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中国七大发明 > 第154部分(第1页)

第154部分(第1页)

虽说华夏军只有一千多人,但是火力猛,不仅排枪密集,而且打近了就是一通火炮轰击,湘军不知道手榴弹,只知道冲近以后就会遭到密集的炮火,特别可怕的还有那些会粘在身上燃烧的火焰,他们甚至以为那是妖火。

几千霆字营被两面一冲,很快溃散,华夏军又打出投降不杀,优待俘虏的口号,很快有人投降,包括鲍超最后也被活捉。

在前方战事紧急的时候,叶枫依然坐镇上海,一则是这里的工商建设需要他指导,还有就是在军事上这里至少还有第二旅旅长赵忠信、上海守备陆易达商量,至少要比杭州那个军务处和国防部更内行,这也是当前人才太过缺乏的问题。

“前方的战事进行得非常顺利,冯子材的第十一旅来电,已经全歼鲍超霆字营,击毙一千余,俘虏四千余,残部没入山中,正在追击。”

“十一旅二营和炮连、工兵连夜袭祁门,利用火炮、燃烧弹发起猛烈进攻,出其不意,已经于十三日占领祁门的几处要地,因为兵力限制,暂且固守。”

“十二旅从婺源出发,已经到塔坊、湾口一线,预计明天也就是十五日中午可以到达祁门,会合十一旅二营后,将向西发展,攻略历口、渚口一线。”

“届时,皖南第一阶段作战计划将顺利完成,留下十一旅和新进入的浙江警备军严州师廓清地面,第十二旅将配合北线第十旅、火枪团发起第二阶段的作战,就是会攻东流。”

“从目前形势来看,皖南战场湘军主力鲍超部霆字营主力既灭,湘军已经失去进攻能力,所以临时参谋部认为第一师第三旅可以不用西进,而是撤回杭州。”

“十一旅虽然胜了,但皖南三个旅一个团不过七千余人的兵力,进攻虽然有余,守卫必然不足,如今浙江局势稳定,第三旅似乎也不用退回来吧?”临时军务处也暂时移驻上海,谭钟麟对第三旅撤回杭州的安排显然并不认同。

“宜将剩勇追穷寇,这正是扩大战果的时候!”王运也点头说道,他们对于华夏和太平军的结盟都是有些不以为然的。

叶枫看了他们一眼:“两位刚从杭州赶过来,有些情况可能还不了解,简单来说,第三旅必须要撤回来,然后我们再商量第三旅要驻扎在杭州、上海、还是宁波。”

“英国人有行动?”王运这方面反应要快一些,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叶枫点了点头:“那倒没有,不过也差不多了,赵忠信你说说江西方面的情况。”

“是,总督大人,”赵忠信敬礼以后,开始对着地图说起江西的战况。

“本次作战因皖南而起,实则主战场是在江西,我华夏军五大主力师,其中三个师、一个旅全都在江西,还有相当于一个师的常胜军,以及陆续进入的两个守备师,总兵力超过四万。”

“其中,第一师第一旅与常胜军组成的赣北方面军右路总计八千余人,于十二日包围景德镇,城内有左宗棠的五千楚军,景德镇城高墙厚,为避免伤亡,右路军只是以重炮轰门,暂时还无法取城,楚军数次出城偷袭也遭到挫败,眼下只是困守城中。”

“第二师组成的赣北方面军左路,则绕过景德镇攻占石门,随后攻取湖口外围的太平关,随时可对湖口发起攻击。”

“靖海师与李秀成部组成的南昌方面军行动相对较慢,经过苦战后攻取建昌、德安,不过靖海师第十三旅已经到达通远,按照目前进展,三天后,也就是十八日才能与十四、十五旅和李秀成的军队会合,然后向德化、九江发起攻击。”

“根据第十旅发过来的情报,英国方面的舰队这几天已经从安庆抽调几艘炮船到达湖口,他们要求与四师的陈显良师长见面。”

第六集 中国攻略

第292章 … 舆论

“上海的英国领事馆那边有什么反应吗?”叶枫抬头问负责外交事宜的商务部部长唐廷枢。

“暂时还没有,估计前线的消息还没有传过来,”唐廷枢道。

叶枫点了点头,无线电报是新生事物,想来英国人还没那么快装备,毕竟英国人的重心在欧洲、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还要排在后面。

不过从这些地区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此时的英帝国是个怎么样的庞然大物,不到万不得已,叶枫都不想和他们发生冲突,打仗他倒不怕,关键是耽误发展。

“让前线注意协调,九江、湖口、东流、黄石矶掐准时间同时发起进攻,如果发现英国炮舰就改作佯攻,必须在短时间内攻取一座或几座城市,并控制附近江面,尽量避免与英国人发生冲突,如果实在不得已,比如英国人首先开火,那么坚决反击。”叶枫道,虽然他不愿意和英国人打仗,但也不能一味忍让,该有的立场必须要站稳。

“新闻处注意一下,关于英国人派炮舰帮助湘军的事情,可以大肆宣传一下,有几个原则,首先是突出新政实施以后,中英贸易的发展,特别是目前中英之间贸易的情况和正在进行中的合作项目,要让英国的商人感觉到他们在华夏的利益是可以期望的,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本该保护他们商业利益的英国军队却在帮助华夏的敌人。你们可以这么说,就说军队花着商人纳税的钱,却和他们对着干,要将这个意思突出来。”

所谓纳税人的意识,现在还不如日后那样清晰,叶枫却是要通过舆论,形成对英国军队的压力,对那些政客来说,政治上的制衡是必要的,但是对商人来说。很显然从与华夏的贸易中获得的利益更多,他们很难接受政府地这种举动。

“英国人看重的是商业利益,你们找些人在这方面深入挖掘一些材料。这个可以让商务部配合。”

“另外就是鼓舞一下民气,将这件事上升到民族的高度,这本来也是民族问题,要让华夏地国民通过这件事意识到洋人的真面目,生意要做,但洋人也不得不防。”

“再有就是宣传落后就要挨打,洋人以前对清朝是怎么做的。对印度是怎么做的,让老百姓、商人和那些读书人都知道,有国才有家,只有国家强大了,他们的日子才过得安稳,生意才好做。”

虽然说英国人的态度是个潜在的危机,但也未尝不是机会。起码现在英国人为了湘军直接翻脸地可能性还不大。借着这个机会可以将民心民气都调动起来,宣扬民族国家的意识,有利于内部团结,也为未来推翻满清做好思想上的准备。

经过几年的引导和发展,以华夏时报为代表的一批近代报纸在上海、福州等地出现,并且逐步拥有了一定的读者,四省发行量最大的自然是华夏时报社出版发行每日一份地《华夏时报》,其次是冯桂芬强国学会发行地《强学报》,上海发行量最大的则是《申报》、《上海商报》等。

四月十五的《华夏时报》在头版刊登了华夏新军以一个旅击败湘军霆字营并俘虏鲍超的新闻。第二条则是在皖南的第十旅遭到英国人炮船威胁和不礼貌对待的消息,并配发了评论。

这条评论很简单,只是提纲挈领地对此表示疑问,评论指出华夏与英国有着良好的商贸关系,对英国人帮助湘军非常不解。并认为这会破坏双方之间的友好关系。以及商贸往来。

这样的外交口吻在后世很常见,但是对那些关注中国局势、在中国经商地英国人来说。这个消息却引发了很大反响。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