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抗日之我为战神全文阅读 > 第84部分(第1页)

第84部分(第1页)

对于杨震的话,李延平皱了皱眉头之后,才犹豫的道:“司令员的意思是现在我们可以利用苏军需要我们这些熟悉北满人为他们提供日军情报的机会,向苏军提出合作。我们给他们提供情报,他们给我们提供一些物资、给养?”

杨震点点头道:“可以说是合作,也可以说利用。而这种关系利用好了,我们可以获得一些必要的粮食与冬装,甚至有可能在苏联境内获得一块休整的地方。不过,这个希望不要抱的太大。”

“但在下江地区形势如此严重的时候,让七军与五军余部过江,哪怕是被苏军缴械、关押也比白白损失掉的强。只要国际形势出现变化,我想苏军总会改变对我们的态度的。因为他们总会有用到我们的一天的。而且这个时候不会太远。”

“对于苏军来说,在日军不断增兵的情况之下,作为有可能与他们作战的关东军后方的满洲抗日的队伍越多,对他们也就越有利。”

说到这里,杨震又强调了一下道:“政委,你将我的这些话完完整整的发给总指挥。告诉他,只要人不死,还活着,就有办法。但人若是都牺牲了,一旦国际局势发生了对我们有利的变化,我们就是想东山再起也无人可用了。只要骨干能保留下来,受一些委屈也是可以接受的。”

“但有一点必须要注意。总指挥若是同意下江的二路军部队退到苏联境内的部队,一定要派一个得力的人手负责,一定要保持部队的独立性。”

也许是杨震那句只要人不死,还活着,就有办法的话起了作用,也许是弹尽粮绝、冬装皆无二路军总部再也无法在下江地区坚持下去。在杨震这封电报发出的第二天,王光宇回电:“总指挥已经同意率二路军总部、五军三师余部暂时撤到老黑顶子山秘营休整、过冬。”

接到王光宇的回电,杨震心中微微的松了一口气。但他知道,总指挥同意到自己这里休整只是完成了第一步,后面怎么穿越日伪军的重重封锁撤回来,才是最困难,也是最艰难的。

接到王光宇回电之后,杨震立即回电王光宇,让他在返回的时候,尽可能的避开日伪军,一切以总指挥的安全为重。并让他每天要将行程汇报。同时杨震为了防止密码使用时间过长,被日军破译,专门电告王光宇,命他在出发后便终止使用现在这套密码。立即更换为临出发时,郭炳勋为他们携带的备用密码,原有密码本就地销毁。

在给王光宇电报发出之后,杨震又给出发时携带了部队中仅有的两部五瓦电台中最好的一部,以便与总部联络的李明瑞发电,命他做好时刻接应的准备。

第一百零一章 总指挥 (2)

尽管对敌情严峻之下,抗联所处于的困境有了一定的心里准备。但当总指挥带领二路军总部以及五军三师余部晓宿夜行,穿越日伪军重重封锁线,为了避开日伪军视线,大部分时间只能走深山老林。在艰苦跋涉了十余天后,抵达老黑顶子山秘营之时,看到眼前衣不遮体的抗联战士,杨震却仍然控制不住的悄然泪下。

杨震没有想到,抗联会陷入如此艰难的境地。看着站在自己面前连同二路军总部警卫部队包括在内已经不足六十人,在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之下,还穿着单衣,身上为了御寒裹着从缴获的日军旧军毯到各种被单。甚至很多人脚上连鞋子都没有,只裹了用绳子勒紧两块破布,浑身上下冻得青一块、紫一块的抗联战士,杨震心中像是刀割一样的难过。

这就是我们的先辈,在冰天雪地,从来没有从自己的祖国得到哪怕一丝援助,却依旧不屈不挠还在坚持着孤军奋斗的前辈们。

见到浑身上下冻得直哆嗦的抗联战士,杨震连忙命令彭定杰立即安排他们休整,并以最快的速度将已经准备好的冬装发下。同时让小虎子通知暂时代理军医处长的张婷立即带人给这些战士进行体检。

见到杨震布置,一旁的王光宇悄悄的拉了拉杨震的手道:“司令员,赶快给部队弄点吃的吧。部队已经断粮两天了,虽然除了给咱们驮电台的马之外,其余的马都杀了,但也只坚持到过了牡丹江。一过牡丹江部队便断粮了。天气这么冷,肚子里面又没有食物。战士们都饿坏了,进山之后几乎是强撑着走到秘营的。”

“怎么会这样?你们自出发之后一粒粮食也没有补充过吗?”听到抗联战士杀马之后,居然还已经断粮两天,杨震的眉头深深皱了起来。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们自出发后几乎便没有获得过任何的补给。

对于这位总指挥的指挥能力,杨震并不怀疑。说实话,西征虽然葬送了二路军的两个主力军,但这次注定了不会成功的西征却是当时的环境之下,二路军唯一的,也是必须。选择。尽管他失败了,但不能说这个决定是错误。

如果说这次西征有瑕疵的话,那么没有组建一个统帅机构,没有一个得力的统帅,导致形势恶化的时候,各军甚至各师,无统一指挥,各自为战。甚至有些部队不顾主力安危,擅自做出决定才是错误的。

但杨震也知道,与人才济济的三路军,以及拥有得力助手的一路军不同,这位几乎是孤军奋战的总指挥之所以如此做,也是因为手中实在没有能太多能拿的出手的人才,尤其是合格的军事干部极度匮乏。

但对于现在因为不放心,担心饥寒交迫、体力几乎已经达到极限的部队有人掉队被俘,会暴露老黑顶子秘营这处整个北满地区唯一还储存有大批物资,足以维持一支规模不小的部队越冬的秘营,亲自在后边与接应的李明瑞一起收容掉队战士总指挥这么多天,行军如此长得距离却没有搞到多少补给一事,杨震却是显得有些忧心忡忡。

因为他知道,以这位总指挥的能力,在长途行军的情况之下,居然连补给都没有弄到多少,不是因为这位总指挥的能力如何,肯定是敌情起了变化。

对于杨震的皱眉,王光宇解释道:“司令员,您不知道,我们这次撤退之前,总指挥曾试图打开一两个伪满的伐木工场或是集团部落,以便获得一些补给。因为总指挥知道,从北边依东转移到这里,长途行军,以总部与三师粮弹两缺的情况,根本就支撑不下来。”

“为了能使部队安全的穿越深山老林,突破日伪军的围追堵截,在临出发的时候总指挥下了很大的决心集中了手头能集中所有兵力和弹药,试图向东发起攻击,打开一两个小的集团部落。一是向东佯动,掩护后续行动。最重要的是获得一些补给,尤其获得一些粮食补给。”

“却没有想到,总指挥集中兵力,付出很大的伤亡打开了两个集团部落,却发现日伪只允许每一个集团部落保留三天的口粮,超过三天,只能由驻扎在集团部落中的伪满警察与伪自卫团去日伪军驻扎了重兵的大集镇去领取。棉花更是只能按人头配额领取。小鬼子甚至限制部落内的百姓每人只能保留一件棉衣,其余的全部销毁。小鬼子这一手太毒了,弄的除了扒老百姓的棉衣之外,我们根本就筹集不到棉衣。”

“打下了两个集团部落,除了缴获了几千发子弹外,却只筹集了不到二百斤的粮食。就是连保证行军所需的大致十五天之内一人一天一斤的标准都达不到。而冬装更是一件都没有弄到手。”

“因为我们要穿越日伪军重重叠叠的封锁线,肯定很多路无法走直线,只能迂回前进。甚至很多时候白天无法行军,只能夜间赶路。十五天,总指挥已经尽量少算了。然而没有想到的是,从依东走到宁安,这段并不算太远的行军路线,我们却整整走了十七天。”

“我们在回来的路上,加上杀了唯二的两匹马,每人每天也只能配给五两粮食。在穿越滨绥铁路的时候又与伪护路警察遭遇,打了一仗。虽然击溃了伪军警的堵截,但牺牲了十几个战士,丢失了部分粮食。为了躲避日伪的追兵,又绕了几个圈子,多走了数日。剩下的粮食无论在节省,只维持过了牡丹江便断粮了。若不是总指挥坚持,恐怕驮电台的马也杀了。”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