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牛津西方哲学史韩东晖 > 第21部分(第1页)

第21部分(第1页)

在古代后期,亚里士多德学派的逻辑学与斯多亚学派的逻辑学被视为彼此的对手,虽然斯多亚学派自己的著作未能幸存下来,但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体系的支持者相互争论的大量证据。凭借数千年的事后认识,我们能够看清这两个体系基本上是互不兼容的,但它们对逻辑学的不同领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命题与谓词演算(predicatecalculus)方面,它们都是现代发展的先驱,这些发展既相异又互补。

正文 柏拉图主义与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复兴

福哇手机 更新时间:2010…11…2 10:20:19 本章字数:1127

柏拉图主义与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复兴

当基督教哲学还处于童年时期,当斯多亚主义与伊壁鸠鲁主义正值衰退之际,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已然得到勃兴。普鲁塔克(Plutarch;公元46—120)生于皮奥夏(Boeotia),在那里度过大半生,但他在雅典就学,至少在罗马做过讲演。他是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曾将23位希腊名人的列传与23位罗马名人的列传做过比较,这部书由伊丽莎白时期的托马斯爵士(SirThomasNorth)译成英文,为莎士比亚创作的罗马剧本提供了情节和诸多灵感。普鲁塔克还就流行的哲学议题撰写过60余篇论文,结集成书后命名为《道德论》(Moralia)。他是一位柏拉图主义者,对《蒂迈欧篇》做过述评。他还著有一些反驳斯多亚学派与伊壁鸠鲁学派的辩论文章,从而加速了这些思想体系的衰落。这些论文题目平行并列,譬如《论伊壁鸠鲁学派的矛盾学说》(OntheContradictionsoftheEpicureans),《论斯多亚学派的矛盾学说》(OntheContradictionsoftheStoics),《论自由意志兼答伊壁鸠鲁》(OnFreeWillinReplytoEpicurus),《论自由意志兼答斯多亚学派》(OnFreeWillinReplytotheStoics)。在其幸存下来的论文中,最长的一篇题为《伊壁鸠鲁使快乐生活不可能》(ThatEpicurusActuallyMakesaPleasantLifeImpossible),另一篇抨击的是考罗特斯(Colotes)的一部原本鲜为人知的著作,考罗特斯是伊壁鸠鲁最早的门生之一。尽管哲学家出于自身的原因并不经常阅读普鲁塔克的著作,但历史学家一直努力发掘他的著作,以便从中了解所抨击的对象。

最初,比柏拉图主义的早期复兴更为重要的是,对亚里士多德全集进行学术评注的传统开始形成。最早一部存留下来的文本评注,是公元2世纪阿斯帕斯乌斯(Aspasius)专论《伦理学》的著作,这部评注确立了将《尼各马科伦理学》视为经典之作的惯习。在公元2世纪末,来自阿弗罗蒂西亚的亚历山大(AlexanderofAphrodisias)被任命为雅典漫步学派的主持,他对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论感觉》(deSensu)及其一些逻辑学著作做了大量评注。在专论灵魂与命运的小册子里,他表述了自己对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发展成果。亚里士多德含糊地指出,能动的理智承负人类的概念形成。亚历山大则把这种能动的理智与理性神等同起来,他的这一解释对亚里士多德后来的阿拉伯追随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这一解释却遭到基督徒的抵制,他们认为能动的理智是每一个体的能力。

正文 普罗提诺与奥古斯丁(1)

福哇手机 更新时间:2010…11…2 10:20:22 本章字数:1137

普罗提诺与奥古斯丁

在古典风格后期,具有主导性哲学影响力的仍是柏拉图而非亚里士多德。与基督徒奥利金同时代的最后一位伟大哲学家是普罗提诺(Plotinus,113205—270),他和奥利金都是萨卡斯的门生。短期从军之后,普罗提诺定居罗马,赢得帝国宫廷的青睐。他提议在坎帕尼亚(Campania)建立一个柏拉图式的共和国。在他死后,其著作由他的学生和传记作者波斐利(Porphyry)编辑为六组,分为九章(Enneads)。他的著作行文晦涩,涉及各种哲学议题,譬如伦理学、美学、物理学、宇宙论、心理学、形而上学、逻辑学与认识论等。

在普罗提诺的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太一”(theOne):这一观念是柏拉图从巴门尼德那里传承下来的,“一”(Oneness)乃存在(Being)的关键属性。此“太一”以神秘的方式等同于柏拉图的善的理念(IdeaoftheGood):它是所有存在的基础,所有价值的准则,但自身又超越存在、超越善。在这个至高的不可言说的顶端之下,也就是占据次要位置的便是心智(Mind,即理念的所在地)与灵魂(Soul);此乃时间和空间的创造者。灵魂仰视心智,俯视自然(Nature),借此创造了物质世界(physicalworld)。处在最底层的是单纯的物质,即实在的最边沿。

实在的这些层次并非彼此独立。每一层次都有赖于上面那一层次的实存与活动。在“太一”向下不断的流溢(successiveemanations)过程中,万物取得自身的位置。普罗提诺所阐述的这种令人惊叹的形而上学体系,并非一种神秘的启示,而是基于源自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原理。本书第九章将对此详加考察。

普罗提诺在罗马所建的学校,在他死前就已关闭,但他的弟子以及弟子的弟子将其思想传播到其他地方。一种新柏拉图主义传统开始在雅典兴盛起来。直到公元529年,信仰基督教的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关闭了雅典的异教学校。然而,将普罗提诺的思想传播到后古典世界的正是基督徒,而非异教徒,这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希波的圣奥古斯丁(StAugustineofHippo),后来证明他就是基督徒哲学家中最有影响的一位。

奥古斯丁于公元354年出生在一座小镇里,位于现在的阿尔及利亚。他的母亲是基督徒,父亲是异教徒。他尽管受过基督徒教育,专攻拉丁文学与修辞学,但在儿时并未受过洗礼。我们对他早期生活的了解,大多来自他的自传《忏悔录》(Confessions),其中精彩的描述表明他的才华不亚于传记作家詹姆斯·鲍斯韦尔(JamesBoswell),他的大脑容量大于萨缪尔·约翰生(SamuelJohnson)。

您所看的电子书来自福哇txt小说下载站。fval网友分享

本电子书仅供读者预览;请在下载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作商业用途;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网友上传是为了宣传本书,版权归原作者。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