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赌棍天子 讲什么 > 第83部分(第1页)

第83部分(第1页)

杨寄捧着热乎乎的汤碗,听说胡骑不攻城,心思略定了些,便问道:“那么,可像以前叱罗忽伐那样,抢粮食,还抢人呢?”

驿丞说:“倒不。不服从的,烧杀都有;但不抓人做‘两脚羊’什么的。”

杨寄攒眉想了想:骑兵的优势就是在速度,若是只因为北燕遭灾,而凉州雍州大熟,想抢点吃的走,倒还不是最难对付。但是,他们不抢人,也就意味着没有什么负担,行军速度一定还是极快的。他心里突然有了疑惑,问那驿丞道:“那么,难道他们抢了粮就都背着?不需民伕运送?”

驿丞又摇摇头:“那倒不知道了。”

而杨寄很快就知道了。当他们快马加鞭,又到了下一处地方准备歇一晚时,但见城郊某处火光冲天,西边的夕阳都不及火光亮堂。驿路上三三两两,满是逃难的人群。

杨寄顾不得吃晚饭,拉住一个路人问道:“那里在烧什么?”

小伙子惊惧万分,连连摆手:“我……我不晓得!我……我身子不好,使君别抓我的差!”

倒是旁边一个老人家道:“你别怕,人家行快马的,不屑抓你这走路的壮丁。”又回头对杨寄道:“冤孽冤孽!我们打得好好的粮食,他们抢了就走,带不了的就集中起来烧掉。城里或许还有存粮,我们却又哪里找活路去?”说得挥泪掩涕起来。

杨寄怔在那里,抢粮食可以理解,但只留军队的口粮,而把剩余的都烧掉,这是断后路的做法——来人用心深险,绝不仅仅为了抢点口粮而来。眼见路上逃难的人越来越多,叫了些问问,居然沿边各座城的人都有,但言胡骑来无影去无踪一般,神出鬼没仿佛到处都是他们的身影。

杨寄身边的亲兵都开始面面相觑了,终于有一个忍不住发问道:“北燕到底来了多少人?看这阵仗,难道竟然倾全国的兵力来打咱们西北的疆界了?”

听起来是好可怕,仿佛各座城都有北燕骑兵的身影在。杨寄此刻不敢打诳语,只说:“白天只怕路要被流民堵塞,我们今晚再辛苦一下,连夜赶路,明日白天在驿站休息。”他紧赶着向驿站要了纸笔,刷刷写了几分简牍,分别交给几个信得过的手下:“你们辛苦一下,送到各座城里去。叫他们在城郊设棚安置流民,维持温饱,尽量少死人——这些人,将来或许会是护城的主力军,千万不能轻慢,以至于生变。”

☆、第137章 围城

这一路疾驰,只用了三天就到了姑臧城外。

姑臧城外环绕着几座青山,把这座塞外小城掩映得美不胜收,又冬暖夏凉,还似天然的屏障,也是天然的瞭望台。

杨寄虽然归心似箭,但仍然强行按捺住了,吩咐自己带的人换掉军服,离开驿道,全部从山间的野路穿行过去,在姑臧外最高的天梯山的山坡上观察城内的情形。

情形极不容乐观!

杨寄这会儿终于看明白了整个的局势:北燕的主力全放在姑臧城!姑臧在河西平原上,南边是祁连山脉,北边是沙漠,两侧窄窄的通道则是一往西域张掖,一往东边金城(今兰州),地方富庶,东西交通便利,南北方向又易守难攻,所以有“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的说法。

现在,形若飞龙的姑臧城已经三面被北燕军队包围了,多是重骑,军营壁垒也已经搭好,远看上去密密麻麻的一片毡帐。更可怖的是,远处的大漠里,还源源不断地看见骑兵和骆驼的身影,都是向姑臧赶过来的。

杨寄身边的人已经声音发慌了:“将军,这该怎么办?”

杨寄说:“凉拌。姑臧被围,周围城池也被胡骑骚扰,援军的粮秣被烧,把我孤立了——那帮□□的刺史们,估计没有愿意牺牲了自己来帮我的。下一步,北燕的龟孙们就是运攻城的器械来了。”

这不就是等死?他们看看面无表情的杨寄,咽着唾沫不敢再问什么,但心里个个都很着急:老婆、孩子、好日子,都在姑臧城里呢!姑臧没了,一切成空!

你说杨寄心里的急,又能少吗?他虽然当过孤胆英雄,可是深知孤胆英雄不是随便当的,这会儿自己带几十个人,没有一个后援的情况下,想去挑战几万个有备而来的敌人军卒,简直是做梦!

他在寒风里沉思了很久,周围的人都觉得浑身都快冻僵了,杨寄才抖了抖冻得发紫的手腕说:“援军还是要请的,不管能不能来……姑臧还是要保的,但是很有可能就是连咱们自己一道断送在里头了。”

旁边人急吼吼地剖白:“断送也要保!要是家人都给贼掳去了,我一个人独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杨寄回望了一下身边这几十号人,吩咐道,“都认真听我的军令,不论是难是易,是远是近,都要竭力去做,漏一个环节,所有人的命都保不住!”他的心里也和打鼓似的,震得耳膜都怦怦响,但是出语异常的冷静,有那种在赌场上明明遇到了必输的赌局,却仍旧谈笑风生的镇定。这种镇定,如同给手下人吃了一剂定心丸,大家竖起耳朵,仔细听他吩咐。

姑臧一主城,四陪城,共十二门。杨寄一家和大部分军士的家人,都住在主城中。他们此时所在的天梯山,是姑臧四面唯一没有被围的地方,南门靠着天梯山,守兵也是最少的。入夜,这小小的一支队伍穿着黑衣,悄然摸到了西门外。北燕守兵的营帐外,燃着熊熊的篝火,上面炙烤着牛羊肉,小锅里“咕嘟咕嘟”煮着汤或粥饭,北燕人吃着饭和肉,喝着奶酒。杨寄他们饥肠辘辘,听得见肠子里也在“咕噜咕噜”煮沸了一般响动。

吃饱喝足的北燕人,全然没有察觉有几十双恶狠狠的眼睛正盯着自己,大约他们不习惯那么早睡,又开始弹着琴,吹着埙和笛,开始自娱自乐起来。琴声犹可,柳笛和陶埙的声音幽幽咽咽,听得人思乡,几乎要掉下泪来。

好容易琴声也止息了,个个帐营里慢慢响起来呼噜声,巡视的士兵拖动着长长的枪矛,不时绕着火堆搓搓手取暖,浑然不觉自己已经被一对一盯上了,一个不当心,便是从背后裹住脖子、捂上嘴,连声音都发不出来,便已然被扭断了颈骨或者割断了血管,抽搐着死掉了。

杨寄静静地踏在帐营外的雪地上,篝火旁有的还摆着没有吃完的汤和肉,他咽了咽口水,毫不犹豫地把手里的火把丢到毡帐的油布上,其他人忍住饥饿,连看不都不看那些吃的一眼,跟着放了火,趁帐篷里熟睡的人还没有反应过来,飞跨上马匹,打马朝着西城门狂奔。

惊叫声、痛呼声、火苗燃烧到竹子骨架的哔剥声,很快在这些骑马男儿的脑后传来。如果他们回头一顾,还会看到漫天的火光中,一个个浑身燃着火焰的人疯狂地在雪地里打滚、呼号,焦黑的皮肤轻易地脱落,黏在雪地上,一道黑、一道赤,映着通红的火光,形成了人间地狱。

西门的哨楼早就看见了这一幕,见身着黑色衣服的人飞驰而来,只看了看为首的那个,就惊喜万分:“将军回来了!快开城门!”

他们的将军,简直就是胜利的希望和保障,随着城门“吱呀呀”开启,大楚的守军和就别父母的孩子一样,带着泪光迎接杨寄。杨寄打马进了城,短促地说:“快!关城门!”

“除了被围,其他怎么样?”杨寄到了将军办事的衙署,匆匆喝了一碗热粥,问道。

他手下现在也颇有几个能干的部下,把这十日来的情形汇报了,最后说:“来得太凶猛了!现在已经是三倍于姑臧的兵力,看样子还在源源不断地来人。我们这里存粮是丰富,连军带民,顶上三个月还不成问题。”

杨寄道:“北燕估计也知道这点——他们最缺的就是粮饷,看样子是从被我们忽视的沙漠里突袭来的,运粮是绝大的难题,而我从雍州一路过来,发现他们虽然四处断我们的后路,却也不置办很多口粮,似乎——”

也是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态来的。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