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三清太极创始人 > 第13部分(第1页)

第13部分(第1页)

予以赏赐。久而久之,黄金台成为了幽州蓟郡的一处象征。但是随着岁月的变迁,燕国早已不复存在,又经历了数个朝代,黄金台的名声也随着岁月的洗礼,变成了今天的幽州台。但仍不失为一处名胜古迹。

元起站在幽州台上,心中思绪万千,一时之间,感慨不已。这个世界究竟是另外的世界,还是时光回朔,我来到了古代?但是似乎有有些不一样。扶摇子看出了元起有心事,站在台上叹息了一声,悠悠问道:“元起,你可是有什么心事?”元起回头看了师父一眼,也是叹息着说道:“站在幽州台上,可仰视苍天,俯视大地,令人心旷神怡。然而,在这样一处充满着先贤古事的地方,徒儿看到的,却是江山摇摇欲坠之困境。

扶摇子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不错,可怜高高在上的天子和大臣们却还茫然不知,犹自内斗不休,唉,将要病入膏肓矣。想当年为师去投军,却屡屡遭到上司轻视。让为师空有一身本事,却找不到报国之门,若非如此,为师又怎会甘心隐居山林?

师徒二人在幽州台上又呆了一会儿,便下山回府了。毕竟,这个世界是个十分注重礼节的,待会中秋酒宴上若是看不到这师徒二人,恐怕元鹰就要发飙了。

等到师徒二人回到州牧府,酒宴已经快要开始了。依律法,幽州境内的主要官员们,必须在中秋佳节之际,来到州牧府汇报这一年的工作情况。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官员都有资格向元鹰汇报工作,只有幽州治下十一位郡国太守和国相,以及九十位县令才有这个资格。这个世界初期,皇帝为了防止诸侯们拥兵自重,所以大肆推行推恩令,准许各地藩王可以将自己的领地再划出一部分,分给自己的子侄。这一政策虽然稳固了统治,但同时也造成了十三州又一部辖下郡治的混乱。比如用幽州举例,幽州境内就划分成十个郡和一个辽东属国,郡的最高行政长官自然就是太守,元鹰以前就在并州出任州牧。而属国的最高长官就叫国相,简称相。进入到州牧府,元起立刻就感到了喜庆的氛围,倒不是元起的第六感作祟,而是府中招待各地官员们的流水宴,已经从大厅中摆到院子里来了。大厅所有的门窗都被打开了,可以让里面的人看清楚外面院落里的情形,也方便坐在院子里的人随时向大厅中的人敬酒。元起跟在扶摇子身后,一路向大厅中走去。已经落座的官员们,看着这一老一少昂然向大厅方向走去,纷纷低声议论了起来。

“快看,那两个人是谁啊?怎么如此不知礼节?看样子是要径直去大厅里落座啊。”

“就是就是,咱们身为一县县令,尚且不能坐到大厅里去,这两人,疯了不成?”

“要我说,保不齐是什么沽名钓誉之辈,来打秋风的。”

“嘘!噤声!你们难道没看过并州传来的战报么?”

“看过了啊,咱们的州牧大人斩杀上万辛蛮精兵,凭着这偌大的功劳,升迁为幽州牧啊。”

“既然看过战报,就应该知道那少年是谁了?”

“是谁?啊——难不成是州牧大人的那位号称‘小霸王’的公子?”

“除了‘小霸王’元起二公子之外,谁还敢这么理直气壮的区大厅里落座?”

顿时,院子里噤若寒蝉,没有人再敢于发出议论。弹指之间灭掉辛蛮数千精兵,一招将辛蛮左兵卫斩落马下的“小霸王”,威名还是很响亮的。

扶摇子年纪虽然看上去已近七旬,却耳朵尖得很,将院子里众人的议论一句不拉的听了进去,微笑着回头对元起低声说道:“元起,你很有名气嘛,这么多人都知道你的名字,还送了你一个‘小霸王’的称号。”元起压低了声音,轻飘飘的拍过去一记马屁:“还不是师父教导有方?”扶摇子小声笑骂着:“混小子,你大破辛蛮的时候,为师还没见到你呢,干为师何事?”

两人一边低声交谈,一边走进了大厅中。此刻,大厅中坐满了人,身为幽州牧的元鹰,自然是坐在中央的主位上,他身边左右两侧的第一个座位都空着。从第二个座位开始,左边坐着的,是元鹰直属的官吏们,另外元起部下的张冲和田谋也在其间。右手边,坐着的都是幽州各地的地方官员,坐在第二个位子上的,是一位身穿白色锦袍,面容刚毅的将军,年纪大约在三旬左右。此刻,这位将军正饶有兴致的看着自己。在这位将军之下,依次坐着十余人,想来都是各地的郡守和辽东属国相。

扶摇子和元起昂然走到元鹰身前,分别在元鹰下手左右的第一个空位上坐了下来。随着两人的入座,大厅里响起了一片低声的抽气声。能够坐在大厅里的,都是一郡太守,眼界和消息自然不是外面那些县令可比的,纵然惊奇,也只是发出抽气之声,却没有人进行讨论。

那位先前关注元起的白袍武将,看着坐在自己上首的元起,微一沉吟,便向元起说道:“想必,这位少年英雄就是昔日大破辛蛮、斩杀左兵卫的虎威将军了?”元起闻言,不敢怠慢,连忙抱拳行礼:“某正是元起,还未请教将军尊姓大名?”那白袍将军微微一笑道:“某乃是辽西太守公孙入云。”“某久仰公孙将军威名,将军之名如雷贯耳。”公孙入云还了一礼:“元将军言过了,入云虽薄有功绩,怎比得上将军‘小霸王’之名号?现今在这燕赵大地,谁人不知元将军大名?”或许是因为元起奋勇抗击辛蛮,斩杀辛蛮左兵卫的事情,让公孙入云觉得很对脾气,所以公孙入云对元起说话的口气,竟有惺惺相惜的意味。

元鹰看到元起和公孙入云相处融洽,心中感到一阵欢喜,随即安排侍从上酒上菜,正式开始了酒宴。

席间,众位官员觥筹交错,相互敬酒,其乐融融。更有些胸中饱读诗书的官员们,开始吟诗作对起来,赢得一阵喝彩。

………………………………

第二十二章月圆之夜(二)

就在众位官员作诗取乐的时候,一名郡守手持酒杯来到元起面前,说道:“久闻州牧膝下有龙虎二子,次子元起更是文武双全,今日是中秋佳节,各地官员汇聚一堂,不若,请虎威将军赋诗一首,以映衬良景,如何?”

公孙入云附在元起耳边,轻声说道:“此人乃是涿郡太守崔守,原是青州人士,颇有才华,善于内政,因战乱,避祸于幽州。向崔守看去,元起发现其本人,眉目疏朗、须长四尺、声姿高畅,竟是一位美男子。举起手中装满白水的酒杯,元起站起身来,对着崔守说道:“原来是崔守兄,久仰久仰,起年纪尚幼,不惯饮酒,以茶代酒,敬崔守兄一杯。”依照这个世界惯例,十二年为一轮,一轮之内的人相交,如没有血亲或是同门情谊的,可以称呼为兄,所以元起才称崔守为崔守兄。

崔守微笑着举起酒杯,和元起对饮了一杯。然后说道:“还请虎威将军再做佳作,守洗耳恭听。”听到崔守的话,大厅中的一众官员都把视线转移到了元起的身上,等着元起的佳作。毕竟,传言为虚,眼见为实,虽然元起文武双全之名听得众人如雷贯耳,但毕竟谁也没有亲眼见到元起作诗不是?沙场上的事做不得假,但这吟诗作赋,捉刀代笔者可是多了去了。

元起微一沉吟,然后笑着说道:“今日,某和家师登上了幽州台,心中颇有感慨。昔日姜太公受命于周室两代君主,成就伟业;燕昭王礼遇乐毅,使其连破齐国七十二城,垂名千古;燕太子丹知遇荆轲,荆轲士为知己者死,图穷匕见刺杀秦王。反观我朝,现今外戚和宦官争斗不休,边境蛮夷连年入侵,实已是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也。然而身居高堂者,上不思匡扶社稷以谢皇恩,下不思政治清明以安黎民,使得许多胸中有沟壑,腹内有经纶的能人志士报国无门,起心中甚是伤怀,现今,得崔守兄青睐,某便以幽州台为题,做诗一首。”

大厅中的众人听着元起的感慨,都是心有同感,一时唏嘘不已,更有忠心报国者,忍不住捶胸顿足,潸然泪下。元起暗中观察了一下崔守的神色,果然看到崔守的脸上闪过一丝伤悲。先前说的那些话,不仅是有感于怀,更主要的,是元起想要借着这番话来挖崔守这位内政能臣了。元起看得出来崔守心中,始终都存在着为国尽忠的心思,现在崔守在父亲治下任职。自己完全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啊。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