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 > 第27部分(第1页)

第27部分(第1页)

自尽。朱宸濠看到这些弱女子在水里挣扎哀号的痛苦模样,马上就收回他的决心,换了身平民衣服,跳到一条摆渡船上,悄悄地逃出了混乱的战场。

王阳明似乎未卜先知,在决战开始前就命令一支机动部队埋伏在战场之外的芦苇丛中,当朱宸濠的摆渡船经过芦苇丛时,这支机动部队迅速开出,挡住了朱宸濠的去路。由于他们不是官军打扮,引起了朱宸濠的误会。他认为这是天老爷扔给他的救命稻草,急忙捉住,对在为首的船只中的指挥者说:“我是宁王,你们送我到岸上,我必有重谢。”

王阳明的机动部队指挥官几乎要狂笑了,不过不忍心在此时摧毁朱宸濠的希望,于是装作惊讶地问道:“你真是宁王爷吗?如何重谢我们?”

朱宸濠指着摆渡船上的几个箱子说:“里面是金银珠宝,上岸后全归你们。”

那位指挥官强忍住狂喜,说:“来来来。”

朱宸濠大喜过望,跳到他们的船上,要他们赶紧划船。船上所有的人都狂笑起来,朱宸濠正想对这种没有礼貌的举止做一番评价时,发现船并没有划向岸边而是直奔战场。朱宸濠预感大事不妙准备跳船,可上了贼船的人很难轻易下去,他立即被人摁倒,五花大绑。

就在贼船上,朱宸濠王爷得知他的军队全军覆没,他的文武百官也统统被俘。1519年农历七月二十七,朱宸濠被押进南昌城见王阳明,此时他仍不失王爷气派,他站在囚车里,向王阳明投去冷冷的一笑,说:“这是我们朱家自己的事,你何必费心如此?”

这是一句实事求是的话。明帝国是由朱元璋创立,并由他的家族统治的,国事和家事很难分得清。以朱宸濠的思路,他造反是造他们朱家的反,和国家没有关系。况且,中国古代根本就没有国家的概念,只有“天下”的概念。

王阳明并不同意朱宸濠的见解,但他的确拿不出反驳的有力话语。朱宸濠给了他一个机会。他说:“我愿意撤销卫队,降为庶民如何?”

王阳明回答:“有国法在。”

朱宸濠干笑起来,以一种“狗拿耗子”的姿态仔细审视王阳明。王阳明下令处置朱宸濠的伪臣,朱宸濠换了一种声调,说:“娄妃是个好女人,希望你能厚葬她。”

娄妃是王阳明理学入门导师娄谅的女儿,多次劝阻朱宸濠不要造反,朱宸濠始终不听。投河自尽前,娄妃还对朱宸濠进行过思想教育,朱宸濠仍然无动于衷。现在,他进入囚车,才开始懊悔不该不听娄妃的劝告。

有些人,你用言语劝告根本不起作用,必须让他亲身经历失败,他才会得到真知。这可能就是王阳明心学强烈主张“事上练”的良苦用心。

从朱宸濠起兵(1519年农历六月十五)到被俘(1519年农历七月二十七日),王阳明平定他只用了四十三天,四十三天的时间还不够燕子从北飞到南,还不够牡丹花彻底绽放,而王阳明却只用了这么点时间就把一场震荡大江南北的叛乱轻而易举地平定,堪称奇迹。

本年农历七月二十八早晨,王阳明起床洗漱完毕,恰好他弟子在侧,就恭维他:“老师成百世之功,名扬千载啊。”

王阳明笑了笑:“功何敢言。自从宁王造反以来,我就没睡过一天安稳觉,昨天晚上这一觉真舒服啊!”

上午讲课时,有弟子问王阳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用兵有术否”)?王阳明回答:“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得此心不动。如果你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无几,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王阳明举个例子,说:“当时和朱宸濠对战时,我们处于劣势,我向身边的人发布准备火攻的命令,那人无动于衷,我说了四次,他才从茫然中回过神来。这种人就是平时学问不到位,一临事,就慌乱失措。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飞来的,而是平时学问纯笃的功劳。”

一位弟子惊喜道:“那我也能带兵打仗了,因为我能不动心。”

王阳明笑道:“不动心岂是轻易就能做到的?非要在平时有克制的能力,在自己的良知上用全功,把自己锻造成一个泰山压顶色不变,麋鹿在眼前而目不转的人,才能不动心。”

弟子又问:“如果在平时做到不动心,是否就可以用兵如神?”

王阳明摇头:“当然不是。战场是对刀杀人的大事,必须要经历。但经历战场非是我心甘情愿的。正如一个病入膏肓之人,用温和疗养的办法已不能奏效,非下猛药不可,这猛药就是杀人的战场。我自来江西后,总在做这种事,心上很有愧啊。”

不喜欢打架,却把打架上升为一种艺术,这就是王阳明。

他的心思没有几个人可以明白,他的弟子对老师创造的震动天地的奇功非常感兴趣,但王阳明很少提及用兵之术。他的精力是在学问上,让每个人光复良知成为圣人,才是他最喜欢做的事。

当朱宸濠在囚笼里沉浸在往事中时,王阳明隐约感觉到这件事还没有完。他在1519年农历七月三十连上两道报捷书,一是报告收复了南昌城,二是报告活捉了朱宸濠。他把两件事分开写,就是想提醒皇上朱厚照,不是为了夸耀功劳,而是强调他王阳明所以如此舍身涉险建下这番功劳,就是希望皇上能改弦更张,不要再自私任性。

他如此费心费力,希望能避免的一些事情,还是发生了。

第一个把朱宸濠造反的消息送到北京的是巡抚南畿(辖今江苏、安徽两省、治所南京)的都御史李克嗣。和很多人一样,李克嗣在奏折中也没有明说朱宸濠造反,只是说南昌必有惊变。王琼得到消息后,立即要求朱厚照召开紧急会议,对朱宸濠造反这件事进行认定。王琼一口咬定朱宸濠肯定是反了。但其他朝臣有的是朱宸濠的朋友,有的则采取观望态度,都认为朱宸濠不可能造反。他们还举出证据说,南方各省的官员都有奏疏到京,没有一个人说朱宸濠造反了,只是说南昌城有变。“有变”和“造反”可有天壤之别,不能乱说。

朱厚照这次突然有了智慧,他把钱宁和臧贤下锦衣卫狱,严刑拷打,两人招供:朱宸濠的确有造反的心,所以南昌城有变,应该就是谋反了。

朱厚照猛地吃了一惊,王琼要他不必多虑,因为王阳明在江西。他当初让王阳明到江西剿匪的终极目的就是担心有今天这件事。按他的见解,朱宸濠是个钉子,王阳明就是锤子。王阳明以雷霆速度剿灭南赣土匪的例证让朱厚照吃了颗定心丸。在王琼的提醒下,他立即发布命令,要王阳明担任江西巡抚,平定朱宸濠叛乱。

很快,王阳明的两道明言朱宸濠谋反的奏疏也陆续到京,朱厚照这次确信,朱宸濠真造反了。

朱厚照这回出人意料地不吃惊了,他对身边的亲信江彬和张忠说:“宁王怎么敢造反啊,太让我生气了,我真想和他短兵相接,手刃此贼。”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张忠小心地探询:“不如您御驾亲征?”

朱厚照眼睛放光。江彬趁势说:“当初您出居庸关亲征蒙古小王子,天下人都对您的英雄事迹直竖大拇指。”

张忠继续挑逗朱厚照:“江南风景如画,美女如天仙,皇上从未去过吧?”

朱厚照眼前立即出现一番美女如云的幻境,他发情得跳了起来:“好,亲征!”

众臣哗然。几年前,朱厚照以“威武大将军朱寿”的名义跑到关外去和蒙古小王子打了一架,据说他以滴水不漏的指挥调度和身先士卒的无畏精神取得了那场战役的胜利,击毙蒙古人几百人,在民间传为美谈。但他是偷偷出关的,他后来回到北京时,所有大臣都向他发难,指责他穷兵黩武,以尊贵之躯陷危险之地,根本就不符合皇帝的身份。朱厚照为了解决这些烦恼,还动用廷杖,打了很多人的屁股。不过他在那时就明白,皇帝去战场艰难异常。所以之后的两年内,他虽然对战场如痴如醉,但在众臣的压力下再也没有出去过,只在紫禁城的各个皇家娱乐场所度日。据他自己说,虽然娱乐场所里有野兽有美女,凡是满足人欲的应有尽有,但与惊心动魄的战场相比,实在味同嚼蜡。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