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曹操是怎样炼成的故事 > 第54部分(第1页)

第54部分(第1页)

中午,曹操一行离开国相府前往黄河马头,济南街头热闹非凡。权贵们、被曹操奏免的张流、钱山等,及他们的亲戚家属宗族故旧,敲锣打鼓放鞭炮,庆贺曹操滚出济南。

曹操带着父亲和从洛阳带来的随从,在欢闹的人群中寻找济南国君刘泰,看来又要把这个烂摊子留给他和后任了。从装束可以看出,那些被他奏免的人,已经官复原职。

曹嵩坐在车上,看着前面骑马的曹操的背影,心中说了一万遍对不起,是他将儿子戕害了。一直被他认为白交了学费的儿子,如今正因为他遭受莫大的耻辱。

曹操一行还没走到渡口,不知道从哪里涌出的百姓沿途塞道,诸位带着妻儿老小,跪在当街,阻止曹操和曹嵩拉行李的车马前行。原来是船主把曹操辞职要回京的消息传播出去,百姓们痛哭呼喊,说要向皇帝请愿,留曹操在济南。

百姓越是这样,曹操越遗憾。他只是做了一个官员该做的,却得到百姓这么多感激。如果负责任的好官再多些,相信百姓不会对他的离去如此伤感。

皇帝看不见百姓的需求,自己只是一颗棋子,如今连棋子也不能做了。

到黄河岸边十几里路程,曹操走了大半天。好不容易走到济北黄河岸边,却无法上船离岸,有很多百姓要拖家带口跟随曹操。

岸上聚集了成千上万的济北人,他们都来为曹操送行。

济北年年水患,得到全面救助,恢复生产自救,仅此一次。好官不用多做解释,人民知道什么是好官。

曹操不得不下车,来到百姓中间,百姓们纷纷跪倒一大片。曹操站着,忍住泪水:洛阳此去千里,你们拖家携口,前路迢迢,不如乡土适合诸位安身。

追随明吏而居,是秦汉时期“人治”时代的特有民俗。百姓没有户籍和固定土地,凭力气吃饭的他们,只要他们遇到好的官员,就想要追随之。日后不久的广陵太守陈琳、河东太守杜畿、成皋令司马朗等,由于他们爱惜百姓,临调任之际,皆有百姓追随而去。

牧民逐水草而居,农人逐良臣而住。

曹操上船,百姓们沿着黄河在岸上跟着小船送别,直到几十里外。父子俩第一次挤在狭小的空间里,经历漫长的水上旅程,有的是时间理清这半生的思绪。他们之间将有着怎样的心灵交汇?

痛大莫过于心死

夏天的黄河水位高涨,水体像悬挂在两边良田的半空,随时都有可能倾倒下来。它就像悬挂在两岸百姓头上的一把刀,随时都可能吞噬生命。

曹操想到桥玄说过,朝廷那帮太监杀人不用刀,吃人不吐骨头。这样的体会此时看来,如此深刻。

曹操和曹嵩坐在夜晚的船头,黄河水在船舷上泛起波浪,艄公在划桨。曹操想起问曹嵩:曾子说的孝道最次的是什么?

曹嵩白一眼曹操:小学就该学的道理,怎么都不知道?

曹操尴尬地抬抬眉毛,曹嵩这才想到曹操小学时期正经上课的时间不超过一半,便叹口气说:最次的,只能养活父母。

曹嵩一言说得曹操低头,一股自责和羞愧袭上心头,直到现在,他还没能养活曹嵩,连最次的孝道都没达到。

曹操突然想起来,祖父好像跟他说过类似的话,可惜,早就忘了。为什么很多道理,直到错了再错后才能明白?曹操伸出手臂,再一次握住曹嵩苍老的手:儿子……很不孝。

一股暖流霎那间直涌进曹嵩心坎,他甚至被这种感动激励得说话的声音也微微颤抖。曹操终于兑现十五岁时说过要保护父亲的那句话,忍不住说:当朝廷送“教子有方”匾到我们家时,我就觉得,有你这样的儿子,我很满足。

曹操眼睛发涩:可惜,那样的感觉,儿子给得太少。

曹嵩能从他的话语中听出绝望,忍不住说出实情:圣旨是假的。

曹操愣住:什么?圣旨还能作假?

曹嵩坚定地点点头。曹操凄凉地苦笑:他们既然圣旨都敢做假,也会下个假圣旨将我们全家抄斩。算了,父亲,就像您说的,回老家,归隐田园,吟词作赋,自得其乐。

曹嵩从曹操上次应诏奔赴洛阳起,就认定他绝对不是块愿意安心一辈子呆在谯郡享受田园生活的料。为了省得他来回折腾,竟然挤出热情:别那样想,回到京城,我再找人想想办法。

曹操朝曹嵩微微一笑:不用劝了,我已经决定。

曹操不介意圣旨是真还是假,都对皇帝感到绝望。作为皇帝,应该紧握生杀二柄是皇帝治国的根本,更是上至官员下至百姓的命脉,怎么能旁落群丑祸国殃民?这样的皇帝,还值得谁为他效忠?午后!书社。

曹操突然想起一件总想问却总忘记的事:父亲,您为什么总腹痛?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