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 > 第7部分(第1页)

第7部分(第1页)

他话锋一转:“我唯一担心的是当今天下,圣学不明,读书人只讲口耳之学,不谈身心之学,我希望你能把身心之学发扬下去。”

湛若水很愧疚,一个生死未卜的人还时刻不忘身心之学,他这个在波平浪静中生活的人没有任何资格颓丧。况且,他对王阳明也有很深的了解,王阳明大半生无论是对理想还有生活从未绝望过,只要他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应该不会发生什么事。

看上去,王阳明应该没什么事。

可生活自有它自己的准则,凡是你能预料的事大都不会发生;凡是你没有预料到的,毫无意外地肯定会发生。

释厄路

王阳明在离开北京之前,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贤圣可期先立志,尘凡未脱漫言心。”这说明他一离开锦衣卫大牢,心里的宏图大志就复活了。另外,他并没把到恶劣的龙场去生活看成是什么了不起的障碍。他是个有抱负的人,抱负是一个人活出价值的发动机。至少在他离开北京时,他是这样想的。不过后来的事实证明,在面对险恶环境时,这台发动机也会熄火。

王阳明从北京去贵州龙场的第一站是老家浙江余姚。由于牢狱之灾,他的祖母和家人一见到他,就说他苍老了很多,并对他去贵州龙场表示出担心。王阳明以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劝慰他们说:“那个地方虽然少有人行,却是山清水秀。你们也知道,我从小就喜欢山水,所以那个地方在你们看来是地狱,对我而言却是天堂。”当他的家人心绪平静后,他离开余姚到了杭州,住在他曾经成功劝退那个静坐和尚的胜果寺中。王阳明并非重新皈依了佛教,而是为了养病。四十军棍带给他的生理创伤还在,天气稍有变化,他的屁股就会出现阵痛,以至于不能安心静坐。更糟的是他的肺病又复发了。所以王阳明必须要把身体休养好,才有能量继续赶路。

可惜,他这点小心愿都没有达成。在杭州休养了几个月后,刘瑾派了人来。来的人是锦衣卫,任务是杀掉王阳明。

锦衣卫日夜兼程,很快就来到杭州。他们凭着高度灵敏的嗅觉,摸上了胜果寺。王阳明在胜果寺满坑满谷的朋友,马上就有个叫沈玉殷的找到王阳明,对他说:“寺里今天住进了几个操北方口音的人,面露杀气,可能是来找您的。”

王阳明惊恐起来,沈玉殷问他:“你是否有仇人?”

王阳明回答:“平生只有一个仇人,就是刘瑾。”

沈玉殷点头道:“是了,如果我没有猜错,这几个人应该就是锦衣卫,是来对付您的。”

王阳明站起来就要走,沈玉殷拦住他,说:“先不要着急,我去探查一下,然后见机行事。”

当夜,沈玉殷备好酒菜敲开锦衣卫的房间,开门见山问道:“你等为何要杀王阳明?”锦衣卫明人不做暗事,回道:“奉刘公公之命。”

沈玉殷又问:“何时动手?”

锦衣卫回答:“今夜。”

锦衣卫的自负让他们付出了任务失败的代价。沈玉殷把他们灌醉后,急忙通知王阳明快逃。王阳明连行李都不收拾,仓皇逃出了胜果寺。

他走得越快,就感觉危险离他越近,他拼命地跑起来,一直跑到钱塘江边,但危险的气息仍然在左右萦绕。他知道,醒酒后的锦衣卫始终在后面嗅着他的踪迹尾追不舍。

要摆脱一个人,只需让他如愿以偿。王阳明把外衣和鞋子放到钱塘江边,又写下遗书“百年臣小悲何极,夜夜江涛泣子胥”。他藏了起来,锦衣卫到来时,看不懂他的遗书,但看到了正被江水推向江心的衣服和鞋子,他们认定,目标已死,于是回京复命了。

王阳明“死亡”的消息很快传遍浙江,又传到北京。他在浙江的一些朋友居然到钱塘江边去祭奠他,他的家人痛不欲生,刚被刘瑾赶回老家的王华老泪纵横。只有王阳明最好的朋友湛若水不信,当他看到王阳明的遗书时,哈哈大笑,说:“这是英雄欺人。”湛若水的意思是,王阳明在玩诈。

诈,让他摆脱了暂时的困境。他搭上一艘去舟山的船。倒霉的是,一阵狂风把船吹离航向,当他登岸时,人家告诉他这里是福建福州的鼓山。王阳明叹息了一回命运不济,辨明了贵州方向后就钻进西南的森林里。穿过森林,有座破败的寺庙,一条若隐若现的小路延伸到远方,王阳明顺着小路走了一会儿,就见到一座装修简单的寺庙。他兴奋地去敲门,过了很久,门才打开一条缝,探出个和尚的光头来。和尚见王阳明一脸焦虑,有些讶异。王阳明希望和尚能收留他一晚,和尚连连摇头,却不说原因。据和尚说,小路的尽头有座寺庙,那里可以容身。

王阳明咳嗽着,浑身颤抖,但和尚毫无慈悲之心。

这就叫祸不单行。王阳明只能掉头回那座破败的寺庙,虽然破败不堪,但遮风挡雨的功能还未完全丧失。当第二天王阳明醒来时,看到的第一个物体就是昨夜那个和尚的脸,那是一张惊异的脸。后来王阳明才知道那个出家人的用心有多险恶,寺庙在深山老林,没有多少香客。没香客就没有香火钱,和尚于是很贫穷。有一次,一位过路客在那个破败寺庙里过夜时被老虎吃掉,遗留下大堆的骨头和金银财宝。这让和尚产生了灵感,此后,他拒绝任何过路客住他的寺庙,那个破败寺庙就成了他的经济来源。在王阳明之前,只要有人来,就必有收入。可王阳明打破了他的定律——老虎居然没有吃他。和尚想,此人绝非等闲之辈,这种想法唤回了他久违的慈悲心,他把王阳明请回寺庙,好生招待。

王阳明在寺庙里安顿下来后,身体康复得很快。有一天,他百无聊赖,在寺里闲逛,走到一空旷处发现一位老道静坐闭目。听到脚步声,就睁开眼,看了看王阳明,哈哈一笑,说:“我终于把你等来了。”

王阳明吃了一惊,定睛细看,失声叫道:“啊呀,道长,怎么是你啊!”

道士正是二十年前江西南昌铁柱宫里的那位道士,他的容貌和二十年前一样,光阴似乎在他脸上没起任何作用。两人热烈地交谈起来。

王阳明问他:“为何在这里?”

道士回答:“你不记得二十年前我说过,二十年后咱们再相见吗?”

王阳明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因为他乡遇故知的喜悦充盈了他的脑子。道士问他多年来的人生状况。王阳明一五一十地说给道士听,说完,长叹一声。道士也叹了一声。

王阳明说:“我被刘瑾追杀,九死一生,前途未卜。我不想去贵州龙场,只想找个没有人知道的地方隐居。”

道士说:“你是要出世?”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