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大唐烈李俶 > 第58部分(第1页)

第58部分(第1页)

战而陷落,遭受了安禄山大军的蹂躏,长安富户几乎被一抢而空,安禄山在撤出长安时下令洗城劫掠,给长安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此时长安正是下午,街道上人潮涌涌,从汉代就有正道只说,也就是城市特别是京城的主干道的中间是不许平民百姓行走的,只有官员能够行走,进城的时候段天和已经换上了马匹,此时和李佐国并肩骑行,一边和李佐国介绍左右两边的有名建筑,一边吩咐李佐国等下见到李林甫要注重礼节。

李佐国一边点头答应一边注意看着他们走过的街道,这就是大唐长安,前世听过无数次,曾有书写到来到长安的商队和外国使团日夜不息,早期的唐朝长安在晚上是要进行宵禁的,现在唐朝正当盛世,晚上的宵禁已经取消了十二年了,长安可以说是一个不夜城。

一行人缓缓行至西大街的终点,那里是朱雀门,从这里进去就是大唐的中枢了,正殿为太极宫,太极宫左面为掖庭宫。右面为东宫,掖庭宫中有一间偏殿就是李林甫白日办公之处,可见李林甫在唐玄宗的心目中的地位了。

在太极宫朱雀门外李佐国和段天和迎面遇上了一支队伍,基本都是花信少女,全部身着彩衣,有的扮做天上仙女模样,手拿花篮洒向路边,中间有一彩车,上面做圆形舞台状,下面推车的是身上扎满皮索,露出精壮肌肉的三十六个汉子,车上正有两个戏子正在歌舞,一个女子做仙女扮相,另一个也是女子,却做男子装扮,唱出来的唱腔却有点脂粉气了。

李佐国不由大奇,他知道当今唐玄宗喜欢自己编戏写戏唱戏,没想到猜到长安就见到了这么一出,段天和见到李佐国注意花车就在旁边解说:“这些唱戏的能够走正中的正道是因为他们也有官身,是教化司所属,彩台上的两个是当今最喜欢的两个,都是九品的官身,他们可比我们这些官员容易见到当今皇上啊。”

段天和语言间略带酸味,又接着说:“他们还有专门的上班地点,就叫梨园,在御园芳林苑之中。”

李佐国“哦”了一声不再语言,心中想到果然如此,这个唐玄宗六十八岁了还是那么浪漫会享受,和他同岁的掌握大权的李林甫却又心眼小权欲重,这个帝国的主要的两个首脑就是这个德行,难怪安禄山要反了。

李佐国在太极宫承天门外等待,段天和先进里面去见段天和去了,李佐国在外面等待了将近大半个时辰,脸上没有一点不耐之色,站在承天门外的金吾卫都觉得奇怪,这个后生看上去年纪不大,却十分的英俊挺拔,但是身上又没有浮躁之气,站在那里大半个时辰居然连姿势都没有改变,脸上也丝毫不动,既没有不耐烦也没有乱走动,简直跟他的年龄不相符。

李佐国知道段天和有不少的事情要和李林甫说,自己见李林甫不过是过程而已,所以没有一点不耐烦,而且给李林甫的好处李佐国早就准备好了,到时候一并提出就是。

这时掖庭宫内侍省内有一偏殿,李林甫正端坐上首,段天和正坐在李林甫不远的一张椅子上,李林甫用指节轻轻的叩击着桌面,正在思量什么,段天和已经将自己此去安西大都护的所有事情说与李林甫,其中并没有夹杂太多自己的意见,只是就事论事,其余的事情李林甫自会判断,不需要段天和置嘴,段天和深知李林甫的这个脾性,他知道李林甫其实心中是比较属意这次得胜的李嗣业的,毕竟一是在安西那么多年,肯定根深蒂固,第二身为一个武将出身的边将,就算做了节度使还不是要看李林甫的眼色行事,封常清和高仙芝搭档太久,李林甫已经觉得难以控制,所以也是这次选择李嗣业的原因之一。

李林甫脸上已经出现了老年斑,眉毛都白了一半,作为一个六十八岁的老人,李林甫还能够牢牢把持着朝政,也是有他的本事,李林甫呼吸的声音很响,段天和听见了但是不动声色,这能够说明李林甫的身体不像他现在看来那么健康,但是这个有什么关系,只要李林甫还清醒一天,那就够了。

杨国忠和李林甫斗了那么多年,结果呢?虽然杨贵妃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李林甫还不是将杨国忠打压的抬不起头来,李林甫止住了叩击桌子的手,他显得比较消瘦,身穿紫色的朝服,帽子衣服都一丝不苟,身材中等,远处看上去就有如五十来岁的人,但是走进了看还是能够看出暮气。

李林甫说道:“幼安,就叫李嗣业的儿子进来吧,这事也该定下来了。”

段天和点点头亲自走了出去,走到门外看到李佐国恭恭敬敬的站在原地,段天和暗暗点头,真不错,不但年轻,而且知礼数有能力,不是池中之物啊。

“佐国,跟我进去吧,李相要见你。”

“是,辛苦段大人了。”李佐国躬身一礼之后跟着段天和就往里面走去,在私下李佐国称呼段天和为伯父,但是这样场合李佐国却是正式称呼。

李佐国慢慢的跟随段天和的脚步走向里间,就要和这个权倾天下的权相相见了,李佐国充满了期待……

第二十章 葵花宝典

回到府中李佐国听了李虎的禀报才得知,原来李虎接到了郑春民就去他家里,郑春民本来以为李佐国昨日所说的是一句戏言,没想到真的派了李虎前来,郑春云就带了李虎前往自己家住的地方,没想到一到了住处,郑春云的弟弟郑克俭就哭着跑出来找郑春云,正好碰见,说是郑母昏倒在帮佣的那家后院。

郑春云每月的定例钱只有两贯,对于长安以外的人家来说一家五口已经能够生活得不错了,但是长安物价居高,两贯也就有点紧,但是也够郑克俭和郑母的生活了,只是三年前郑克俭七岁入学,这个开销就上去了,郑春云的例钱就不够了,郑母就出去帮佣挣钱贴补,一家人虽然过的紧巴,但是郑克俭就学成绩很好,郑母也就乐在其中。

郑母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在现在看来其实就是长期营养不良,在长安一家富户里面后厨帮佣那个苦就不用说了,刚巧就在李虎和郑春云来到的时候昏倒在了后厨,那家富户也凉薄,怕郑母死在后院就直接将郑母丢在后院门口,直到郑克俭中午回家吃饭发现母亲没有回来就去母亲帮佣的地方寻找,在后门墙根出发现了昏迷的郑母。

郑克俭今年不过十岁,怎么搬得动郑母,无奈之下就跑回住处叫了几个好心的邻居将郑母抬回家,郑克俭一个小孩又怎有钱请医生,就出门准备找郑春云,结果正好碰上回来的郑春云。郑春云一听大惊,扑到郑母的床前哭了起来,一时间方寸大乱。自小郑父早死,郑春云两兄弟全靠郑母拉扯大,知道实在撑持不下去郑春云才瞒着郑母净身入了宫,母子三人可谓相依为命。

还好李虎遇事不慌,马上叫来大车将郑母接到李府,李府不同于其他的长安大户,李佐国一向注重医疗人才的培养。李府此时就有两位医生,马上就对郑母进行了治疗,结论是郑母长期食用粗粮糙米。使肠胃严重受损,长期营养不良而导致贫血昏迷,那时候的粗粮可不是现在花大钱去吃的养生的东西,就是二分之一的稻谷壳加上麦麸和些碎米磨碎制成的一种粮食。营养作用可以忽略。就是填饱肚子,郑母自己吃的就是这种粮食制成的饼子,而给郑克俭吃的却是白米白面,长期以往铁打的身子也受不了,结果就倒下了。

郑春云和郑克俭一听,两兄弟抱头大哭,李佐国回到李府看见的就是这般景象,李佐国就安慰郑家兄弟。郑母这病并不是不治之症,只要慢慢调养身体便能够康复。李佐国对郑春云兄弟说道:“常奴,不要伤心,你母亲不会有生命危险的,以后只要注意调养,就没大碍的。”

看到郑春云脸上露出难色,知道他是为了钱而担心,就又说道:“以后你母亲就在我李府住下吧,又可以调养身体又可以顺便为我李府做事啊,你弟弟的读书一事也包在我身上了,这样岂不是一举两得,不然你兄弟有出息了你母亲却看不到了岂不是遗憾。”

郑春云迟疑片刻说道:“李将军如此对常奴,常奴有什么可以回报的?”

李佐国脸一板说道:“难道我帮助常奴就是为了回报,在宫中一见常奴,我就觉得一见如故,你的母亲都这样了,难道还不许我帮助你么?”

郑春云看见李佐国脸上只有真诚,心中大为感动,是啊,李佐国图自己什么呢?自己一个没有品级的小宦官,家中又贫穷,李佐国此举只会对自己有好处,绝对不是贪图自己什么。

想到这里郑春云对着李佐国就跪下了,将头磕在地上哽咽道:“李将军,常奴对于李将军的大恩无以回报,只有这一条命,李将军但凡有所吩咐,常奴就算舍命也要做到。”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