是,上面讨论的这些分配原则都没有考虑供给的问题。很少有什么东西像吗哪*一样从天而降,所能供给的数量很少是与分配方式无关的。大多数商品都是人生产的,而人们都想让他们的努力得到回报。如果一种稀缺品的分配方式不能使生产这些商品的人们得到适当的回报,那么这种分配方式最终一定会崩溃。但是,我们把对供给的讨论推迟到下一章,这一章只关注需求的概念。即使只看需求这一面,把稀缺品分配给愿意出最高价格的人这一方式也有若干被人忽视的优点。最基本的是,它能使人们根据各自的境况进行节约,从而扩大人们的自由和权力。想想汽油的例子。

▲虹桥▲书吧▲BOOK。

第22节:无处不在的替代:需求的概念(8)

有很多种方式来节约汽油:多走路、坐公共汽车、骑自行车、几个人合开一辆车、搬到离单位近一点的地方住、在高速公路上开慢点、调节发动机、不冲浪、不出去兜风、更周密地计划、把几次旅行合并到一起、不去离家太远的地方度假,或者买一辆小点的、更省油的车。每种节约方式的成本或代价对每个人来说都不一样,有时甚至有很大的区别。有些人住的地方周围有方便的公交条件,他们改乘公共汽车可能代价并不大,除非他们乘公共汽车会晕车。有些人可能会和同事比邻而居,这样他们几个人合开一辆车的成本就比较低,除非他们喜欢在路上一边把音乐开得很响,一边独自思索。有些人正在考虑买车,他们可以很方便地改买一辆小点的车,放弃买大车的计划,除非他们有一大家子人,或者经常要运大幅的油画。没有一个公式可以适用于所有人,没有一个最好的方式让人们节约。很多欧洲人的住宅和办公室在同一幢楼里,或他们住在邻近的楼里,走路甚至坐电梯去上班。长期以来就是这样。如果我们认为节约汽油很重要,节约的方式不太贵也很重要,我们就应该善意地看待汽油相对价格的上涨。

当一个东西的价格上涨时,并不需要告诉使用者去节约,不需要经济学家告诉他们该做什么。相反,他们会找到最符合自身利益的方式来节约,即使他们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词。也不用告诉他们首先要减少浪费,那恰恰是他们想做的,尽管对于什么是浪费可能各有各的看法。也不用盯着他们,确认他们是否真的在节约,因为〃骗人〃的人最终是在骗自己。提高水价就会使人们努力去找漏水的地方并堵住漏洞。多数情况下,人们不需要受很大的罪就能〃完成自己的那一份〃,因为他们会自然而然地选择那些代价最小的方式来节约;既然他们远比别人更清楚自己的状况,他们就会在所有可能的方式当中选取最好的一种。

3。16 只有钱重要吗?货币成本、其他成本和算账

我们在本章前面的讨论中从来没有认定,对于购买者而言,在他们花钱购买某种东西的时候,以货币表示的价格是衡量成本的全面尺度。有的时候,货币价格确实是一个不充分的尺度。经济学家和普通人都知道这一点。需求的概念绝对没有向人们暗示,金钱是对人唯一重要的东西。对这一点的混淆造成了极大的误解,我们花点时间来澄清这一点是有好处的。

认定人们在价格上涨的时候会少买某种东西,这并不意味着人们仅仅看重钱,也不意味着人们是自私的,同样不意味对社会福利的关注不影响人们的行为。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建议对这个问题持如下的看法:一项行为的机会成本上升时,选择者会倾向于少发生这种行为;一项行为的机会成本下降时,选择者会倾向于多发生这种行为。人们不仅仅对预期的收益变化做出反应,他们也比较预期的额外收益与预期的额外成本,无论他们用什么方式来计算成本。在商业市场经济中,货币是一个通用的度量单位,相当于〃米尺〃,很容易被理解。更准确地说,货币使人们能够计算相对的收益与成本。每个人都会注意钱,因为所有人都能用它推进他们感兴趣的任何事业。

如果人不能光靠吃饭活着,那么人也不能光靠钱活着。但这并不意味着饭或者钱不能给人带来重要的利益或用处。货币价格的变化是协调人们生产和消费的有用信号。这也正是经济学家如此重视价格变化的原因。

简短回顾

权衡,权衡,再权衡……大多数物品是稀缺的,意思是它们只能通过以其他物品为代价才能获得。

任何物品都有替代品。人们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有多种方式,他们对各种方式的预期额外收益和预期额外成本进行比较,从而在各种稀缺品之间做出权衡,这就是节约的含义。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是在现有条件下的预期额外收益和预期额外成本。

〃需要〃这一概念忽视的内容正是〃需求〃这一概念强调的内容:达到目的有多种方式以及权衡的重要性。

〃需求法则〃断言,人是会节约的。他们在价格高的时候会少买,在价格低的时候会多买。

对某种商品的需求表述了价格和数量的关系:前者指为了得到该商品必须支付的价格,后者指人们要购买这种商品的数量。需求是一个明细表或者一条曲线,不要和特定价格下的需求量混淆起来。

不要把需求量的变动和总体需求的变动搞混!如果某种商品的价格变了,而其他条件不变,那么只有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发生变化。总体的需求也会变化,但是,它不是在商品价格变化的时候变化。影响总体需求的因素包括:消费者数量的变化、口味和偏好的变化、收入的变化、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变化以及预期的价格变化,所有这些都不和需求法则相冲突。

当价格变动时,人们对某种商品的购买意愿会相应发生变化,增加或减少的程度由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来表述,即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当需求量变化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化的幅度时,我们说需求是有弹性的,价格变化会使得对该商品的总货币支出向相反方向变化。当需求量变化的幅度小于价格变化的幅度时,我们说需求是缺乏弹性的,价格变化会使得对该商品的总货币支出向相同方向变化。

某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主要取决于替代品的供应。替代品的供应越好,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通常,发现或找到替代品是需要时间的,所以,时间在决定需求价格弹性的过程中也发挥作用。此外,某种商品在某人的预算中所占比例对弹性也有影响。

稀缺品必须被分配,因为,它的定义就是每个人不能想要多少就要多少。尽管很多标准都能用来分配稀缺品,决定谁得到什么,但是通过私有产权的自愿交换和货币价格标准进行分配可以促进经济自由,提高个人的力量。这些规则以及它们产生出来的价格信号使得人们有可能计算他们的利益,并根据各人的独特情况和实际条件进行节约。

▲虹桥▲书吧▲。

第23节:机会成本与商品供给(1)

第4章 机会成本与商品供给

4。1 对机会成本的复习

4。2 成本和行为相关,而不是和事物相关

4。3 我现在该干什么?〃沉没成本〃的无关性

4。4 生产者的成本作为机会成本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