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武圣为什么从岳飞变成关羽 > 第115部分(第1页)

第115部分(第1页)

当完颜长率领山东境内的金兵马南下之际,张荣也率领全部舟师顺清河而下。每只船全都满载粮食,进驻于鼍潭湖中,积茭为城,用泥加以涂抹。屡次向南侵金军挑战,诱敌深入,使敌人步骑四集,都深陷在泥淖之中,死亡累累。

可惜的是,张荣没能与岳家军取得联系,后来在完颜昌的全力进攻下。张荣力不能当。唯有把茭城焚烧后弃去,率领他的船队转到兴化县的缩头湖中去了。

完颜昌兵马把张荣的水军驱逐出鼍潭湖,等于把泰州的军事屏障全部拆除。驻守在在泰州的岳家军,**裸地袒露在金兵的大部队面前。

这种形势。正如《韩非子?十过》中所说的:“其君之危。犹累卵也。”

形势分明。难怪之前高宗皇帝下诏书通知岳飞:“泰州可战即战,可守即守;如其不可,且于近便沙洲保护百姓。伺便掩击。”

形势危急,岳飞“顾虏势盛,泰无可恃之险”,审时度势,已有撤退之意。于是召集众位兄弟问计:“各位可有应对的好办法?”

王贵站出来说道:“我军屡战屡捷,已经够本了,况且朝廷也已经下诏让我们保民而退,可以撤退了。”

岳飞神态肃穆,告诫大家:“朝廷养兵,就是为了能在危急之时派上用场。现在我军虽然急挫敌锋,但敌人势大,离我不过数十里,我军不宜轻动,我军一退,他们肯定紧追于后,到时我们的父老妻小拖累于后,全军就有覆灭之忧。”

听了岳飞一席话,众将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岳飞缓缓站起,沉声指出:“当下形势,敌强我弱,我们当然不能和他们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我的意见是必须撤退,但撤退之前,背城一战,杀灭金人的气焰,方可在死中求生!”

岳飞的这句话,奠定了往下十多天的战事进程。

建炎四年十月二十九日清晨,完颜昌和蒲速里酋长的金兵大军在离泰州城外的三十里处排列队形,与岳家军在城外决战。

虽然完颜昌不明白为什么岳家军宁愿放弃泰州的城墙之便,要挑选这处野外的空旷地方来和金国的骑兵决战,但宋军既然要以己之短来攻打金兵之长,完颜昌自然是乐见其成。

完颜昌不知道,如今的泰州和附近几个县城都已经是空城一座,几十万汉人正在缓缓地向着南霸塘赶去。他们要在那里横渡长江,逃避战火。

问题是,这几十万人行走缓慢,要全部过江起码需要十天的时间。

也就是说,岳家军起码要把金兵拖住十天以上。

在一个平原地带,用一万人来拖延二十万大军的推进,这个难度可不低啊!

花了两个时辰,完颜昌终于把他的阵势给列好了。

整整十万的甲兵铁骑,阵列整齐。完颜昌披坚执锐,带领完颜家族的精锐骑兵居于阵地的中央,其余各姓各部落的将领率本部人马列阵于两侧,五色大旗按方位分植在中军周围,寒风一吹,猎猎作响。

这是完颜昌最喜欢用的一个冲锋阵势,名字叫做“鱼鳞冲锋阵”,说白了就是由不同的方阵堆积在一起而已。

对于宋人所推崇的排兵布阵,金兵本来是不太感冒。

管你摆出什么阵来,我只管往前一冲,就能把你冲倒。

随着女真人在汉地呆的时间越久,就越被汉人的文化所同化,连打仗都开始模仿汉人那一套的礼仪和风范。

对于完颜昌的这个“鱼鳞冲锋阵”,史书上的记载是:“虏阵横北荒,胡星曜精芒,人马环合…”

岳飞和众将领看到金兵这种架势,悲喜交集。

喜的是金兵只有十万人,没有完颜昌自己所号称的二十万那么多。

实际上,灌水是中国各民族的优良传统,完颜昌以十万金兵号称二十万大军,已经是非常靠谱的一位同志了。

悲的这十万金兵全是铁甲重装骑兵,把宋军看得头皮都有些发麻。

完颜昌看着对面那群衣衫褴褛的宋兵。简直有些不太相信自己的眼睛,就这些兵,居然多次击败了自己的部下?

完颜昌仰天狞笑,把手一挥,号角声响起,十万骑兵一起朝宋军辗压过去。

一般的对战,双方肯定是先派出一小股部队相互试探一下,方才决战;然而现在金宋双方兵力相距悬殊,完颜昌不想浪费时间,下命令直接把宋军推到就是了。没必要再和他们啰嗦。

就眼前宋军那点兵马。骑兵不到三千,步兵不到一万,十万骑兵不用兵器,单凭马蹄也能把他们给踏碎了。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