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穿越农家种田忙影舒作者 > 第10节(第1页)

第10节(第1页)

&esp;&esp;镇上收粮食的粮店,有两种,一种是官方的粮库,虽然朝廷免税三年,但是晋朝规定农民要将自己收成的两成卖到官方的粮库的,前几年打仗打的国库空虚的。这些粮食一方面是用作军事储备,一方面是为了赈灾突发情况储备。官方粮库给的价格是官方的价格,固定的是苞谷2文一斤,稻谷5文一斤。商人开的粮店,价格稍微高一点苞谷的话差不多,稻谷则是6文一斤。今年李家准备卖掉2石苞谷,20石稻谷。去官方的粮库卖了4两银子并410文钱。又去私人粮店卖了15石稻谷,总共得了13两并500文钱。合计将近18两银子,这在经历了前些年战乱,吃都吃不饱的李家人来说,真是一笔巨款了。

&esp;&esp;王氏几人早上就出门了,直道晌午才回来,去了有两个多时辰,李明锦今天没有跟去。看到奶奶王氏他们带着喜悦的笑容进了家门,就猜到今天应该卖的不错。

&esp;&esp;“奶,回来了啦。。。。”

&esp;&esp;几个小孩子立马围上去,最关心的是奶奶带回来啥好吃的糖回来。

&esp;&esp;“爹。。。”

&esp;&esp;“爹。。。“

&esp;&esp;李继旺等人进了家门,和自己老爹打了一声招呼之后,就关了门,将兜里的钱袋子掏出来将里面的银钱一股脑的全部倒在了桌子上。

&esp;&esp;一家人围着桌子看着桌上白花花的几锭银子和一大堆铜钱。小孩子干脆拿起数了起来,想着能买好多吃的。大人们的心思可谓复杂的很,有了这些钱,可以做好多事情了。

&esp;&esp;王氏看着众人喜悦又复杂的表情,知晓都是前些年穷的苦的,当下说道:

&esp;&esp;“咱家总共卖了近18两银子,这还只是夏收呢。之前老二他们镇上带回的钱,家里零散做活挣的钱加一起,咱家总共有35两银子左右。”

&esp;&esp;老爷子听了点点头对众人说了一句:

&esp;&esp;“过两天就送娃子上学去吧。。。老大去打听一下镇上的学堂要带什么束脩。。”

&esp;&esp;想到自己的孩子能上学堂,李继旺很高兴,连忙回到:

&esp;&esp;“知道咧,爹,有空就去。。还要去买些笔墨什么的呢。”

&esp;&esp;“对。。对。。对。。还得缝两个书袋,而弟妹,咱家上次留的拿个布放哪里了。。”相比较丈夫的高兴,小王氏则更多的是激动,自己虽然是个妇道人家,却也知道上学的好处。不说当官啥的,以后能让娃长点见识也是好的。

&esp;&esp;“大嫂说的事,走,咱去找找。。。”说走就走,林氏高兴的拉着小王氏去厢屋里找布料去了。

&esp;&esp;明珠看着自家奶奶已经很长时间了,从奶奶进门开始就一直挠心的想知道自己捡来的蝉蜕卖了几个钱。眼看奶奶将桌子上的钱都捡起来放进钱袋里边要去屋里了。终于忍不住的低头拉了拉自家奶奶的衣摆。

&esp;&esp;王氏转过头看到自己大孙女低着头的可怜劲儿,忍不住笑了,从袖袋里边掏出了一个荷包,给了过去。

&esp;&esp;看着眼前的荷包,李明珠抬起头,眨着一双无辜的大眼睛看了看自家奶奶,愣了一下,反应过来。立马眉开眼笑的接过打开倒出了几十枚铜钱。仔细的数了数有三十五文呢。眼睛不知不觉的笑眯起来了。王氏看着孙女的财迷样子,摇摇头。

&esp;&esp;“奶奶。。好多钱啊。。。这是我挣的”拿着荷包高兴的晃了晃手,又递给奶奶。

&esp;&esp;“哟,明珠好本事啊,都挣钱啦。。。呵呵”孙氏打趣道,几个男人站在一旁也被明珠逗趣的样子,引笑了。

&esp;&esp;“自己拿着吧,不过不能乱花。呵呵”现下家里宽裕些,王氏也不会太克扣,孙女也是个懂事的。这钱就让她自个儿拿着了。

&esp;&esp;“谢谢奶奶。。。”明珠高兴极了,拿着荷包左看右摸的,惹得家里几个小孩子羡慕的不行。

&esp;&esp;李明锦看着家里众人乐呵开怀的样子,也无声的笑着摇摇头。

&esp;&esp;☆、入学堂

&esp;&esp;八月二十,李继旺带着自家大儿子和二侄子,去了南山镇的学堂,学堂就叫南山书院,说起来是个书院,其实就是南山当地的一个举人老爷开的。晋朝举人是可以推荐做官的,不过这位章举人没有出仕。章举人,名叫章庆平,字于之。十年前中了举人之后,就没有去科考,留在了南山镇开了这家书院。聘请了周围的几个秀才,在书院里面授课。外人都道先生淡薄名利。南山书院虽规模不大,生源却是不错的。

&esp;&esp;镇上也有单独授课的秀才老爷开的小私塾,不过名气都没有南山书院大,李继旺在南山镇,打听了一天,最后决定选南山出院。

&esp;&esp;章举人在南山当地是颇有威望的人,李继旺边走边对儿子和侄子说着这位院长的事情,尤其是说道章院长满腹才华,淡薄名利的时候。脸上带着明显的敬重神色。

&esp;&esp;明辉听着大伯的打听来的消息,心里也是肃然起敬,李明锦有点腹诽,淡薄名利什么的还真不好说,前些年一直战乱,国将不国的样子,只要是稍微心思灵活点的人,恐怕都能想到,功名在不确定谁能胜出的乱世,真是个鸡肋。因为什么东西带上前朝,只怕都是吃不了兜着走了。

&esp;&esp;李继旺前段时间天已经打听好了,南山书院,每个学子一年的束脩是3两银子,包含一顿午餐,笔墨纸砚之类的自备。家里远的住宿的话,需要另外交一些食宿费。

&esp;&esp;父子叔侄三人来到南山书院的门口,看门的门房大爷走了出来,看到李继旺手里拎的一条猪肉,一坛子酒,心下了然是来带着拜师礼来学院拜师求学的。

&esp;&esp;“老人家好啊,我是送娃来书院读书的,不知要先找谁”李继旺笑着对看门大爷寒暄到。

&esp;&esp;“鄙人姓周,叫我周叔吧,老头子是给书院看门的。”周叔笑着回到,看了看两个小娃子,长的都挺周正的,尤其是稍小点的长的像年画里边儿的娃娃一样精致,穿的也很整齐。瞧着大人的打扮应该是乡下人,不过两孩子看着还挺让人欢喜的。李明锦要是知道这位大爷的心里话,不定得腹诽,古代人也是颜控啊。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