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倚天名门正派不易做推荐 > 第141部分(第1页)

第141部分(第1页)

察百官,他却不愿放弃兵权,自愿独领一军镇守边关,不受宋青书节制。如此安排无异于宋青书搭台,张无忌唱戏。张无忌若是唱不好,宋青书自然会拆台;宋青书若包庇张无忌,朱元璋亦有反正之力。

张三丰听罢这般安排便已明白,如今约定的三权分立与当初在武当时张无忌所阐述的三权分立已大为不同。然而即便失去了最为重要的军权,他的徒孙张无忌仍旧要走这条前人从未走过的道路,甘愿将万斤重担扛上肩头,纵然万劫不复也毫不畏惧。想到张无忌的骄傲固执,张三丰不由微微一叹。好石桥一役无论真相如何,张无忌身为明教教主总难辞其咎。微山定盟之后,张无忌曾提及要亲往祭奠于好石桥一役中战死的武当义军,怎知不等宋青书表态便已被一众武当弟子婉言谢绝,显然是对张无忌颇为芥蒂。如今武当三代弟子已逐渐长成,张三丰纵然爱重张无忌,这等情况之下,也只得尊重众弟子的意愿。问过盟约,他又向莫声谷问道:“如此说来,苏浙义军又是何打算?”

莫声谷在苏浙义军之中威望甚高,他既“死而复生”,张士诚之前的种种谋划便是竹篮打水一场。而莫声谷这两年所做种种皆是为了将宋青书救出,如今宋青书传檄北伐,莫声谷自然是赢粮景从。“苏浙义军长于水战,北伐之事自当听从武当义军的安排。”

莫声谷如此回答,张三丰却也并不意外。只见他抚着长长的胡须,沉吟了一阵才又问道:“既已定盟,那这战事想必近在眼前了?”

莫声谷点头答道:“照盟约所定,武当义军与苏浙义军将自东路起兵攻取河南,若是粮草辎重无碍,我与青书商定两个月后便是最佳的出兵时期。”

张三丰听罢却没有说话,只扭头望了宋远桥一眼。大伙都明白,此战既是北伐必然是旷日持久,不将鞑子赶出中原誓不罢休。如今宋青书是武当义军之首,莫声谷是苏浙义军之首,北伐期间他们自然是要时常见面、并肩作战,乃至朝夕相处。眼见自己的大徒弟面色铁青沉默不语,张三丰不由微微一叹,吩咐众弟子回去歇息,却是将莫声谷与宋青书二人留了下来。

不一会,众弟子如流水般退去,殿内只剩下了武当诸侠与殷夫人。张三丰四下一望,不禁又是一叹,沉声言道:“眼下已无外人,声谷,你老老实实告诉为师,可能忘了这件事?”

张三丰问地这般明白,莫声谷即刻屈膝一跪,干脆利落地答道:“徒儿不肖!然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莫声谷生性固执,这句诗经由他道来少了几分绮丽却是多了几分刚烈。

张三丰闻言亦是一叹,他原想再问宋青书,可话未出口,便又想起不久前南四湖传来的消息,那时宋青书以为莫声谷与冯默之俱已身亡,几乎将明教义军与红巾军全数剿灭。

岂料张三丰不曾发问,宋青书反而出言安抚张三丰道:“太师父,我已立下誓言出家修道,您勿需多虑。”

宋青书与张无忌、朱元璋三人歃血为盟时各自立下的誓言武当上下早有耳闻。武当派本为道门,俞莲舟等终生未娶也是平常。是以对宋青书出家修道一事,武当诸侠却也并不十分伤怀,只是一叹。唯有殷夫人终究是世俗之人,一直以来又将宋青书当是亲生儿子般看待,听他所言当即扭过头去掩饰掉落的泪水。

坐在张三丰下首的宋远桥此时终于开口,只听他森然发问:“宋青书,你修的是什么道,奉的是哪座神?”

宋青书轻轻一笑,答道:“爹爹,这两年我受困武当后山,坐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谢。春来花露,夏时急雨,秋末霜降,入冬雪飘,自然之道变化万千,可无论千般变化最终却仍旧归于上善若水任方圆,泽被万物而不争。爹爹问我修的是什么道,道法自然,我意逍遥。武当后山,武当派,甚而整个天下,于我又有何分别?”

张三丰一听宋青书所言“道法自然,我意逍遥”已是眉飞色舞,不禁拍着大腿连声叫好。宋青书坐困武当后山两年,非但不曾偏激怨恨,反而种下道心出世超脱。武当派后继有人,张三丰是再无遗憾了!

跪在他身侧的莫声谷此时也忍不住当着众人的面轻轻地握了握宋青书的手。他没有说话,宋青书也不再多言,他们已是心线天连,一切尽在不言中。

宋远桥却仍不罢休,又逼问道:“若是我永不能答应你们在一起呢?”

莫声谷与宋青书相视一笑,齐声道:“此事原就大逆不道,无论大哥爹爹如何处置,我们无怨无悔。”

这句一落,便是宋远桥也忍不住低声一叹。这般逍遥自在、气象万千的人生,究竟是执着于情,还是超脱于情,已不可深究。他静默良久,最终却只言道:“你二人既肩负重任驰骋天下,更当时刻警醒,不堕我武当威名!这北伐期间,如若有半句风言风语传入我耳中,莫怪我不留情面,以门规惩处!”宋远桥这般所言显然是已默认他们的关系,只求世人不闻半点流言玷污武当名声,却不再强求他们叔侄二人必得循规蹈矩不可行差踏错。

宋青书生性聪颖,自然听懂了他的言下之意,当下又惊又喜地叫道:“爹爹!”

宋远桥却只深深地望着儿子,无奈嘱咐:“青书,记着你今日之言。无论将来如何,无怨、无悔。”

宋青书不禁潸然泪下,急忙膝行上前,抱着宋远桥的双腿连声泣道:“爹爹,孩儿不孝……孩儿不孝……”

宋远桥亦是双目泛红,只抚着他的背脊叹道:“痴儿,痴儿啊!”宋远桥身为人父,又是父兼母职将宋青书拉扯长大,他待宋青书的情意无人可比。在他的心中,就凭爱子的人才武功,世间的好女子哪一个不是唾手可得?可是谁能料到,宋青书长大之后谁也不爱,独独钟情于他的七叔。宋远桥既不能为了自己痛快令爱子痛苦一生,也只好退让一步让宋青书心满意足。

莫声谷与宋青书分别两年,非但不曾自暴自弃移情别恋,反而各自珍重努力干下大事,武当诸侠早已心软暗中默认。如今眼见宋远桥也终于不再过问,众人皆是松了口气,当下七嘴八舌地劝说宋远桥儿孙自有儿孙福。

宋远桥却只苦笑着摆摆手,低声叹道:“是我宠坏了他……但愿他母亲九泉之下不会怨我……”

张三丰闻言也笑道:“远桥,顺应天时从心所欲,这才是道!”

宋远桥微微一怔,思及张三丰这把年纪还要为自己操心,不由赧然道:“徒儿愚钝,教师父费心了。”

张三丰却抚须笑道:“你并非愚钝,而是执着。好在你心性淳厚,为人执着方成大器。”这两年来张三丰最为担心的便是宋远桥会因莫声谷与宋青书之间的情事做下决绝之举,如今眼见宋远桥终究豁达放下,他心中大石落地,便提起了早已存在心中的打算。“为师老迈年高精力不济,也该享享清福啦!今日起,这武当掌门之位由远桥接任,尔等可有异议?”

宋远桥闻言一惊,正欲拒绝,武当诸侠却已同声笑道:“恭喜大哥!”

宋远桥接任武当掌门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武当上下,武当弟子们都来给新掌门恭贺,莫声谷与宋青书二人却是去了武当后山散步。两人刚行到太子坡,便见着今年太子坡上的瀑布已然成形,水声隆隆犹如银河泄落。宋青书凝神望了一阵,忽然笑道:“七叔,那时我便在这太子坡下练剑……”那时宋青书不过十三岁,在真武大殿上与宋远桥的一番比试显露出对剑法的天赋。宋远桥心知严师出高徒,他唯恐自己心软耽搁了儿子的天分,便将宋青书托付给了莫声谷。莫声谷初为人师,教的又是大哥的亲子,对宋青书的要求高地令人发指。

莫声谷闻言长叹一声,感慨万千地回道:“一晃这么多年!”两人静默着互望一会,忽而又是一笑。只听莫声谷续道:“此次出兵,青书你如何打算?”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