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草莓的老婆照片 > 第7部分(第1页)

第7部分(第1页)

看才比较划算,要不然,虽说是让这些碟子“跑”了一遍,毕竟也要花不少时间的;与其这样,不如找自己喜欢的其他类型的电影好了。看电影这种事,是很可以任性的,而且,基本上没有高下之分。我的熟人朋友里,有专看《骇客帝国》这种让我生气的电影的(因为我看不懂,很自卑),有专门追大卫·克隆伯格这类变态、恶心的导演的;我有一搞文学批评的教授朋友只看非常血腥的黑道片、枪战片、警匪片(前段时间这位仁兄还眉飞色舞地对我说,哎呀,杀死比尔,一刀下去,那个血喷起来,那个脑壳,骨碌骨碌地滚,哎呀,刺激哦);至于说特别喜欢用恐怖片把自己吓得两眼发直的人,还不是一两个。我对他们是很佩服的,都是些牛人。

有一句日本俗语,说是男人之间有一个约定——对食物和对女人的口味,旁人是没权力评价的。套用这句话放在影迷身上,我觉得每个人对电影的口味,旁人是没权力评价的。但我为什么要对女友“跑”碟那么不以为然呢?没人规定应该怎么看电影,既然遥控器上有“快进”这个键,就是拿给人使的。

其实,我是联想到她和男人之间的关系上去了。

抛开中间状态,有两种差别很大的男人:一种是一开头就噱头不断,一下子就把人给抓进去,像好莱坞的很多电影,但看完之后什么都留不下来;还有一种像闷闷的欧洲艺术电影,进入缓慢不说,性格还傲慢,从不想怎么取悦你,倒是你得上心用力去感受他,最后,坚持看完,终于明白自己看了一部好电影,很享受。

我这位女友的问题在于,她的理想(而且是很坚定的理想)是要欧洲艺术电影,但她总是没有耐力和定力与之对峙至最后,而且,她总是要被好莱坞电影那份先声夺人的阵势给吸引过去,然后,后悔不迭。我还觉得,她这个问题后面的根本问题在于她太机灵了,没有什么笨拙精神。我认为,对于感情这东西,还是笨拙一点比较好。笨拙了,就不太会权衡,不太会被干扰;笨拙了,也就比较容易包容,比较容易隐忍;笨拙了,时间就会发慈悲厚待你,从而把你希望得到的品质一点点呈现出来。不过,这话我不会对她说,因为,我在她眼里,在感情这个问题上是个憨人。每次她这样评价我,我就憨笑。

2004…4…15

………

飞短流长

………

某报社换新老板。上任伊始哇啦哇啦,下面听众稀稀拉拉,很多人以采访为名请假。坐在下面的女人们交头接耳,其中一个给我发短信:“来了新老总,长得还行。”第二天,新老板继续哇啦哇啦,会场上比头一天多坐三成人,女人居多,新老板的施政演说之二时不时被下面的唉声叹气所干扰。我又现场同步接收到短信:“昨天弄错了。把陪同上任的组织部的帅哥错认成老板了。”

跟这件事差不多性质的另一件事,也跟短信有关。一女友新到一单位,开长会,穷极无聊,给我发短信:“头儿长得乖。”过一会儿又来一条:“咦,小样儿,还啃手指甲呢。”第三条:“嘿,小样儿还对我笑了一下呢。”

我不知道各单位的青年领袖们可否知道女人们这样消遣他们?知道的话,鼻子可能多少会歪一点吧。有一次饭局,我对一个曾经是我领导的男人转述以前的女下属对他的概括:“垮下脸像个魔鬼,笑起来是个宝贝。”旧日领导惊骇道:“什么?什么?宝贝?我妈都没有叫过我宝贝。”

想来很多男人都难以想象女人们在背后如何调侃他们,更难以想象其阵势之如何孟浪放肆。一般来说,越是年轻、越是才干出众的男人,就越容易成为被女人们语言消遣的对象。既是消遣,那就多半怎么轻松怎么来,一般情况下,在共同默认其出类拔萃的前提下,只对其才干之外的东西加以评说,比如长相、穿着、手势、小动作、习惯用语等,最后,都免不了穿凿附会一些绯闻。也许,女人们在这样的编排和渲染之中,在男性领导手下的那种工作压力以及性别压力可以得以有效的释放,同时也释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跟爱慕有一点关系的焦虑。

飞短流长似乎可以说是女人们的一个生理需要。我知道,具纯正意义的女人聚会都是不希望有男人在场的,哪怕是丈夫或男友,一概不受欢迎。女人们自己还是知道,在男人面前多少得较着劲,多少得呈现知性之美;至于说飞短流长这种低级趣味,那自有同类会心。

可以让男人放心的一点是,女人们在一起基本上不会谈论或揣测男人的性事。一来这是一个江湖底线,但凡好女人,都不会犯这个忌的;二来,女人对这个问题实际上并无将之放到公共话语里面的兴趣,这也是私人生活的底线。这一点可能也是与男人大相径庭的一个方面。有男人告诉我,男人聚会的话题,一半是时局、国事、民生、经济这些内容,一半是性。这不奇怪。科学家贡献出的男人大脑的扫描图上显示,有差不多一半的区域是性内容。而女人关于性的区域,占整个大脑面积不到120,远远小于“想吃甜品的欲望”所占的面积。我想,所谓甜品,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甜品,更重要的是情感,另外,还包括针对男人的飞短流长;可以这样说,女人在吃巧克力、谈恋爱和调侃男人这三件事上,表情都差不多一样甜蜜。

2004…4…28

………

再度择偶的男人

………

就这么巧,那天在茶楼里坐定,发现面对的三个男人都是单身,其中一个是刚刚单身。我一坐下,他便问我:“为什么我的眼睛里饱含了泪水?”我顺口接:“因为你是那么热爱脚下的土地。”他说:“扯他妈淡。因为我离婚了。”

聊天自然从这里开始。不谈过去,展望未来。还要婚姻吗?我问。三个都是从婚姻里走出来的男人都说,要,干吗不要?男人嘛,有个枕边人还是很重要的。

我有一拨单身女友,如果合适的话,我可以顺手做媒。其实,我最头疼做媒,人家两人好了,没我什么事;如果两人不好,一起找我撒气。这么划不来的事情我才不干呢。不过,话说到这里了,问一问吧,也是一个话题。

先说这三个男人。全是一朵花的年龄,40岁上下,仪表堂堂,事业有成,地位不说显赫,也是上得了台面的;经济能力呢,放到外面可观的东西至少是有房有车。给他们贴个标签很合适:知识分子加中产阶级。

这样的男人再度择偶,需要什么样的女人呢?

25岁以下的不考虑,“嫩得没味道”;35岁以上的不考虑,“老了点吧?如果感觉好,要再生个孩子的话,不太合适。”

天真的不要,世故的不要,要界于天真和世故之间,成熟但不老气;不要太漂亮,当然也不能丑;比较丰满,但不能胖,瘦的尤其不要,身体上要有吸引力,但不是外在意义上的性感;有情趣,有基本鉴赏力,有女人味,性格温和,豁达,不执拗,不狭隘,安静,顾家,有职业,但不从事抛头露面的职业;痴情、投入,但不能太痴情太投入,否则容易混淆于死缠烂打;责任心稳定,没有过度的物质倾向,知命乐天,温柔可人……

说来不苛刻啊。

这几个男人我还是很了解的,多年朋友了,他们都是好男人。我暗地里想了想我的女友们,竟然没一个符合他们的标准。难道我的女友们都不是好女人?当然不是,我觉得她们虽各有各的个性以及毛病,但都是好女人,她们积极、乐观、独立、坚强,有不少在各自的职业领域里很成功;她们有很明确的自我意识,也有具针对性的牺牲精神,对待一份值得的感情,她们完全可以彻底投入。应该说,在女性世界里,她们拥有示范效应和榜样力量。

遗憾的是,现在这个社会,好男人和好女人很多时候是错位的,没有缘分;就是有机会相遇,各自也缺乏勇气和耐心开展一段注定需要磨合的关系。特别是再度择偶的男人,先画下一个框子,以为比着这个框子去套就能套到幸福。我一直认为,好的关系,应该是在两个比较高的平台上对接并开展出来的,田忌赛马式的思路,可能有助于建立起一种相安无事的关系,但不太可能营造出一段真正好的滋养灵魂的姻缘。

这些话说来都是老话了。但面对自己的朋友,而且一下子还是三个朋友,我的感慨很直接,也比较强烈。他们问我:“我们的想法行得通吗?”我说:“我看挺玄的吧。观念先行,最后达成愿望,这种事一般来说都是挺玄的。”

2005…2…28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