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中国七大发明 > 第148部分(第1页)

第148部分(第1页)

通常情况下代表北方的议员会反对,代表南方的议员会支持,如果是传统的办法,大明皇帝很可能支持考取进士更多的南方,显然南方人在官僚体系中的人多,也可能支持他更亲近的北方。”

“但是在共和体制中,议员是不同地区选举出来的,南方北方可能不相上下,南方的议员如果多一点,可能支持的票数就会获得相对多数从而通过。”

“这不就是人多欺负人少么?我看也不咋的!”曾国藩微笑不语,刘蓉却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

赵烈文摇了摇头:“刘大人刚才说的话确实在理,是只从利益角度来说的,但议员都是读圣贤书的,表决的结果也都是公开的,即便是南方的议员,也不会全部都选择支持,因为做出这样很不合理的选择,只能说明他并不合格,那么下一次的选举中,他就有可能被选掉,失去议员的职位,这便是制衡!”

“所以《共和书》认为,共和体制下投票的结果,必然是各地方利益和议员价值判断综合形成的结果,也就是说,投票结果可以反应多数的利益和价值取向,如果认为只是靠地狱或党派勾结便可以翻云覆雨的话,那就是说社会教化的作用是负的,甚至连这些大家选出来的精英都不会遵守,还能指望靠个人自觉来治理国家吗?”

“《共和书》在这里也明确提出,共和体制下的投票,必然是参加者受到过一定的教育程度,可以明辩是非的百姓,而能够成为最高级议政会议员的,定然是得到大家承认,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精英,他们的明辩能力和道德水准应该得到承认,至少在公众场合下是值得信任的。”

曾国藩点了点头:“也就是说,共和制不会避免所有的缺陷,但是和前明相比,前明得到皇帝的支持,就可以随意打击另外一派,哪怕他不过是个宦官。但是在共和体制下,必须和别的派别进行投票,而由于他们的投票权来自于更下一级的投票,所以从理论上来说,议员所投的票代表了他们的选择,所以像阉党这样的祸患就不会出现,齐楚浙党也可以通过投票的方式来应对东林党。”

“是的,如果相信教化是有效的,那么投票的办法就要比前明的专制更好一点,虽然这依然不是最好的办法,也会存在漏洞,”赵烈文最终评价道。

曾国藩笑了笑:“如果我没猜错,共和制还有一些别的做法吧?”

“是的,大人应该知道四省总督府设立内阁和院司寺的事情,根据《华夏时报》时报的分析,立法院也就是共和制下的议政会,不过四省现在还没有条件投票选出议政会,所以率先成立立法院以行使立法职能,与其类似的还有大理寺。未来的共和制政府,将形成立法院、大理寺和总督府并列的格局,立法院制定法律,所有人和部门都必须要遵守,包括总督府,所以说共和体制下,现在的立法院,未来的议政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可以制定法律,并对重大决策进行投票表决。”

第六集 中国攻略

第281章 … 松动

立法院、总督府、大理寺三权并列,这是叶枫根据制衡设计的华夏权力机构,基本就是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也许很多人会认为三权分立并不是最好的制度,民主也有很多问题,但起码和以个人意志为特色的独裁制度相比,这会是更好的制度。

赵烈文作为曾国藩的幕僚认真地研究了以冯桂芬名义发表的新经学著作,并以此为依据分析了华夏的政治制度:“共和制的情况下,党争在于制衡和妥协。”

“刘大人刚才所说的那种打击异己的方式,必然会招致大部分基础选民的反对,那么他们就有权利通过投票将这个他们反对的派别排斥出权力机构,这也是制衡。”

“当然,共和制实际上要比这更加复杂,譬如四省很兴旺的报业被称为无冕之王,政府一举一动都会公布于众,无所遁形,这也是制衡。”

“在下并不认为这种种制衡就是完美,但这是一个全新的尝试,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消弭纷争,”赵烈文向曾国藩拱了拱手,缓缓垂下眼帘,不再言语。

曾国藩抄起一只青花瓷茶盏,发现里面的茶水早已凉透,随手放到一边,微微一笑:“惠甫对于共和的评价,似乎很高?”

“只是见猎心喜而已,”赵烈文轻轻叹了一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治乱轮回,赵某时常会想。何时能走出这样的怪圈,想来想去,冯桂芬提出的共和,前景虽然难料,或可一试。”

曾国藩捻着胡须,良久才道:“惠甫。你所说的,只是冯桂芬一家之言,便是那些报纸。也是四省那边暗地里送过来地,焉知不是粉饰?”

赵烈文眼前一亮:“大人,在下愿去杭州一看,定要探个虚实来。”

曾国藩和赵烈文对视一眼,都露出会心的笑容,曾国藩点了点头:“惠甫你去看看也好,必要时也可和叶兴华接触看看。若是双方可以暂歇兵锋。也好保全我湘乡子弟。”

“属下遵命,”赵烈文朗声道,他虽然只是去看一看,然而却是曾国藩决意跨出的第一步,也就是说曾国藩终于对共和路线有了一丝好感,这意味着将来双方和平共处乃至联盟都有可能。

“至于这份通电,就由惠甫你来拟写奏折,就说我曾国藩请皇上收回成命,拒绝这等丧权辱国的条约。”曾国藩闭上眼睛,手掌按在红木桌面上,青筋隐现。

清廷对于他曾国藩的猜忌从未减少,可以说江南的布局固然是为了消灭太平军,而摆在第二位地必然是防备他曾国藩。此次奏折一旦送到上面。恐怕这等防备会变本加厉,好在南方形势恶劣。不虞清廷这个时候有什么大的动作。

一八六零年十一月,陈玉成袭占黄州,进逼武昌,英国人粉墨登场,要求太平军放弃攻打武昌,并出动炮舰轰击太平军,陈玉成无奈只得撤出黄州。

十二月初,李秀成进抵湖北通山,得知陈玉成撤出黄州,两路会攻武昌的计划破产以后,旋即放弃进攻,旋即撤军。

“陈玉成撤出黄州,太平军围攻武昌以迫使湘军西撤地计划彻底破产,陈玉成必定会回军直接进攻围困安庆的湘军,”在徽州,颜永京再度召集各军将领,商讨军事方略。

此时,四师与火枪团已经驻扎到太平,第一师第一旅和常胜军主力在休宁,福建第二师在乐平,广东第三师在赣州,第五师靖海师已经在霞浦登陆,正在北上增援第二师。

“湘军对安庆也是势在必得,我军占领上海、徽州以后,湘军对太平军的攻势唯有从长江上游发起,只要拿下安庆,天京再无险可守,攻灭天京指日可待,反之,太平军也都知道这一点,所以必然死守,安庆攻防,将成为双方的胜负手,”颜永京简单分析了战场的局势,然后才指出华夏军的军事目的。

“总督府来电,前番通电反对卖国地《瑷珲条约》,曾国藩、左宗棠、骆秉章虽然没有答应和华夏发布联合声明,但都上书朝廷要求拒绝这样地条约,反而是天京方面没有反应,所以总督府重新评价几方关系的变化,进而决定改变原先主动介入安庆战役的计划,改进攻为牵制。”

“什么,那是不是又没有仗打了?”战争狂人华尔不满地叫道。

“有,但不是安庆,而是江西,”颜永京指了指地图上江西的位置:“第五师预计在五天后到达铅山,将与李世贤部太平军联合进攻南昌,预计通山回撤的李秀成部也会向这个方向运动,李秀成在湖北、江西召集义军二十余万,加上李世贤部和第五师,总计近三十万人,要打一次南昌会战。”

“总督府命令,此次会战我军以靖海师为主,参加南昌方向的作战,第一师一旅和常胜军一部南下婺源、德兴,与第二师一部看住左宗棠,主力取饶州;第三师与广东石镇吉部太平军联合攻取赣州,组织赣州会战,我军要达成的目的,除配合太平军夺取南昌外,要实现对赣州府、宁都州、建昌府、广信府和饶州府的占领。”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