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江山国色 第32章 > 第428部分(第1页)

第428部分(第1页)

说完这名儒生与历史上劝谏项羽的那个儒生一样,被拖出去斩首。最终李重九没有听这儒生的话,而是率军朝长安而来。

虽说距离长安有两百余里。但作为政治中心,长安范围很大。比如前方的同州。在汉朝时称为左冯翊,在过去与京兆尹,右扶风,一并合称三辅,在汉朝时由三位管理畿辅的大员管理。

左冯翊今日的辖区,就在同洲,合阳一带。

李重九大军前锋抵达同洲,同洲城已是一座空城,城中居民尽去,连粮秣也不见分毫。而左近的合阳也是一般,赵军前锋抵达后,发觉也是一座空城。李世民连合阳和同洲都不守,显然是要放弃二城了。

“这是要坚壁清野啊!”

赵军众将也是久经沙场,一下认出了李唐的套路。

“李世民难道真的是要坚守在长安,等我们决战?”

这时候赵军不少大将也是动摇了,向李重九劝诫,要等候西路军的行踪,再作决定,否则就真是孤军深入了。当然更多的大将却认为,李世民根本没有余力击败西路军,若是畏惧不前,反而失去了夺取长安的机会。

李重九当下没有停止进军,而是亲自率人马继续前进。

一日之后,赵军兵马前锋抵达泾阳,而泾阳距长安仅四十里。

沿途村庄皆无,但见地里的禾苗都放在那,却无人耕种,李世民竟是将黄河以南十数县百姓尽数搬空,这是真正坚壁清野,断绝了赵军渡过黄河后,任何补给来援。

大将单雄信提议,再派一军守同洲,加强对粮道的保护,否则一旦粮道被切断,十五万赵军不需五日,就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李重九听了答允派单雄信率两万五千人马,镇守同洲,三原县,以策后路安全。

不过大军抵达泾阳后,终于看见了唐军驻守的兵马。前方探马回报,泾阳城防守严密,无法查探。

李重九得知后,又派大将柯木伦率两千人马,从渭河上的中渭桥通过,往长安城下查探。

不过半日后,风尘仆仆地的柯木伦返回大帐。

李重九见柯木伦如此问道:“你与唐军接战了吗?”

柯木伦抱拳道:“是的,陛下。”

原来柯木伦的两千骑兵,从渭水之上,渡过中渭桥,绕来到长安西面的横门。

刚抵达城下,就遭到唐军骑兵伏击。唐军骑兵有三千之众,不过一场厮杀,柯木伦反而击退了唐军骑兵,全身而退。同时柯木伦回报长安城头,旗帜无数,城头上满是士卒披甲守护。

听到柯木伦回报的消息,赵军众将顿时都是心安了,原来唐军主力哪也没去,就镇守在长安。

“好个李世民,真的要固守长安与我们一战吗?”

“不可能,长安城池虽然高大坚厚,但是周长三十几里,唐军士卒就是一里上驻守个三千人马,也是守不过来。”

“什么话,唐军或许只要守皇城就好了。王世充当年守洛阳也不是这样,李唐围攻了半年都没有拿下来。”

“那么你说,唐军要坚守长安。与我们一战吗?”

“是啊,不过也不怕。我军粮道虽长,但若是分兵攻破了潼关。从洛阳那运粮就方便多了。”

众将你一言我一语的,将长安唐军军情道了个七七八八的。

李世民会学王世充,固守长安?李重九是一万个不信,自古以来,没有外援,就没有必守之城。当年王世充死守洛阳,是相信李重九会从河北率军去洛阳救他,这才咬牙坚持了半年。

而今日李世民困守长安,又去指望哪里的人马来救他呢。

至于军粮消耗。围困长安城二十万大军足够了,以赵国现在的粮草储备,从洛阳运粮,围困长安城个一年绝对没有问题。

李重九道:“不必争论了,朕要亲临城下,一探长安虚实。”

众将听了都是诧异,然后一并道:“末将愿率部与陛下一并。”

李重九摆了摆手道:“不必这么人多势众的,只要朕的廷卫军与朕一道就可以了。”

“这怎么可以?”

“陛下人马太少了,若是长安唐军主力出击如何是好。”

李重九摇了摇头。拒绝了部下建议。

次日,李重九率五千廷卫军,亲至长安城下。

雄伟的长安城城墙竖立于面前,历史记载长安城。东西长9721米,南北宽8651米,周长36。7千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池。与之相比,东罗马帝国引以为傲的君士坦丁堡。只配作长安城的卫城。

在国内这长安也远胜过王世充驻守的洛阳城,那时洛阳城城周也不过十几公里。

所以要李重九相信。李世民是准备固守长安城,与赵军在城下决战,是根本不可能的。三十六公里的城墙,怎么守得过来。

不过李重九今日一来,就是一探长安城虚实。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