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白伏诡话叶卫军身份 > 第9部分(第1页)

第9部分(第1页)

而成,最是难得,还有用特殊手段或者因疾病、移植眼球等产生出来的阴阳眼,那都属于后天开眼,还有种情况比较特殊,那就是返阴象。”

一边吃东西一边听讲座是件很享受的事,李安民喝了口水,举手发问:“什么是返阴象?”

叶老师在黑板上画了几团看不出是什么玩意儿的图形,他说这是人的生灭的过程,从下到上依次是——胎儿期、新生期、幼年期、成人期、老年期和死亡期。

李安民实在没法吐槽,他的绘画水平跟幼儿园小朋友的简笔画有的一拼。

叶卫军指着胎儿期的图继续讲解:“一般来说,胎儿在三个月之前是没有灵魂的,而是先形成主管肉体的魄,以阴阳相对法则来说,魂属阳,魄属阴,人在六岁之前,体内阴气比阳气旺盛,之后阳气渐长,在老年期之前,阳气基本维持增长趋势,而阴气则相对稳定,也有在胚胎形成时就产生灵魂的特殊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阴阳增减的趋势跟前面说的那类人正好相反,这就是所谓的返阴象。”

李安民递上茶水给他润喉,不得不感慨:“……太神奇了……”能把这种摸不着边的概念说得头头是道的人更神奇。

叶卫军认为李安民正是具有返阴象体质的类型,这类人在幼年时期与普通人没什么区别,成年后却有可能出现异于常人的特征,不需要任何诱因自行开眼也不稀奇。

李安民摸了摸自己的眼睛:“能看见过去也算阴阳眼吗?”

叶卫军拍了拍手上的粉笔灰,坐在她身旁:“阴阳眼是广义上的说法,具体的名称类别各有不同,而且每个地方的说法也有差别,在我看来大抵和孔眼成像是一个道理。”他从口袋中掏出方孔铜币弹到半空,落下来时啪的按在手背上,“把铜币比作人体,方孔比作双眼,前者是物质,后者是灵场,物质是灵场的成因,从这枚古币上反映出来的是年代、历史,相对应的,灵场表现出来的就是过去,阴阳眼的种类跟人的心理、感情和经历也有很大的关系,不局限于一种。”

李安民歪头回味了半天,忍不住叹口气:“好像有那么些明白……又有那么些不明白。”

叶卫军大概觉得该讲的都讲完了,收起小黑板继续站柜台,李安民还惦记着他要收学徒的事,学学风水确实很有必要,理气派那一套学说非常实用,就算以后不用来赚钱,至少能实惠自己。

【轻松过度】中秋节02

叶卫军表示愿意教她点理论知识,至于拜师……那就再看吧,谁知道那灵光一闪的眼力能持续多久?没准说消失就消失了。李安民本来也没打算入行,他不吝指导就是额外福利了,趁着年轻多见识见识总没坏处。

叶卫军听了她的想法后由衷地下结论:“依你的性格倒挺适合干这行……”

如果是夸奖的话这语气也实在太勉强,李安民觉得自己没什么个性,随遇而安乐天知命,很少大喜大悲,俗称少根筋,其实他就是要表达这意思吧。

下午没什么生意,总共就来了两个找租房的女学生,叶卫军在推荐房子时态度诚恳,说话有技巧,很能博取顾客信任,没谈多久就进行到了安排看房的阶段,两姑娘留了联系方式,出店时一步三回头,看这情形还恋恋不舍的,李安民的眉头跳了跳,暗中打量叶卫军正直俊朗的帅哥脸,心说□术果然在哪个行业都管用。

记得某女同学有次在X底捞火锅店请客,点了个甩饼,为的就是要看服务小哥上桌表演,那小哥还有个骚包的花名叫“可可”,差点没把李安民给肉麻死,连在卫生间门口发厕纸的工作人员都是个美大叔,一张一张的发,当时她肚子疼,连要了三次纸,终于忍不住郁闷了:“我上大号啊,三张哪够?麻烦一次给我十张。”声音特别响亮,路人喷笑了,大叔很尴尬,把手上一打纸全都塞给了她,现在回想起来觉得那大叔太可怜了,发厕纸的大叔,对不起!

四点一到,叶卫军就挂了暂停营业的牌子,拨了一通电话叫外卖,李安民听他叫人把菜送到店里来,不解地问:“干嘛要送到店里?直接买了带回去不更方便?”

叶卫军说不回去,在店里吃完饭后正好顺道去看花灯会。李安民当然没异议,有人陪吃陪玩,在哪里都无所谓。

不过他也真会选地方,把桌子板凳全都抬到店后的荒地上,敢情是要在户外吃野餐?不仅如此,他还拖了张矮桌子出来,摆上三盘月饼,中间放香坛,两边点红烛,弄得像供桌似的,地上洒了几条稻米,从后门一直往西延伸,在门槛前立上两根蜡烛,又在饭桌周围洒了圈米。

李安民看的新奇,问:“吃顿团圆饭要这么费事吗?”

叶卫军说:“中秋有祭太阴星君的习俗,供品少了些,也就是意思一下。”

李安民听是传统习俗,也没放在心上,等菜送到时天色也黑了,一轮圆月当空挂,烛光莹然,把萧条的荒地也点缀出几分浪漫情调出来。叶卫军开了瓶贵的要死的五粮液,自斟一杯,给李安民一杯,最后一杯洒在土里。

李安民从来不喝酒,今晚心情好,忍着辛辣就着菜也喝了点,浓烈的酒液从喉咙一路烧下肚,喝了小半杯后就晕乎起来了,周围的景象随着忽明忽暗的烛火摇曳不定,耳边传来喧闹声,有窃窃私语声,也有小孩子的笑闹声。

她甩了下头再一看,什么时候荒地变成了河流?脚下的土地变成了竹子编成的排筏,叶卫军仍然坐在对面,饭桌也没变,排筏浮在水中,水流从两边荡过,排筏却稳稳得不见半丝起伏。

回头望去,一座石拱桥横跨河流,桥上灯火斑斓,依稀可见往来的人群,一架画舫从身旁悠悠飘过,船外有数人围桌而坐,这些人穿着古代服饰,有点像唐宋时期文人的打扮,他们把酒谈笑,看起来惬意非常。随着一声噼啪声响,珠帘荡起,隐约可见船内有女子在跳舞,长袖挥扫,轻飘飘地在空中画出两道优美的曲线。

再往下看,河面星火点点,各式各样的花灯浮荡在水中,一起一伏,缓缓朝下游飘去,不时有其他画舫和竹筏随着水灯掠过身旁,船上站着许多穿古装的人,有撑篙的师傅,有秀美的女子,形形□,看的人目不暇接。

又是幻视吗?这回连听觉也受到了影响,好似身在其中却又抽脱在外,景物从两侧流泻,只有她静止不动,有种站在历史长河中回溯过去的游离感,她伸出手,却不知道自己想抓住什么,莫名感到一阵心酸。

叶卫军托着下巴懒洋洋地问:“都看到了什么?跟我说说。”

李安民愣了下:“你看不到吗?”明明这么真实,人、景物……粼粼的波光,栩栩如生,就如同将过去的情境重现在眼前。

叶卫军抿了口酒,轻声慢语:“我只能看到你。”

他显然是有些醉了,微眯着眼,嘴角噙笑,脸部的阴影让眼瞳变得更加幽深,这样深沉的眼神既熟悉又陌生,勾起了某种异样的情绪,李安民心头一动,避开他的注视,视线投放在花灯上,把见到的景象尽可能详细地描述出来。

叶卫军顺着她的目光望过去,“觉得好看吗?”

李安民点点头,他又问:“不怕?”

“还好。”只是有些心慌,仿佛连真实和幻境都分不清了。

叶卫军歪着头凝望了她一会儿,伸手指向某个方位:“那里,能看到什么?”

“水面,飘着一个莲花形的灯笼。”灯笼上白影一晃,李安民还以为是自己眼花,虚起眼定睛细瞧,确实有团像雾气一样的东西浮在灯笼上,慢慢的,雾气蠕动着变化成人形,她被惊到,舌头登时打结:“有……有个人影悬在灯笼上……好像是个女的,看不清楚长相,喂……不会是那个吧?”

叶卫军撇嘴一笑:“哪个?”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