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深圳战狼突击队 > 第21部分(第1页)

第21部分(第1页)

只听树枝“吱呀呀——”地一声响,听声音是树枝快要折断了。潘黄河眼珠一转,这才观察起自己所处的位置来。

原来他正躺在榕树的枝丫上,透过密密麻麻的枝叶定睛一看,这棵树离地面还远着呢,少说也有七八十米高,这样的距离,掉下去还不给摔成肉饼?

一看之下,潘黄河吓得再也不敢乱动了。那只猴子蹲在他对面,还在“吱吱”地叫个不停,好像是在提醒他不要乱动。

这是一只成年老猴,醒目的是,耳朵缺了一块,可能是在打斗中被撕扯掉的。猴子看着他,眼里流露出仁慈、无邪甚至有些焦急的光芒,潘黄河看见这个眼神,心里就涌起了温暖,他已经多久没看到过这样温柔的眼神了?在绿柳庄的时候,母亲、爹、弟弟、妹妹、王冬梅的眼神也是这般温柔;在远征军,连长陈西来、艾伦的眼神也是这般温柔……

想到这里,他慢慢地回忆起来了。在腊子口,他最后一个从悬崖上跳下来的时候,以为腊子口也会像天工山一样,在悬崖边上都有鬼子装粮食和弹药的仓库,只要有仓库,就会有密道,只要有密道,那么跳下悬崖的时候很快就会接触到地面。在天工山,鬼子就是这样从地下仓库里将粮食和弹药搬到地堡里的。

也正是出于这样的侥幸心理,他才要求那些同生死共患难的战士跳崖。

跳下去最初的那么几秒钟,他祈祷着能尽快落地,这样的话就能找到鬼子的密道。然而,他失望了,下坠的速度越来越快,耳边是呼呼的风声,他闭上眼睛,只有等死了。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慢悠悠地醒了过来,才发现落在了这棵巨大的榕树上。

既然自己被榕树挡住,那么其他人呢?

都是从一个地方跳下来的,其他人也应该在啊。

想到这里,潘黄河心里涌起了无限的希望:一定要找到战友们。

这种希望支撑着他,他小心翼翼地抓牢了枝丫,然后翻过身来。

举目四望,目力所及之处,令他的呼吸快要停止了!

第1卷 第八章 拉锯之争 第67节 以树为家

原来,细看之下,在那绿叶丛中,竟然一个挨着一个地“挂”满了“尸体”。从衣着上判断,那正是远征军的服装;从身材和不大清晰的面孔判断,就是先前被逼从悬崖上跳下来的独立团的战友们!

这些战友,是死是活?

潘黄河首先想到了团长秦冰。秦冰是最先跳下来的,他在哪里?紧跟着他跳下来的10多个弟兄又在哪里?

好在榕树的树冠巨大,枝繁叶茂,而攀爬又是潘黄河的特长,所以尽管脚下是足以致人死命的悬崖,他仍然小心翼翼地走进每一具“尸体”,去看个究竟。

最后,一共发现了18具“尸体”,经确认,发现有12人还活着。另外6人,由于伤势较重,或者在战斗中负伤,已经断气了。另外还有5人下落不明,不在这树冠之上,想必是没有被树冠接住,而从树枝的缝隙中掉到了悬崖之下,这么高的悬崖,掉下去已必死无疑。而且,在这树冠之中,并没有发现团长秦冰,想必已经掉下悬崖摔死了。

这12个战友,是大难不死的12个战友,是真正出生入死的兄弟。

这些活过来的战友,有的只是摔昏迷过去了,有的受了严重的内伤,腰椎痛得难受……好在攀援树枝正是潘黄河的强项,当天夜里,他将树枝上的藤蔓缠绕在枝叶之间,搭成软床,人睡在上面既舒服又安全,而且这是南方,气温较高,即使是晚上也不觉得寒冷。潘黄河自幼生活在农村,又去找寻了一种附着在树干上的青苔,捣碎了敷在战士们的伤口上。

12个战士,以树冠为家,俨然过起了舒适的生活。

可是,这种生活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吃饭就是个大问题。这个树冠之上,到哪里去弄吃的?有战士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咱现在靠树只有吃树了。这树上的东西可多着呢,不说别的,就是那些猴子,抓来杀了也能吃上一顿。可那些猴子比人还机灵,在树枝上跳跃腾挪得比人还快,别说杀,就是抓也抓不着。再说,即使能抓到那些猴子,潘黄河也舍不得杀呢,那些猴子可都机灵着呢。潘黄河在树上游走了一圈之后,才发现这树上简直就是一个小小的村落,吃的东西也不缺少。他在树上来回攀爬了一阵回来之后,衣兜里揣满了鸟蛋,那些鸟蛋的个头比鸡蛋略小,潘黄河将这些鸟蛋分给负伤的战士们吃;除此之外,树干上还生长着一种蘑菇,采摘回来后虽然无法煮熟,但是饿极了的战士也管不了那么多了,胡乱地塞在嘴里就吃。就这样,战士们的吃喝拉撒睡觉都在这树上给解决了,真好比天堂一般。

经过鬼门关走上一遭,每个活着的战士,内心都充满了喜悦和激动。是啊,谁能想到这万丈悬崖之下竟然还能拣回一条命呢,就好比人生又活了一次。他们之间互相打听着姓甚名谁、家乡在哪里,更有两个四川通江籍的战士,也竟然意外地在此相遇,那激动劲儿可就别提了。

潘黄河说:

“以后我们12个,都是兄弟,真正生死相依的兄弟,活要活在一起,死也要死在一起!”

他的话得到了大家的响应,可是也有人不同意:

“俗话说,一样生百样死,每个人的命都不一样,尤其是咱这兵荒马乱的,先死后死又怎么能料到呢?昨天还在一个缸子里舀饭吃的兄弟,这会不也已经长眠不醒了吗?依我看那,我们应该确立一个共同的目标。无论生死,为这个共同目标去奋斗。”

说这话的人叫郑成,来自广西的农村兵。

他的话顿时让战士们都陷入了沉思,是啊,这兵荒马乱的,死又何惧,只是应该像郑成说的那样,人应该有目标的活着。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