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明末国色江山 免费阅读 > 第13部分(第1页)

第13部分(第1页)

朱道临连续进攻,目的是想让应昌培生出敬畏之心,更好地塑造自己的威信,巩固自己的地位。

应昌培果然被问蒙了:“你……你还能弄回来?”

朱道临点点头,接着长叹一声:“除了这种八倍望远镜和那串蓝宝石念珠之外,我还见过比金陵城里售价千两的倭刀更锋利更精美的刀剑,买过内中藏着精美雕像、外表打磨得晶莹剔透的水晶球,用过机关精巧每天误差不超过一次呼吸时间的钟表,还能运回宽两尺、高五尺能照出脸上汗毛的明亮梳妆镜,还有只需一匹马就能轻松拉动三千斤货物的马车,诸如此类还有很多……比如这个,你应该很熟悉……”

被忽悠得眼冒星星的应昌培伸出颤抖的手,接过朱道临递上的古典式怀表,按照朱道临的提示“叮”的一声打开,兴奋地看了又看,赞了又赞,这才兴奋地抬起头来:“实在太精美了!朱兄还有吗?”

朱道临点点头:“应兄觉得这种怀表售价多少合适?”

应昌培很快显示出优秀的商业素养:“这块怀表比去年我从佛郎机传教士毕方济身上见过的精美十倍不止,至少能卖五百两银子,朱兄只要有货给我,我立刻以每块四百五十两的价格尽数包下,有多少要多少!”

朱道临想了想:“这块怀表送给朱兄做个样品,以后每个季度我会将两百块这样的怀表送到朱兄手上,但不需要朱兄付我这么高的价钱,只需每块付给我二百两银子就够了。”

“这怎么行?我决不能占朱兄半点便宜,如果朱兄真把我当成朋友看待,请提到每块四百两的价格,每块怀表我能有五十两以上的利润已经是暴利了!”应昌培非常严肃地坚守底线。

对于怀表这种在技术上领先不了多少的大路货,朱道临想的是薄利多销:“我更不能赚那么多,卖给应兄二百两银子一块我已经有得赚了,真诚和合作需要互利互惠,何况往后还有不少地方需要仰仗应兄呢。”

应昌培当即发火了:“朱兄把应某看成什么人了?作为朋友,相互关爱乃是理所当然之事,但不能有违经商道德,圣人云:诚信乃立业之本!朱兄切不可害我!”

第十八章 道门的力量

两个时辰之后,百余名车夫和苦力卸完二十七辆大马车上的木料砖瓦,搬到西面两座相连小山岗下烧荒烧出的空地整齐码放,还铲除成片的荆棘杂草,修出一条从大路到山脚的八十米平坦道路,砍下几棵碗口粗的杂树在一丈多宽的小溪上架起座临时木桥。

看着衣衫单薄、不少打着赤脚的消瘦苦力们陆续爬上清空的马车离去,朱道临心中又是钦佩,又是感慨,钦佩的是苦力们超乎想象的勤劳与坚韧,感慨的是苦力们的贫穷与卑微。

落在后面的应大掌柜再次向送行的朱道临致礼告辞,他与朱道在小山岗上站了半个时辰,然后兴冲冲返回空荡荡的道观里密谈近一个时辰,整个人变得精神焕发,信心百倍。

此刻他怀里揣着朱道临赠送的怀表和借给他欣赏的蓝宝石念珠,手里还捧着个尺五见方的沉甸甸木箱,木箱里不但有一套精美绝伦的九件套水晶酒具,还有五盒朱道临作为礼物送给应昌培家人和孩子的水晶球。

朱道临之所以没有将剩下十串玛瑙和各色黑曜石念珠拿出来,完全是因为借给应昌培回去细细欣赏再次鉴定的那串蓝宝石念珠,要想保持蓝宝石念珠的稀有和高价值,就不能出现太多的同类品。

朱道临已打定主意,今后不再倒卖水晶球和念珠,这些玩意儿不但卖不出多少价格还容易留下隐患,怀表、座钟、刀剑、镜子、琉璃和水晶雕像、平板玻璃、水晶酒具之类的奢侈品可以大胆经营。

这些玻璃物品如今的欧洲都能生产,大明朝的显贵家族时不时能从海外购回一两件,区别只是工艺水平、精密度和总体质量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倒卖起来更为安全。

送走归心似箭的应昌培,朱道临回到屋里坐下喝茶,手脚勤快的师弟们则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做饭做菜,没有半点忧虑,而朱道临看似安逸地坐在屋中悠闲品茶,其实他比谁都累,他的大脑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

令朱道临惊喜的是,师叔玄青傍晚归来时,不但带回道观西面两千八百五十六亩土地的契约凭证,还意外拿到了官府签发的灵应观房产地皮契约,盖有官府印鉴和四个红手印的崭新契约的户主一栏,清清楚楚写着朱道临的大名。

愿望达成的朱道临连忙问怎么回事,为何办得如此之快?

老道满脸得色地侃侃道来:“你再看看,看清楚了,上面标识的地皮不止灵应观原来的五亩半,而是九亩三分,多出来的是乌龙潭南岸那片长满芦苇的沼泽地,那块近四亩长宽的地方正好在南北向大道边上,填平了又能建起个宽阔的院子,所以我和灵应观两位道长到应天府衙立下契约的时候,干脆拢在一起换张新的。”

“我人没去,也能办回来?”

朱道临又问,大明朝的不少事情至今他仍然弄不明白。

老道指向契约左下角的一排血红手指印:“看见没有?委托人是我老人家的名字,保人是朝天宫两位执事,按辈分你该叫人家一声师伯,有了委托人、保人和出让人的手印,哪还用你亲自去?”

“明天灵应观里的十几个道人就会搬走,明天早上我陪你去交接一下,该怎么改建,该添加什么全都你自己做主,我没工夫管那么多。”

“行,听您老安排。”朱道临乐不可支地回答。

满面红光的老道优雅地喝口茶,捋了捋飘逸的五柳长须:“今天最让我高兴的是,只花去两千五百两银子,就买下从西面一串山岗直到江边的两千八百多亩荒废地皮,府衙的大人们还客客气气的,哈哈!”

“过几天我再打听打听,看看山下谷地东面那片八百亩荒地在谁名下,只要他愿意卖,多花点儿钱我也要立马买过来,建几排房子安置十几户流民种地,也许今后不用进城买粮食蔬菜了,哈哈!”

“应该的,多花点儿钱无所谓,只要对我们紫阳观有益,我都会大力支持!”

朱道临理解师叔对土地怀有的深厚情结,在这点上,整个民族都一样,所以朱道临不但没有轻视反而极力赞成,完了还请老道帮他保管名下的地产契约,令老道高兴得眉开眼笑,也让一旁的几个师弟看到了榜样的力量。

晚餐非常丰盛,兴致勃勃的老道大方地吩咐点起全部四盏油灯,谁知刚刚举起筷子,就听到寂静的道观下方传来密集的脚步声。

侧耳倾听的老道还没发话,玉龙、玉虎几个已经飞快离席,抄起唐刀和棍棒冲了出去,朱道临连忙从自己枕头下拿出加长的德国甩棍,跟随老道大步出去看个究竟。

刚走到门外台基边沿还没看清楚,就听见已经跑到下面玉虎欣喜的欢叫声:“师傅,您老人家怎么来了……师叔,是我师傅和大师伯、五师叔来了,玉涵师兄和玉源师兄和好多师兄都来了!”

老道大喜,连忙拉上朱道临小跑下去,在一群嘻嘻哈哈的年轻道士高举的火把下相互见礼,朱道临按照老道的吩咐,恭恭敬敬跪到地上向三位长辈磕头,刚跪下去就被几双大手扶起来。

三位风尘仆仆年纪都在四十五岁以上的道门长辈拉着朱道临的手细细打量,边看边赞非常欣赏,这个说:“果然高大英武一表人才”,那个说“器宇不凡骨相清奇”,听得边上的玄青老道得意洋洋,显然对此评价极为赞同和满意。

相互见礼之后,朱道临和十几个师兄弟稍稍留后,跟随前辈们一同登上台阶返回道观,原本还算宽敞的简陋道观一下聚集十九个人,顿时显得拥挤不堪,可没人在意,每张脸上都是发自心底的笑容。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