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读书笔记 > 第7部分(第1页)

第7部分(第1页)

读物更是不计其数。让我备感欣慰的是,所有的报刊杂志、书籍到他手里一点儿都没糟贱、不浪费,他都会认真去看、去读,而且备加爱护和珍惜。记得在他4岁时发生过这样一段小故事:当时幼儿园发生了传染性肝炎,不得已只好临时找了一个阿姨在家照看他。每天早晨送他时他必须要选几本书带上,天天如此。阿姨总是夸赞他“小萌萌真乖,没事就自己看书”。忽然有一天我去接他时,阿姨十分紧张地告诉我:“今天可不得了了,萌萌大发脾气,姐姐不小心把一本《中国儿童》封面撕了个大口子,他不依不饶,用浆糊粘不行,用胶布贴也不行,就是要赔给他新书。”这孩子从小很懂事,从不乱发脾气的,这次可真是动了他的最爱,动了他的心。最后我以再给他买一本新书作为赔偿,事情才算了结。

小学三年级开始写作文,在我的启发和辅导下,他不但不像其他孩子们那样一说写作文就打怵,而且写作的欲望很强烈,经常自己编写故事。我带他去大连看海,他回来写了一篇《老虎滩游记》,令我十分诧异的是,我们俩同游,他怎么了解了那么些有关老虎滩的传说,而我却没有注意到。他说:“妈妈你真傻,门票背面有详细介绍你都不看。”他已经学会搜集写作素材了。五年级时,他参加北京的《儿童文学》征文活动,写了13页稿纸的《海底漫游记》,用孩子的眼光、孩子的口吻、孩子的笔触把海底生物人性化,描写得活灵活现。寄给编辑部后编辑为他修改,对他进行指导。春天,外面下起了小雨,他坐在小板凳上,眼睛看着窗外,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一会儿功夫,一首稚嫩的小诗《春雨》从他笔尖流淌出来(写到此,我不禁十分痛恨自己,孩子小时候写的许多东西,前几年被同事们拿给自己的孩子传看给传丢了,好懊悔)。上初中、高中、大学以后写作文、论文对他来说都不是什么难事。

1991年儿子上初二时,我们全家调回北京,他的视野更开阔了,他的读书范围也扩大了,除了订《学与玩》、《少男少女》、《演讲与口才》等杂志外,买书更成为一大乐事。每一年的春季和秋季书市,我们母子都会结伴而去,他选他的,我挑我的,或小有收获,或满载而归,我们娘俩绝不虚此行。而买回书后我有时也顾不上看,就放到一边,儿子却不肯让书闲置。直到今天,经常看到他坐在床上,伴着床头灯夜读。这时候我往往感慨:儿子那一肚子的“词儿”就是这么来的。

说起他今天的工作,我常用“歪打正着”来形容。因为他当时以555分考进中国人民大学时,报的是法律专业,可是1996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的录取分数是历年来最高的,他被调剂到了哲学系。从那一天起我就暗暗发愁,哲学专业今后能干什么呢?四年大学毕业他仍不甘心,又报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硕士研究生。由于种种难以说清的原因(绝非单纯成绩问题),孩子落榜了。我还没有从郁闷中走出来呢,他却毅然在网上投递简历,参加赛迪广告公司面试,一次成功,从此进入广告界。三年来,孩子用他敏捷的思维,广博的知识,流畅的文笔在耕耘,也在收获。回头细想,四年大学生活,他不仅在书中汲取了大量的营养,而且丰富的哲学思想又给他增添了几分智慧。

儿子不愿我在书中写他的成长过程、成长经历,但是我说我必须写,因为我写的不是他,而是在写我自己的成功经验,这个成功就在于我培养了孩子从小读书、爱书的好习惯,为他的成长和成功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我为此而自豪!

个案二 不良习惯埋没了高智商

我这里要说的是我刚刚送走的几个毕业生。可以说他们给我留下了遗憾,在我的心中留下了一处伤痛。

葛小刚,是初一下半学期从其他学校转学过来的。分到我所带班级之前,他以前的小学同学先给我打预防针:“关老师,他来咱们班可糟透了。他上课特能闹,老师根本管不了他。”得到这样的信息,我赶快跑到教务处亲自考察一下:好可爱的一个小男孩儿,白白胖胖,圆头圆脑,见人就笑,那种聪明、智慧都写在了脸上;考试的结果也不错,尤其数学成绩很突出。我毫不犹豫地收下了这名学生。当时也确实存有一份私心,收个学习好的,能提高班里整体学习成绩。两年半的时间转眼过去了。事实证明,他的确很聪明,如果测智商他肯定属于高智商范围的,而且所有任课老师,周围同学也都认可这一点。他思维敏捷,做题速度快,数、理、化三科成绩平时经常能够名列前茅,家长和老师对他的期望值也很高。我在他初二结束时给他写的评语是:“你是个极聪明的孩子,知道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你。但是你想过没有,你最服众的不是你白白胖胖的笑脸,更不是恶作剧时的坏模样,而是你还不错的学习成绩。稍不留神,一旦掉下来,你的人缘儿可就丢了。何况离我对你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呢,努力吧!”

初三第一学期结束,为了激励他,我又精心为他设计了这样一份评语(做成录取通知书状):

姓      名       葛小刚

政治面目      共青团员(此时他还未入团)

录取学校      北京四中

北大附中

人大附中

希望不要让我失望哦!

这两个学期的两份鉴定可以见证我的良苦用心吧。

中考分数下来了,480分,连最低档的区重点高中都没戏。所有老师都诧异,所有同学都感到意外,我反而能坦然接受这个事实,而且认为在情理之中,说难听点儿也叫咎由自取,因为这个孩子的不良习惯让我伤透了脑筋。他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缺憾严重制约了他良好的智力条件,我使出浑身解数也没有把他纠正过来,遭遇了我从教近30年很少有的失败。列举一二,您就会相信他得这个分数一点也不冤。

不良习惯一:上课不听讲。正像他小学同学介绍的那样,“上课闹腾”。小学闹腾了六年,上中学了仍一如既往,老师讲新知识还能听几分钟,只要他听懂了,就开始接话茬、闹笑话,由此还曾激起同学及家长们的公愤。我这个被同事们公认管理学生“招数”最多的班主任也束手无策,学校两位主管校长亲自出马也无济于事。再加上妈妈片面地认为“老师讲得太容易了”,同意孩子“数学课不听老师讲,可以做自己的事”,于是导致孩子在基础知识方面漏洞百出。

不良习惯二:不爱读书。爸爸妈妈都是知识分子,家里藏书也不少,但从小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连语文课本都懒得看,作文水平完全不像读初三的学生,语文成绩一直偏差,中考120分满分,他只考了87分,相当于一个中等偏下学生的成绩,大大影响了中考总成绩。

不良习惯三:考场上从不认真检查。由于他头脑反应确实比较快,在大大小小的考试中,尤其是理科,他做题的时间要比大多数同学少用起码半个小时,如果他能够充分利用这个时间对所做答案进行认真的审视和检查,一定能发现问题,使答案更准确、更完善,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他没有这样的好习惯,而是习惯于只要一做完,就把试卷往旁边一推或一扣,东张西望,无所事事,看没人理他就该闹出各种动静来。可是分数一出来准傻眼,他丢的分,错的题往往都是最简单的,大多数同学都不会做错的。

不要再多,就这三种坏习惯,对于学习成绩来说,哪一个都是致命的。显然这个学生中考成绩不理想,是非智力因素作用的结果,是从小养成的不良习惯埋没了他的高智商。他毕竟是我的学生,是我十分喜欢的学生,是我满怀期望的学生,我无意贬低他,谨希望他升入高中后纠正自身的坏习惯,调整自己在意志、情感、品格、态度等各方面的非智力因素,充分调动和发掘智力上的优势,让二者协调发展,完美结合,成才——没问题!

类似这种智商不低,由于行为习惯不好而影响了学习、影响了成绩,甚至影响了成长与进步的孩子不在少数。如果让班主任扳着手指头数一数,每班也能数出十几个来。老师们经常在感叹某些学生的“聪明反被聪明误”,实际上不都是像上面所说的学生那样,先天的聪明才智被后天养成的坏习惯埋没了呀。真的有些看起来挺聪明的孩子,上学来今天忘记带书,明天忘记带本,没有整理书包、文具的习惯;有的上三年初中没用尺子画过图,嫌麻烦;有的做数学没有中间过程或缺步骤,缺少严谨的学习习惯;有的一个学期下来没有一个完整的作业本,三天一扔,两天一换,不但养成了大手大脚的坏习惯,还以此来逃避认真改错题的好习惯。好习惯难培养,而坏习惯还一学就会,听着音乐写作业,上课咬手指甲,还有近几年在中学生中风糜的“转笔”技巧(上课、写作业甚至考场上,用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转笔)等等,家长没有意识到,在不经意间孩子智商上的那点优势也就起不了多大作用了。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