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策略思维哪个版本好 > 第22部分(第1页)

第22部分(第1页)

戴夫·

史密斯真的不可预测,有时候莱恩·

戴克斯特拉还是可以碰巧猜中他会投什么球,将球击出场外。而在橄榄球比赛中,第三次死球且距离底线只剩一码的时候,稳扎稳打的选择是中路推进;不过,重要的是投出一个出其不意的球,迫使守方不敢轻举妄动。一且这样的传球得逞,球迷和体育解说员们会为选择这一策略而欢呼雀跃,赞扬教练是一个天才。假如传球失败,教练就会遭到众人批评:他怎么可以把宝押在一记长传之上,而不是选择稳扎稳打的中路推进?

评判这名教练的策略的时机,是在他将这个策略用于任何特定情况之前。教练应该公告天下,说混合策略至关重要;中路推进仍然是一个稳扎稳打的选择,其原因恰恰在于部分防守力量一定会被那个代价巨大的长传吸引过去。不过,我们怀疑,哪怕这名教练真会在比赛之前将这番理论通过所有的报纸和电视频道公告天下,只要他仍会在比赛里选择一个长传且不幸落败,他还是免不了遭到众人批评,就跟他此前根本没费心教给公众有关博弈论的知识差不多。

8 .谎言的安全措施

假如你采用了自己的最佳混合策略,那么,另一个参与者能不能发现这一点无关紧要,只要他不能提前发现你通过自己的随机机制为某个具体情况确定的具体行动方针。对于你的随机策略,他无计可施,占不了你的便宜。均衡策略恰恰就是用来防止对方通过这样的方式占你的便宜。不过,假如出于某种原因,你没有采取自己的最佳混合策略,这时,保密就是关键。泄露这一信息会让你付出巨大代价。与此同时,你也有同样的机会使对手误解你的计划。

1944年6月,盟军筹备诺曼底登陆的时候,想方设法让敌人相信攻击点会在法国北部的港口加来。最具创意的一招,是把一个德国间谍变成一个双重间谍,却又不是一般的双重间谍。英国人费尽心机让德国人听说自己的间谍叛变了,却又不让他们知道这个消息是有意泄露的。为了使德国人知道自己作为一个双重间谍多么(不)可信,这个家伙向德国发回了一些最整脚的信息。德国人发现这些信息只要按照字面意思反过来理解就对了。这是关键的一步。当这名双重间谍报告说盟军将在诺曼底登陆时,他说的是实话,偏偏德国.人反过来理解,认为这进一步确认了加来才是攻击点。这个策略还有一个优点,即盟军登陆之后,德国人再也摸不透他们的间谍是不是一个真正的双重间谍。他一直是德国仅有的正确信息来源。随着他在德国人那边的可信度逐步恢复,英国人可以通过他发出错误信息,引诱德国人上钩。'4'这个故事的问题在于,德国人本来应该可以预计到英国人的策略,并分析得知他们的间谍有可能叛变。硬用混合或者随机策略的时候,你不是每一次都能愚弄对手,也不是任何一个特定时候都能让他上当。你能得到的最好结果是让他们不断猜测,且有时候可以引诱他们上当。在这方面,当你知道正在和你交谈的人出于自己的利益会有误导你的想法的时候,最佳选择可能是忽略他所说的一切,而不是按照字面意思理解或者断定应该反过来理解。

以下是关于商界两名竞争对手在华沙火车站狭路相逢的故事。

“你去哪儿?”一个人问。

“明斯克。”另一个人答。

“明斯克?你还真有种!我知道,你之所以告诉我说你要去明斯克,是因为你想让我相信你要去平斯克。可你没想到我当真知道你其实是要去明斯克。那么,你为什么要对我说谎呢?〃

'5'行动确实胜过言语一筹。通过观察你的对手的行动,你就能判断他想跟你说的事情究竟有几分可以相信。从我们列举的例子中可以看到,

你不能单单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对手所说的事情。但这并不表示在你努力识破他的真实意图时,应该忽略他的行动。一方按照怎样的比例混合其均衡策略,关键取决于他的得益。因此,观察一个参与者的行动可以提供一些有关正在使用的混合比例的信息,同时这种观察也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证据,有助于推断对手的得益。扑克游戏的叫牌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扑克玩家都知道采用混合策略的必要性。约翰·麦克唐纳(John

McDonald)有这样的建议:“扑克玩家应该隐蔽在自相矛盾的面具后面。好的扑克玩家必须避免一成不变的策略,随机行动,偶尔还要走过头,违反正确策略的基本原则。”'6'一个“谨小慎微”的玩家难得大胜一回;没有人会跟他加码。他可能赢得许多小赌注,最后却不可避免会成为一个输家。一个经常虚张声势的“大大咧咧”的玩家,总会有人向他摊牌,于是也免不了失败的下场。最佳策略是将这两种策略混合使用。

假设你已经知道,一个经常遇到的扑克对手遇到手风顺的时候,会有23的机会加码,13的机会摊牌。假如手风不顺,则会有23的机会退出,13的机会加码。(一般而言,你在虚张声势的时候摊牌并不明智,因为你没有取胜的牌面。)于是,你可以画出图7…8,显示他采取各种行动的概率。

在他出牌之前,你相信他拿到一手好牌和一手坏牌的可能性是相等的。由于他的混合概率取决于他拿到什么牌,你就能从他的叫牌方式中得到更多信息。假如你看见他退出,你可以肯定他拿到了一手坏牌。假如他摊牌,你就知道他拿到了一手好牌。但是这两种情形下,赌博的过程已经结束。假如他加码,他拿到一手好牌的概率就是2:1

。虽然他的叫牌不一定精确反映他拿到了什么牌,但你得到的信息还是会比刚刚开始玩牌的时候多。假如听到对方加码,你就可以将他拿到一手好牌的概率从12提高为23。①①

在听见对方叫牌的条件下,估算概率采用了一种称为贝叶斯法则的数学技巧。在听到对方叫“X”,的条件下,对方有一手好牌的概率等于对方拿到一手好牌而又叫X的概率除以他叫“X”的总概率所得的商。于是,听见对方叫“退出”就表示他必然拿到一手坏牌,因为一个拿到一手好牌的人绝对不会“退出”。听见对方叫“摊牌”则表示他拿到一手好牌,因为玩家只会在拿到一手好牌的时候这么做。若是听见对方叫“加码”,计算就会稍微复杂一点:玩家拿到一手好牌且加码的概率等于(12)(23)=13,而玩家拿到一手坏牌且加码,即虚张声势的概率为(12)(13)=16。由此可知,听到对方叫“加码”的总概率等于13+16=12。根据贝叶斯法则,在听见对方叫“加码”的条件下,对方拿到一手好牌的概率等于对方拿到一手好牌且叫“加码”的概率除以他叫“加码”的总概率所得的商,即(13)(12)=23。图7…8

9 .出人意料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只是将随机策略的应用集中在参与者利益严格对立的博弈上。在某种程度上显得更出人意料的还是找出随机行动的均衡的可能性,即便博弈的参与者存在共同利益。遇到这种情况,混合自己的策略可能导致各方得到更差的结果。不过,仅仅是结果更差并不表示这些策略就不是一个均衡:均衡是一种描述,不是一项指示。

混合自己的策略的原因来自合作失败。这个问题只出现在缺乏一个独一无二的均衡的时候。举个例子:两个人打电话聊天,说到一半线路中断,他们并不总是清楚谁应该再拨过去。由于缺乏沟通的能力,两个参与者不知道将会出现怎样的均衡。用不那么精确的话来说,随机化的均衡是在合作均衡之间寻求一种妥协的方式之一。下面的故事将会解释这种妥协的本质。

德拉(Della)与吉姆(Jim)属于大家会在小说里看到的那种夫妻;确切地说就是在欧·亨利(O。Henry)小说《麦琪的礼物》(The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