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红墙见证录二全文阅读 > 第10部分(第1页)

第10部分(第1页)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当时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设在朝鲜北部昌城郡一条山沟内的大榆洞金矿,因洞内阴暗潮湿,无法挂地图,彭德怀不听大家劝告,坚持住在半山坡上的一栋木板房里。1950年11月25日,根据敌情判断,今天敌机可能要来轰炸,一大早,副司令员洪学智将彭德怀硬拉出木板房,进入防空洞。就在彭离开木板房不久,作战处的参谋高瑞欣和翻译毛岸英因为没赶上吃早饭,他们认为敌机大概不会来轰炸,从防空洞里溜出来,跑回木板房,从彭德怀的行军床下找出几个鸡蛋,想做个鸡蛋炒饭。恰在此时,从南方飞来四架美军轰炸机,飞临大榆洞上空。高瑞欣和毛岸英等迅速从木屋内跑出荫蔽。但狡猾的敌机既没盘旋又没俯冲,而是平行地向北飞去。高、毛等4人以为敌机轰炸鸭绿江大桥和新义州去了,于是4人又重返木屋。不料4架敌机很快又从北面返回,抛下近百个银白色球状的东西。参谋成普大声向木屋内喊:“敌机投弹了,快跑!”话音刚落,一阵巨响,一片火光,炸弹已铺天盖地地落了下来。另一位参谋徐亩元因靠近门口,他冲了出来,但高瑞欣和毛岸英因正在做饭,没及时跑出来,被敌机投下的凝固汽油弹吞噬而不幸牺牲。顷刻间,作为彭德怀的宿舍和指挥作战的木板房及其周围,熊熊烈火腾空而起。这场意外的灾难,震惊了司令部全体人员。当参谋向彭德怀报告高瑞欣和毛岸英已牺牲时,彭德怀当场两眼发愣,站立不稳,沉默了很久,才喃喃自语道:“唉!万万没有想到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和跟我多年的年轻参谋高瑞欣顷刻间就离开了人世,他俩牺牲了,真是太突然了!”说着,他走出山洞,奔向出事现场。彭德怀看着烧焦的尸体,低头不语,心情十分沉重,泪水从眼角流出:“唉,怎么偏偏把毛岸英炸死了呢,我怎么向毛主席交代哟!”一整天彭德怀没再说话,也不吃饭,一个人蹲在防空洞口。谁也不敢接近他。夜晚,他走出山洞,在寒风中,他光着头,敞着怀,任山野的寒风吹拂。他背着手,走走停停,停停走走,默默无言。突然,他对随员们说:“今天真像是一场梦,根本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不幸事情。毛岸英是毛主席心爱的长子,他愉快地跟我一起来抗美援朝;高瑞欣曾跟我在西北战场好几年,是个聪明能干的青年参谋,我刚把他调到朝鲜才几天就牺牲了,使我难过的是他俩都是新婚不久,而高参谋的爱人又正在怀孕,这……”他眼角内有莹莹的泪花在闪耀。

抗美援朝成了头等大事(15)

……

周恩来推开桌上的文件,露出玻璃板,俯下身子凝视良久。玻璃板下压着一张照片,那是周恩来与毛岸英的合影。他呆呆地坐了好一会儿,才拿起毛笔,在电报上写道:“刘(少奇)、朱(德),因主席这两天身体不好,故未给他看。”

那几天,毛泽东和江青都患了感冒。

直到1951年1月2日,周恩来才把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先告诉了江青,并在电报后附了一信:

主席、江青同志:

毛岸英同志的牺牲是光荣的。当时我因你们都在感冒中,未将此电送阅,但已送少奇同志阅过。在此事发生前后,我曾连电志司党委及彭,请他们严重注意指挥机关安全问题,前方回来的人亦常提及此事。高瑞欣亦是一个很好的机要参谋。胜利之后,当在大榆洞及其他许多战场多立些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烈士墓碑。

周恩来

一、二

机要室主任叶子龙自然早已知道。那天他给毛泽东送文件,在毛泽东办公室门口遇到医生王鹤滨,他低声而沉痛地告诉王:“鹤滨同志,毛岸英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了。毛主席尚不知道,还瞒着他哩,怕他知道后,精神上受不了,这是周总理的指示。”很快其他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也得知这不幸的消息。

毛泽东身体好些,办完公,到新六所1号楼休息时,叶子龙和江青轻手轻脚地进来,把毛岸英牺牲的事,用最简单的语言说了出来。

所谓新六所,就是中央在万寿路建造的6栋小楼。中央五大书记毛、刘、周、朱、任每家住一栋,工作人员住一栋。毛泽东有时住中南海,有时住新六所,直到1959年以后,毛泽东才不再去新六所住了。

毛泽东正坐在沙发上,听到消息,慢慢仰起脸,也不说话,眼睛直盯着江青和叶子龙,好像看着两个陌生人。他俩则好像自己犯了错误,不敢说第二遍,也找不到什么劝慰的话,不约而同地垂下了头。

毛泽东敛起目光,漫无目的地四处看了一下,又看着桌上那盒烟。

他伸手拿烟,两次都没从烟盒里抽出烟。站在一旁的李银桥急忙帮他抽出一支,再帮他点上。屋里静得掉根针都能听见响动,谁也不说一句话。只有主席抽烟的咝咝声,和弥漫在屋里的烟的辣味。毛泽东的手有些轻微的抖动,长长的烟灰落在地上。又沉默了很久,毛泽东吸完第二根烟,把烟头拧灭在烟缸里,用略带沙哑的声音,发出一声叹息:“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

毛泽东湿润的眼窝含着泪,没有落下。他仍然不停地吸烟,边吸边问起毛岸英牺牲的经过,最后只交代了一句:“这个事先不要告诉思齐(毛岸英爱人)了,晚点,尽量晚点……”

1951年2月,中朝联军第一线兵团连续作战,大量减员,而第二番轮换兵团还远在鸭绿江边。前线部队衣鞋粮弹均未补充,很多战士赤脚作战,这使得彭德怀深为焦虑。他感到战场情况用电报说不清楚,16日急电毛泽东要求回京向中央面报,毛泽东回电同意。20日晚,彭德怀带着两名参谋、两名警卫员,乘两辆吉普车,冒着敌机的轰炸,21日晨到达安东,聂荣臻派来的专机已在机场等候。11时,飞机降落在沈阳机场加油。东北军区司令部的同志见彭总很疲劳,请他在机场休息室休息一会儿,他摆摆手:“我不累,你们别管我!”他不进休息室,既不吃饭,也不喝水,就一直站在飞机旁,等着飞机加完油,即刻向北京飞去。

抗美援朝成了头等大事(16)

21日午后,彭德怀在西郊机场下了飞机就乘车赶赴中南海。不巧毛泽东那天住在西郊玉泉山。彭德怀又命车折返西郊。当他急急进入静明园时,毛泽东正按他的习惯睡午觉。秘书和警卫人员劝彭总等一等,彭德怀面色严肃,大声说:“我有急事要向毛主席汇报!”他不顾警卫的拦阻,推门而进,将毛泽东唤醒。

毛泽东因为长期失眠,睡着后特别不情愿别人打搅。他知道是彭德怀进来,立即起床,一面穿衣,一面打趣道:“只有你老彭才会在人家睡觉的时候闯进来提意见。吃饭了没有?”

彭德怀坐在沙发上:“哪里有饭吃!不吃了,我给你汇报。”

“你必须先吃饭,你不吃饭我就不听汇报。”(《彭德怀传》)

彭德怀只好到食堂草草扒了几口饭,又赶回来向毛泽东汇报朝鲜战场的局势和困难。最后又说到毛岸英的死,彭德怀十分不安:“主席,你让岸英随我到朝鲜前线后,他工作很积极。可我对你和恩来几次督促志司注意防空的指示不重视,致岸英和高参谋不幸牺牲,我应承担责任,我和志司的同志们至今还很悲痛。”

毛泽东穿着睡衣,在卧室来回走着,脸色很不好看。沉默良久,毛泽东轻轻念叨起《枯树赋》中的词句:“昔年移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他坐回座位,反过来宽慰彭德怀:“打仗总是要死人的嘛!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献出了那么多指战员的生命,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岸英是一个普通的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现在美国已使用在朝鲜战场的各型飞机约一千多架,你们千万不能疏忽大意,要采取一切措施保证司令部的安全。”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