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兵家吴起哪国人 > 第34部分(第1页)

第34部分(第1页)

问大夫李克道:

“主公不使乐羊将兵备边,而使其安闲,这是为何?”

李克道:“乐羊不爱其子,况他人哉?”言毕,看翟璜的样子像是不明白,跟着又问了一句,“难道大夫不知昔时管仲疑易牙之故事?”

齐国齐桓公在位的时候,有一天对站在身旁的佞臣易牙戏言说:“寡人尝遍天下鸟兽虫鱼,所不知者,人肉何其味儿也。”第二天午膳,易牙端上一盘蒸肉,嫩如乳羊,桓公吃了个干干净净,问易牙道:“是何肉如此甘美?”易牙跪而答道:“此人肉也。”桓公惊问:“从何得来?”易牙道:“臣之子三岁,臣闻‘忠君者不有其家’,主公不曾尝过人味,臣故杀子以适主公之口。”齐桓公以为易牙是爱己,欲以重用,管仲道:“人情莫过于爱子,其子尚且忍之,何有于君?”由于管仲的阻止,桓公始终没能给易牙以要职,但管仲死后,桓公不听管仲的遗言,以致大权尽落易牙等佞臣之手,齐国大乱。

这个对于天下帝王最具警示的故事,任何一个国家的朝臣都无不知晓,翟璜当然知道,但他认为此事与乐羊风马牛不相及,生气地道:

“乐羊,忠良之士,其子乃是为中山姬窟所害,姬窟烹其子之肉与乐羊,同易牙杀子以适桓公之口,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岂可把乐羊与那个为天下人所不齿的佞臣易牙之辈相提并论?”

李克道:“主公这样想,哪个能挡之?况且主公之意已决,他人不可违也。”

翟璜停住脚步,想回宫进言魏文侯收回成命,又一想,乐羊已经接受了封赐,再行进言也没有了意义。两个人拱手而别,各自登车回府。

翟璜回到府上,家仆忙把一封书信交给了他。书信是西门豹使人送来的。西门豹在魏国做大夫也是受翟璜的推荐,因为这个关系,西门豹始终把翟璜视做长辈,从心里觉得近着一层,不论国事家事,都愿意同翟璜说。在这封信上,西门豹说他想把尚未出嫁的小妹嫁与吴起为妻,问翟璜是何意见,如果行,就让翟璜做月老,向吴起提亲。

在翟璜心里,认为吴起最不能让人接受的就是在鲁国为了求将而杀掉自己的妻子,但想到吴起是在当时实出无奈的情况下,而且他有超绝的军事才能,所以吴起来到魏国后,还是向魏文侯举荐了他。通过一年多的观察,翟璜觉得吴起的人品也应该算得上是一个值得称道的人,他出任西河守,大败西秦拓疆千里,立下绝世之功,却丝毫没有骄人之意;这一次伐灭中山,虽说吴起只参加了灵寿一战,但此战对于中山之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而且此战之胜,正是由于采用了吴起的战策,可是在魏文侯为诸将举行的庆功盛宴上,当魏文侯问吴起用了什么样的战法攻克灵寿的时候,吴起委婉地把功劳尽往乐羊的身上推,这不仅让众多的人、特别是亲身参加了伐灭中山之战的将佐们为之起敬,也让翟璜对吴起更增加了好感。翟璜想,一个人难保一生不犯错,甚至犯大错,不能因为做错一件事就把一个人完全否定,如今既然国君已授命吴起为镇守西河的魏国将军,就应该关心他的个人生活,更况西门豹主动提出愿把自己的小妹嫁与他为妻,这个月老应该当。同时他又想到由他翟璜来做这个大媒,吴起一准会答应,于是吩咐家仆立马往请吴起来府。

吴起和他统领的三千“魏武卒”驻于城外临时设立的大营,他参加朝会回来没多久,翟璜的家仆来到,告说翟璜请他过府有事商议。吴起对翟璜十分敬重,其中原因一是他的年龄比着翟璜小二十多岁,再是他做魏大夫是通过乐羊和翟璜的举荐,有恩于自己,在翟璜面前他一向谦称“学生”。一听翟璜有事相召,立忙同翟璜的家仆一起来到翟府。

吴起见了翟璜上前一礼道:“不知大夫召学生何事,学生恭听大夫教谕。”

“吴大夫先请坐。上茶!”翟璜没有一上来就给吴起提婚,而是笑容可掬地先和他拉起了家常。两个人边用茶边闲话,当话及吴起的日常起居生活时,才道:“吴大夫如此鳏居独守,总不是长久之计,男人身边没有一个女人侍伴,终是不便,大夫时年刚刚三十有二,尚且年轻,该当上紧的续娶一房才是。”

翟璜说到这里,见吴起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以为是自己的话触到了他的痛处,忙把话安慰道:“已经过去之事就让他过去,不要再去多想。其实翟某及朝中许多人也知道,是因为大夫是时求将心切又万般无奈,才一时冲动铸成大错。错了就错了,大丈夫做事要拿得起放得下,不可总记心怀,总记于心,不得解脱,不仅于事无补,且久必伤身矣!”

吴起长长叹出一口气。他欲言又止,不说又想说,想说又不说,默然良久,最终还是开了口:

“其实,其实学生之妻,并非学生所杀。”

“吴大夫说什么?”翟璜既惊且惑,两眼紧紧盯望着他,“大夫之妻不是大夫所杀?哪天下盛传大夫为求将剑杀其妻,又是怎么一回事?”

吴起悲痛地告诉翟璜说,是他的娘子为了成全他做鲁将,解除鲁侯之疑,自刎身亡。当时他想,如果把娘子之死以实情告说于鲁侯,昏庸的鲁侯说不定又会生出什么枝节,那样的话,他求将之事恐怕亦然要落空,只有把娘子之死说成是被他所杀,表明他志在卫国杀敌的决心,才能取得鲁侯的信任,所以他才把娘子自杀对外言称是被他所杀。接着他又道:

“学生是在被曾夫子逐出学门、走投无路万念俱灰之时,意外的遇上了出访于鲁国的齐国田大夫,田大夫不嫌弃学生穷途落魄,将爱女许嫁于学生,并承担起学生一应日用之所需;学生婚后,与娘子相亲相爱,如影随形,娘子对学生关怀体贴,可谓无微不至,学生怎么会忘恩负义,剑杀娘子呢?学生乃是儒学门徒,所读乃圣贤之书,又岂会做出此等为天下所不齿的不仁不义之事?而今学生遭天下人所唾骂,思想起来,实是悲苦难当,可杀妻之言乃是由学生自己口里说出,覆水又岂能回收,只能任由传下去。不过把话说回来,娘子全是为了成全学生而自刎,同学生杀死娘子亦无大别。学生为不负娘子,已断下决心,誓不再娶。”

人世间忠于丈夫不嫁二男的女子随处可见,而不负妻子誓不再娶的男子则是太少太少,吴起是翟璜遇到的唯一的男人,虽然他一时还想不准对吴起此举该做什么样的评价,但他已经被感动,只字再也没说为吴起提婚的事。

第二天,吴起进宫辞别了魏文侯,而后带着他的三千“魏武卒”回往西河。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再败齐师

第十章  再败齐师

1

中山既已归属于魏,需要派遣官员前往治理,魏文侯想到中山地远,且所处位置特殊,应该选派一个最亲信的人,他思想再三,把翟璜召来宫中,道:

“中山今已归我大魏版图,寡人欲使太子击为中山之君,爱卿以为如何?”

击,是魏文侯的长子,既然已立为太子,就是未来当然的国君继承人,让其做中山君,一可服众,二可藉此以培养其治国理政的本领,自然是最好不过的,翟璜非常赞同,但想到太子击年仅十六岁,只怕难以应对诸多的军政要务,提议用李克为中山相,佐助太子。

李克是子夏的弟子,曾经向魏文侯提出“食有劳,禄有功,使有能,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的主张,魏国现行的“尽地力”、“平籴法”两项国策,也是李克提出来的,他对魏文侯说:“臣算了一笔帐,一五口之家,种田百亩,年获粮谷除去交纳税赋和自家之用,便所剩无几,如若再遇有生老病死或国家增加税赋,日月则更难。若使百姓富足,则必须增加粮谷产量,我大魏有田地几百万亩,除去山、河、城、邑,可耕作之地计六百万亩,如若农夫精耕细作,每亩可增粮三斗,反之便减粮三斗,这一增一减,全国粮谷相差计在一百八十万石。故而臣提议兴建水利,改进耕作,以尽地之力。”又对魏文侯建议说,为保证百姓生活安定,国家当使粮谷价格保持平稳,丰收年景,市上粮谷便宜,不能让种田百姓吃亏,国家当以平价买进,遇到灾年,市上粮谷昂贵,国家仍照平价卖出,如此,不论年成好坏,粮价平稳,百姓心安,国家才能稳定。魏文侯准奏颁行。这两项国策施行几年来,受到全国百姓拥护,农民种田积极性大大提高,粮谷产量大大增加,百姓一年比一年富足,国家税收一年比一年增长,收到了国家安定、经济繁荣、民富国强的可喜效果,李克因此受到魏文侯的优礼。如今翟璜提出来由李克出任中山相佐助太子,正合魏文侯的心思,当即将太子击和李克一并召来宫中,分别授以君、相,二人欣然领命。

太子击高高兴兴从宫里出来,正巧遇上田子方乘坐着一辆简陋的马车远远行驶过来。田子方是齐国人,子贡的学生,身出贫贱,但学问渊博,魏文侯视其为友。太子击知道他是为父侯所优礼的人,所以一见他过来,早早地便恭立在路边以示敬意。不知道是田子方没有看见太子,还是出于别的什么原因,连个招呼也不打便驱车而过。太子击见田子方如此对待自己,十分恼怒,令随从上前一把抓住田子方的马缰,而后两步走上前道:

“本太子有话敢问先生?”

“太子请讲。”田子方坐在车上,既不愠也不火,既不卑也不亢。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