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 第90部分(第1页)

第90部分(第1页)

“有什么问题,可以请教长孙无忌。”

李世民喘了口气,对李治道:

“自古以来,有不少平定叛乱、统一中国的君王,但是没有人能制服蛮夷之族。朕的才能不一定就胜过古人, 却成就卓著,使我巍巍大唐基石稳固,国泰民安,功业远远超出历代君王,你说是什么原因呢?”

李治一时答不上来。

“朕之所以能做历代君王办不到的事情,无非是朕明白这么几点:第一,人无完人,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发挥其长处;第二,唯才是举,量才而用,千万不可嫉贤妒能;第三,要恩威并重,严以治国,宽以待人;第四,夷人与汉人是平等的,并无高下之分,切莫轻视蛮夷部族……”

李治恭谨地听着父皇的训诫,应道:“父皇的教诲,儿臣谨记在心。”

一日,李世民接到一份表章,奏事人是齐州太守段志冲。他在表章中恳请皇上退位,把皇位让给太子,并且力陈其由。他说,皇上年事已高,理应颐养天年,不必再为国事操劳。太子继位,顺理成章,这样全国上下才会太平安定。

李世民将这份表章拿出让长孙无忌和太子看时,二人皆吓得面孔苍白,惶恐不已。太子更是满头大汗,跪伏于地。

“启禀陛下,如此大逆不道之人,罪该万死!请陛下颁旨,立即将其斩首示众……”长孙无忌小心建议道。

李世民示意长孙无忌扶起李治,然后说:

“这个叫段志冲的人,想凭他的一句话,就迫使天子退位,实在是自不量力。如果朕有过错,这说明他的正直;如果朕没有过错,这只能说明他的狂妄……白玉有瑕,方为真正之玉,瑕不掩玉呀!既然寸云点日,无损于明月,又何必追究他呢?”

长孙无忌和李治听了,这才如释重负地出了一口气。事后很长时间,李治但凡想起此事,便会心惊肉跳。

数月后的一天,长孙无忌急匆匆地来见皇上,禀告说近几日太白金星屡次在白天出现,据太史占卜,说天相示警,将有女主兴起。民间也流传着一本神秘的书,叫《秘记》,上面记载得更为详尽,说是大唐王朝三代以后,会有女主武王夺取政权,主宰天下……

“女主武王?”李世民听罢,颇为震惊。

夜空中繁星闪烁。太史令李淳风正若有所思在转动着巨大的浑天仪,口中喃喃自语着什么,两眼紧紧注视着天空上的斗转星移。

这时,内侍匆匆赶来召他入宫。李淳风不知发生了什么重大事情,心中惶然,紧随内侍身后,来到御书房。

李世民正微眯着双眼,沉思着。李淳湾风诚惶诚恐地进来,叩拜道:“陛下万岁,万万岁!”李世民从思绪中回过神来,淡然一笑:“哦,是太史令来了,快快请起。”说着,他从书案上取过一本书递给李淳风,问:“这本书,你看过了吗?”

李淳风毕恭毕敬地接过一看,原来是民间广为流传的《秘记》,心里一下子明白了深更半夜皇上召见的原因了。他坦然起来,回道:“臣己读过。”

“可信吗?”李世民紧紧盯住他,迫不及待地问。

李淳风不再拘束,侃侃而谈:“世事沧桑,令人难以预料,但民间所传多有应验。当年天下广为流传的‘十八子杀羊图’,后来不就应了大唐的兴盛吗?”他说着停了下来,看到皇上仍聚精会神地听着,便说了下去:“臣观天象,察历数,得知确有其人,已在宫中,而且是陛下的亲属。从现在起不过三十年,定为天下王,将杀尽大唐子孙。”

李世民呆了半响,才问:“难道没有解救的办法吗?”

李淳风道:“臣只是通过天象历数寻找未来之征兆,但却难违天意。”

李世民一凛,两眼闪过一丝令人难以察觉的凶光,说:“既然已在宫中,我把带有‘武’字的可疑之人统统杀掉,不就可以避免这一大祸了吗?”

“万万不可!”李淳风紧张起来,“陛下若开了杀戒,肯定会有无辜受冤,有损陛下圣明。况且三十年后,这个人年纪已长,但愿多生善心,为害不大,不会损于大唐国脉承祚。”

李世民默不作声,沉思着。

一时屋内静寂无声,李淳风连自己的喘息也听得清清楚楚。

良久,李世民颓然长叹一声:“唉!命由天定!你且回去歇息吧。”

李淳风拜辞而去,留下李世民一人呆呆坐在御书房中。

没几日便是除夕了,长安城中时不时有性急的孩童放起了爆仗。天又乘着夜色下起了大雪,大地一片银白。

李世民望着窗外,感慨着瑞雪兆丰年,不由心情开朗起来。前不久,一直压在心头的有关《秘记》传说的阴云也一扫而空。

早朝时,他不时向众臣微笑着,这是他近来少有的好心情,散朝时,竟然心血来潮,宣布大宴群臣。

盛宴伴以丝竹歌舞,李世民频频举杯,一时大堂之内觥筹交错,欢声笑语,笑气洋洋。

早年追随在秦王府的武将们看到今天龙颜大悦,胆子壮了起来,借着酒意,吆喝着玩起击鼓传酒。

这个游戏是当年李世民在秦王府统军征战时军中常玩的游戏。数人围在一起,一名士兵背对众人,面壁擂鼓,众人将一盛满酒的酒杯,随着鼓声依次下传,鼓停则止,酒杯停在谁的手中,谁就要在盛着赏罚签子的木筒中任抽一支,该赏则赏,该罚则罚。谁将杯中酒洒出,也要抽签。

李世民一时又觉得回到往昔的峥嵘岁月,兴奋地命内侍抬来大鼓,自己亲为掌监。

鼓声如急雨般响起,酒杯在文臣武将手中传递起来。突然,鼓声嘎然而止,酒杯停在褚遂良手中。他走到签筒前,抽出一支赏罚签,上面写道:“罚酒三杯,并与众同饮一杯。”他先向李世民致礼后饮完三杯,然后再次斟满,与众文武大臣一饮而尽。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